曲轅犁屬於唐朝農耕技術的創新嗎

2021-03-03 20:54:45 字數 3492 閱讀 1220

1樓:晴雲茶煙

屬於。唐朝時期,江東地區出現曲轅犁。

曲轅犁,是唐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專因以名,區別於直轅屬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成曲轅犁,還創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請你就此說出你的感受。

2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以前的犁都是笨重的直轅犁,迴轉困難,耕地費力。唐代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一種輕便的曲轅犁,犁架小,便於迴轉,操作靈活,既便於深耕,也節省了畜力。這種犁出現後逐漸得到推廣,成為最先進的耕具。

耕犁至此基本定型,這是唐代勞動人民對耕犁的重大改進。

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使用石犁耕地。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對舊式耕犁的結構不斷進行改革。到了西漢,已出現了「二牛抬槓」式的耕犁,尤其是西漢中期又大規模地提倡和推廣牛耕,成為我國犁耕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

隋、唐時期,對農具又有很大的改進,突出的是發明了曲轅犁,使我國耕犁基本定型。唐代曲轅犁的出現,是繼漢代犁耕發展之後又一次新的突破,在我國犁耕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關於曲轅犁形制,晚唐人陸龜蒙在所著《耒耜經》中作了詳細的記載:

「前如程而樛者曰轅。」「冶金而為之者曰犁鑱,曰犁壁,斵木而為之者曰犁底,曰壓鑱,曰策額,曰犁箭,曰犁轅,曰犁梢,曰犁評,曰犁建,曰犁盤。木與金凡十有一事。

」「犁之終始丈有二。」就是說曲轅犁是由鐵質犁鑱、犁壁和木質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十一個部件構成的。其中除犁鑱、犁壁外,均為木製。

全長一丈二尺。由轅犁的主要特徵是變直轅為曲轅,即犁轅的前邊大部分向下曲。舊式犁長一般為九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轅犁長六尺左右(唐代一丈二尺約合今六尺),只到牛後的犁盤處。

犁轅縮短以後,舊式犁那種修長的犁軛也就淘汰了。這樣犁架變小,重量減輕,使曲轅具有輕便的特點,因而也就節省了畜力,只用一頭牛牽引就可以了,這就改變了古老笨重的二牛抬槓的犁耕方式。和漢代直轅犁相比,曲轅犁除增添了壓鑱、策額、犁評、犁建和犁盤五個部件外,有些部件改進的也比較合理。

唐代的犁鑱(即犁鏵)長一尺六寸,寬六寸,成等腰三角形,這種犁鏵窄,鏵身長,比較鋒利的犁鏵在耕地時壟溝窄,土塊小,耕牛省力,也能達到保墒的作用。唐代的犁壁呈楕圓形,光面內凹,比前代犁壁精製,輕便,形制固定,特別是壁面扭曲度較大,壁身短,抵抗力小,不僅能翻轉土壤,還能碎土,除草。為了更好地裝置犁壁,曲轅犁比舊式犁增添了兩個部件,一是策額,它與犁床平行,是安裝壓鑱和保護犁壁的;二是壓鑱,它下抵犁床,背連策額,可使犁壁更加牢固。

由於增添了這兩個新部件,使犁壁裝置更趨完善。曲轅犁用犁箭、犁評和犁建三個部件來控制耕地的深淺。犁箭是控制耕犁入土深淺的部件,其上端高出犁轅;犁評是個長方形的木框,位在犁箭之上;犁建是個曲狀木楔,安在犁評之上。

據《耒耜經》記載:「轅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為級,前高而後庳(音幣,當低窪講),所以進退為評」。這就是說,耕地的深淺是由犁箭的長度來決定的,犁箭的長度又為犁評所支配。

犁評可以前後移動,耕地時推進犁評,犁鏵就向下可以深耕;拉回犁評,犁鏵向上,可以淺耕。根據這個原理,耕地時扶犁者只要伺機移動犁評,調節犁箭長度,再掀轅末與犁梢之間的木楔,就很容易調節耕的深淺。曲轅犁和前代犁相比,又出現了犁盤、耕索和曲軛。

犁盤是安置在犁轅前端的一根橫木,左右有鐵環,可系耕索,是畜力挽扭的著力點,可以旋轉。

唐朝時,由於人民生活安定,農業生產得到很大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技術比以往也有所提高。唐朝的糧食以粟和稻穀為主,水稻廣泛採用育秧移植栽培技術,還大量栽種早稻,農業產量比以往明顯增大。

經過農民一百多年的辛勤勞動,農業生產有很大發展。耕地面積擴大了,史稱「開元、天寶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人戶增加了,天寶十三年(754年)唐王朝所控制的戶口達到九百零六萬戶,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口。

地主階級的財富迅速積累起來,史稱「人家糧儲皆及數歲,太倉委積,陳腐不可校量」。**倉儲的糧食,天寶八年(749年)約有一萬萬石。物價長期穩定,從開元十三年到天寶年間,長安和洛陽的米價始終保持在每鬥十五文到二十文上下,最賤時達十三文;青、齊米一斗五文,最賤時三文。

絹價也一直保持在二百文左右。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3·江漢)農具的改進及廣泛採用,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曲轅犁最早出現的朝代是唐朝。

4樓:匿名使用者

科技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筒車和曲轅犁的發明和使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中說明什麼? 5

5樓:浮生指落花

曲轅犁是唐人在直轅犁的基礎上改進的一種農具,它共有十一個部件組成,操縱靈活省力,坪和箭可以調節入土的深度與角度,從而使重量減輕,曲轅有利於調轉方向,既適合於平地又適合於山地,同時又提高效率節省人力和畜力。它的推廣和應用,大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和耕地的質量。現在黃河流域某些地方還在使用。

6樓:匿名使用者

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說明中國的農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定性

7樓:匿名使用者

曲轅犁的發明,是自唐代以後農具改革的有一次突破,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推動了唐代農業生產發展,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8樓:匿名使用者

影響: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成曲轅犁,還創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那時人們積極抗災,治理蝗災,抗拒天災的能力增強了。

唐朝出現曲轅犁.然後一牛一人的耕作技術出現.二者是否聯絡.

9樓:伏雲間

當然有,是因果聯絡。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所以才能做到一牛一個人就可以。

唐代農業發展是否已出現結構更完備的曲轅犁 40

10樓:王子默默

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迴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唐代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是當時先進的耕犁。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

因此答案是:是的

11樓:南昌志明

.下列關於唐代農業發展的表述,正確的是1牛耕開始普及全國 2出現結構更完備的曲轅犁 3設定渠堰使負責水利工程的管理 4使用高轉筒車

a.12 b.34 c.124 d.234

正確答案;d

12樓:尛♀帥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筒車有利於農業灌溉。

曲轅犁有什麼作用曲轅犁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曲轅犁的作用是輕便省力。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 北魏賈思勰的 齊民要術 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 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

中國古代農業上有革命性的成就嗎 曲轅犁算是農業上革命性的進步

被史學界稱之為 我國古代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是指 鐵農具 曲轅犁的發明,對於古代農業的發展有何 曲轅犁,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 長轅改為曲轅 短轅,並在轅頭...

曲轅犁筒車兩種分別是做什麼的?筒車是怎麼工作的

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型別的生產工具標誌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迴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一種輕便的短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百四十五窟的壁畫中有曲轅犁耕作圖。據唐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