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cpuz測試的記憶體資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2021-03-03 20:29:07 字數 3961 閱讀 2883

1樓:天藍色的地

這些牽涉到一些電來腦內自存的基礎知識了。

型別ddr3指你的記憶體

是ddr通道系列的第三代記憶體。你上面寫的記憶體頻率666.1mhz指的是其基頻,也就是說相當於ddr1代時的基礎頻率。

2代比一代快一倍,3代又比2代快一倍。如此。666.

1*4,於是得到了你的ddr3 2400 mhz的頻率。由於你的是雙通道,又會比原來的快,但一般快不到一倍去。所以,大約得到最張3996.

2mhz的實際頻率。

記憶體條鑑定。cpu-z,這是我的測試過的資料,請大神來看一下,我這記憶體條是什麼情況。

2樓:匿名使用者

各大記憶體廠及bai顆粒廠的製造、代工du關係非常複雜,可zhi能都是真貨dao,而批次不一樣參版數就不一樣,從引數裡權也很難判斷記憶體是不是有問題。

個人認為,只要日常使用不藍屏,系統及軟體執行正常,如果不放心跑一下memtest,達到100%及以上的覆蓋,看看會不會報錯即可,如果都沒有問題那就放心使用。

cpu-z檢測記憶體出現的 trfc 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trfc的週期52個週期,這個正常,ddriii的trfc最高達120

cpu-z檢測5-5-5-18是記憶體spd裡的資訊

設定可以進到bios裡,選memory setup

4樓:一嘰咕

ddr4 3200~3600頻率 trfc一般是312~420. 值越低越好

trfc值太低可能會不穩定,跑memtest 過不了100%。 trfc 值設定太高會增加記憶體延遲,損失效能。 具體要經過多次除錯後才能得出嚇到好處的值。

5樓:匿名使用者

用cpu-z看你的行週期時間trc是多少,然後乘以你按了幾條記憶體。2條就是trc*2,4條就是trc*4。trfc是總定址時間,如果過低會造成記憶體定址時間不足,影響記憶體效能,祝你好運。

cpu-z的屬性都是什麼意思 能具體講一下麼 所有 就是怎麼看屬性

6樓:匿名使用者

0. cpu名字(name)

這個與我的電腦,系統屬性,顯示不一樣的話,通常就是被修改過了系統資訊,需要注意

1. 插槽針腳數(package),一個時代一種插槽,而socket775給人感覺跨度比較大,主要是賽揚d的低能與同為socket775的

conroe celeron dual core(酷睿賽揚雙核)差距甚遠;還有就是高階低端超長跨度和巨大效能差異

2. 製造工藝,奈米工藝(technology),製造工藝數值越小,整合度相對越高,效能比前代提升更多

3. 核心電壓(core voltage)相對來說,數值越低越節能,另一方面也說明cpu體質好,何為體質好?漏電效應低,比如某某cpu超頻到4g需要1.

4v電壓,而相同型號的另外一塊只需要1.2v就達到了,這就是體質,由於流水線作業為了效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部分營銷策略,所以cpu都有不同程度的頻率上升空間;比如一條流水線100塊cpu,最低的一塊只可以穩定工作到3.0g,最高的可以穩定工作到4.

0g,那麼這100塊cpu都被做成了3.0g批量**

4.指令集(instructions)很關鍵,決定技術進步的一個關鍵指標;其中x86-64是我們現在說的64位架構,就是執行64bit作業系統和軟體,64bit記憶體定址;amd-v是虛擬化技術,同時執行多個作業系統

5.核心速度(core speed)=cpu即時速度,cpu-z是一款可以動態監測cpu資訊的軟體,電壓,核心速度,倍頻,都是動態顯示;倍頻*外頻=核心速度(200*5=1000)

6.快取(cache) amd系列cpu是實資料讀寫快取,既是cpu-l1-l2-ram (cpu -

一級快取 - 二級快取 - 記憶體)這樣的順序依次定址,速度來講,l1>l2>ram,主要看快取命中率,而快取越大,儲存的資料越多,在大型資料任務應用的時候比較明顯,而並非程式佔用硬碟空間大,執行所需要的儲存資料就越多

7.核心數量 (cores) 物理處理器核心,2個就是俗稱的雙核,3個就是三核,依次類推

8.執行緒數量 (threads)

邏輯處理器核心+物理處理器核心=執行緒數量,通常1:1,一個物理核心搭配一個邏輯處理器電路,比如四核八執行緒,雙核四執行緒;而核心數和執行緒數相等的情況下,核心數是幾個,就是幾核;在工作管理員裡面,顯示的是匯流排程數量,而不是總核心數量,需要嚴重注意;比如atom(阿童木)系列的上網本,單核心,2執行緒的居多;早期的p4,單核心,2執行緒的也很多

7樓:小馬拉松之隊長

1.主頻

主頻也叫時脈頻率,用來表示cpu核心工作的時脈頻率(cpu clock speed),即cpu內數字脈衝訊號**的速度。

2.外頻

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執行的速度。

3.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匯流排是將計算機微處理器與記憶體晶片以及與之通訊的裝置連線起來的硬體通道。前端匯流排將cpu連線到主記憶體和通向磁碟驅動器、調變解調器以及網絡卡這類系統部件的外設匯流排。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記憶體直接資料交換速度。由於資料傳輸最大頻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資料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資料頻寬=(匯流排頻率×資料位寬)÷8。

4、cpu的位和字長

位:在數位電路和電腦技術中採用二進位制,**只有「0」和「1」,其中無論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長:電腦技術中對cpu在單位時間內(同一時間)能一次處理的二進位制數的位數叫字長。所以能處理字長為8位資料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

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單位時間內處理字長為32位的二進位制資料。位元組和字長的區別:由於常用的英文字元用8位二進位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將8位稱為一個位元組。

字長的長度是不固定的,對於不同的cpu、字長的長度也不一樣。8位的cpu一次只能處理一個位元組,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處理4個位元組,同理字長為64位的cpu一次可以處理8個位元組。

5.倍頻係數

倍頻係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係。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

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資料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頻而得到高主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資料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樣版的intel的cpu都是鎖了倍頻的,而amd之前都沒有鎖。

6.快取

快取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快取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快取的執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記憶體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複讀取同樣的資料塊,而快取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資料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記憶體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效能。但是由於cpu晶片面積和成本的因素來考慮,快取都很小。

l1 cache(一級快取)是cpu第一層快取記憶體,分為資料快取和指令快取。內建的l1快取記憶體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效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衝儲存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複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快取記憶體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快取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級快取)是cpu的第二層快取記憶體,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片。內部的晶片二級快取執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快取則只有主頻的一半。l2快取記憶體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效能,原則是越大越好,現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快取記憶體更高達256-1mb,有的高達2mb或者3mb。

l3 cache(**快取),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接,現在的都是內建的。而它的實際作用即是,l3快取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記憶體延遲,同時提升大資料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效能。降低記憶體延遲和提升大資料量計算能力對遊戲都很有幫助。

而在伺服器領域增加l3快取在效能方面仍然有顯著的提升

8樓:匿名使用者

cpu-z是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檢測軟體,是檢測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軟體

CPU Z裡面在哪裡可以看溫度,CPU Z怎麼看CPU溫度?

cpu z沒有溫度監控。現在市面上基本99 的溫度監控軟體的工作原理 主機板上設計了溫控晶片,是winbond產品。晶片控制幾個溫敏電阻探頭,溫敏電阻會根據溫度不同變化自己的阻值來獲得溫度讀數。溫控晶片把測定的電流值轉換成電阻值,電阻值再根據安裝的溫敏電阻特性曲線換算成溫度,根據ec bios裡面設...

DDR2 667怎麼會被CPU Z認成DDR2 333呢

看下是否開啟了cnq功能,如果開了就把他關閉了 同時也與你的cmos設定有關係,667的時序比較正常的是4 4 4 12 還有就是英特爾的主機板演算法與k8主機板演算法不同 最新cpu z 1.24 beta版可以直接顯示記憶體模組的spd資訊。這兩根模組的spd資訊非常全面,廠商資訊 產品型號 產...

用cpuz怎麼檢視主機板支援多少頻率的記憶體條

cpu頻率與記憶體頻率的關係 cpu頻率與記憶體頻率的關係 你以這個標題搜尋 cpu頻率與記憶體頻率的關係 簡單複製一點給你 首先搞清晰記憶體的三個頻率,核心頻率,工作頻率,等效頻率 也成介面頻率 平時常說的ddr2 800中的那個800就是該記憶體的等效頻率 介面頻率 也是最有意義的頻率,和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