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彈道導彈是什麼

2021-03-03 20:40:31 字數 4823 閱讀 3539

1樓:易書科技

在20世紀40年代末制至50年代末,美蘇先後成功地bai研製了近、中、遠端du各種類zhi

型的彈道導彈。如美dao國的「紅石」、「丘位元」和「宇宙神」,蘇聯的「ss-1」、「ss-5」和「ss-6」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彈道導彈的效能較差,彈頭比較笨重,命中精度不高,發動機用的是易於揮發的低溫推進劑(液氧加煤油)。

這種推進劑,只能在發射前臨時加註,因此發射準備時間長(幾小時),由於地面儲存和發射,易被對方發現,防護能力差,生存力低。

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2023年代由德國著名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向納粹**提議的a9/10系列。由於後來二戰德國戰敗,這些構想未能實現。

最早的中程彈道導彈則是馮?布勞恩在二戰期間主持設計製造的v2火箭(「v」取自德語詞vergeltung的首字母,意為「復仇」)。v2上裝備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制導系統,從移動發射車上發射以避免遭受盟軍的空襲。

二戰結束後,馮?布勞恩和大批曾為納粹服務的德國科學家被俘,之後被祕密轉移到美國,加入了美**方發起的名為「資料夾行動」的中程彈道導彈研發計劃,在v2設計思想的基礎上研製了「紅石」和「丘闢特」中程彈道導彈。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美國可以將這些導彈部署在射程可覆蓋蘇聯東歐平原地區的歐洲國家。

美國和俄羅斯(蘇聯)都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2023年8月蘇聯首次試射成功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宇宙神」於2023年開始裝備。兩國都擁有一批火箭發展的先驅,其中著名的有蘇聯的齊奧爾科夫斯和美國的戈達德。

目前,洲際彈道導彈已經發展了五代。

蘇聯研製的第一種洲際導彈是ss-6。它長30米,直徑4.5米,重量達254噸,可以攜載重達4100千克的百萬噸級核彈。

但ss-6導彈還算不上是一種很好的洲際彈道導彈,因為導彈體積太大、使用的液體燃料不易貯存,使得發射平臺易遭摧毀。因此,ss-6型導彈很快就被淘汰,轉而用作蘇聯的航天運載工具。

美國的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是「宇宙神」導彈。蘇聯研製的第二代遠端導彈是ss-7和ss-8洲際彈道導彈。此後,蘇聯又研製和部署了ss-9、ss-11和ss-13等3種型號的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解決了以往導彈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

美國在第二代及第三代導彈發展上用了數年的時間,並推出了多種型號。在「宇宙神」系列導彈完全退役以前,先後推出了d型、e型和f型。全新的固體燃料導彈系列「民兵i」a型和b型推出之後,又推出了「民兵ii」型,這些導彈進入陸基戰略導彈部隊服役,併成為主力導彈。

「北極星」a-3和「民兵ii」導彈是第二代導彈向第三代的過渡型。裝備有分導式再入飛行器的「民兵iii」導彈則是美國戰略導彈系統中的第三代導彈。

蘇聯***洲際導彈裝備了分導式多彈頭,如ss-17導彈有4個彈頭,ss-18導彈有10個以上彈頭,ss-19導彈有6個彈頭,ss-20中程彈道導彈有3個彈頭,從而使一枚洲際導彈可以攻擊多個目標。美國***洲際導彈的特點是可以打擊導彈發射井和堅固目標,如「和平衛士」導彈和「民兵iii」導彈。

目前,俄羅斯已經研製和部署了第五代洲際彈道導彈,如單彈頭的ss-25公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能突破攔截系統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和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而美國也發展出鐵路機動「和平衛士」洲際導彈和另一種小型公路機動導彈系統。隨著俄羅斯導彈命中精度和當量的進一步提高,美國的洲際導彈部隊可能還要增加機動彈道導彈力量。

洲際彈道導彈是什麼時候發射成功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p-7(蘇軍的暱稱是се專мёрка,意屬

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2023年8月21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千米。

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五國。

至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擁有中程彈道導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導彈。普遍相信北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導彈,該國在2023年和2023年進行的兩次導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

在2023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削減進攻性戰略**條約》,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不多於2200枚。

2023年2月,美俄簽署新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條約》,承諾將在未來幾年內把核**數量降至1550枚,運載工具減至700件。

什麼是洲際彈道導彈?

4樓:匿名使用者

洲際彈道導彈,通常指射程大於8000公里的遠端彈道式導彈。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核三位一體中兩極的重要條件。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

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目前主要擁有國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

另:印度的洲際彈道導彈也在研製中。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部分技術超美俄

東風-41彈道導彈,是中**方對外公佈的戰略核導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系統之一。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突破1.2萬公里,攻擊目標的偏差只有100米,並且可以攜帶6到10枚分導式彈頭,對手很難攔截。

「東風-41」彈長16.5米,彈徑2.78米,整體重量達到60餘噸,採用**固體燃料推進,採用公路機動平臺、鐵路機動平臺、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

5樓:檸檬一家人

作為超遠端彈道導彈,它的射程可達5500公里以上,設計用途為投遞一枚或多枚的核彈頭。由於威力強大,它也常被設想成導致世界末日的核戰爭中使用的**。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

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目前主要擁有國為:

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另:印度的洲際彈道導彈也在研製中。

6樓:匿名使用者

彈道導彈的一種,是核**最重要的運載工具。

彈道導彈沿一定的空間軌跡(即彈道)飛行,攻擊固定的目標。根據射程遠近彈道導彈可以分為近程、中程、遠端和洲際四種。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分為岸基和海基。

7樓:dsdds樂園

洲際彈道導彈是指根據電腦計算的運動軌跡來自主

飛行的導彈,洲際導彈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概念,以中國的標準來看,洲際導彈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導彈。

洲際導彈是戰略核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只有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可以合法擁有核**,其他國家的核能技術只能民用,不能軍用。

洲際導彈一般可攜帶單枚或多枚核彈頭,足不出戶就能打擊地球上任何一個目標。在二戰末期,美國率先使用核**後,世界各國都意識到核**的恐怖威力,很多國家都著手研製核**。

但由於核**威力過大,稍有不慎就會毀滅世界,因此在2023年,聯合國約59個國家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條約中承諾:有核國家不得向任何無核國家直接或間接轉讓核**或核**裝置,不幫助無核國家制造核**;無核國保證不研製、不接受和不謀求獲取核**;停止核軍備競賽,推動核裁軍;把和平核設施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國際保障之下,並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術合作。

8樓:匿名使用者

洲際彈道

導彈彈道導彈是一種無人駕駛的無翼飛行器。它沿一定的空間軌跡(即彈道)飛行,攻擊固定的目標。根據射程遠近彈道導彈可以分為近程、中程、遠端和洲際四種。

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根據發射位置的不同,它可分為地對地彈道導彈和潛對地彈道導彈兩種。所謂潛對地,即從導彈核潛艇上對準目標發射。

導彈點火以後,先垂直向上飛行,幾秒或十幾秒後,導彈開始轉彎,按預定的彈道飛行。當導彈的位置和速度能保證導彈命中預定目標時,發動機熄火。這時,導彈的彈頭將和彈體分離,依靠慣性飛向目標。

因為這一段飛行是在大氣層外,彈道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呈橢圓形。這一段飛行的最大高度離地面1000公里以上,約飛行30分鐘,最大速度每秒7公里。

洲際彈道導彈的內部結構比較複雜,大體上可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戰鬥部,又叫彈頭。洲際導彈的彈頭一般採用核彈頭。

發動機,又叫推進系統。現代彈道式導彈的推進劑佔整個起飛重量的90%。推進劑,有液體的,也有固體的。

最早的液體推進劑是液氧和酒精,後來採用阱類。早期的是在發射前加註燃料,製成可貯預裝液體推進劑,裝入導彈後可長期貯存,方便多了。近來固體推進劑發展很快,用它製成的發動機結構簡單,能長期貯存,便於使用、維護,為導彈的機動發射創造了條件。

當推進劑在燃燒室裡燃燒時,燃燒產物向後噴射,獲得的推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一個射程10000多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動機推力可達100噸,功率可達幾百萬千瓦。這功率與一座發電廠供給100萬人口的城市的功率相當。

洲際導彈一般做成兩級或多級。

制導系統是導彈的「大腦」。它的任務是保證垂直髮射的導彈按一定程式準確地飛入預定的位置。

制導方式:廣泛使用慣性制導。它的基本原理是:

利用加速度表,在3個互相垂直軸的座標系上,測出導彈重心運動的加速度分量。通過解算裝置,得出導彈在某一時刻的速度和距離,然後與預定的位置發生偏差時,制導系統會發出校正訊號,操縱空氣舵和燃氣舵,使導彈回到預定彈道上來。

當洲際導彈的發動機熄火後,彈頭將從彈體上分離出去,開始被動段的飛行。當它重新進入大氣層時,速度很高,約等於音速的十幾倍;它和氣流劇烈摩擦,表面溫度會達到幾千度。如果不採取措施,它就將被燒成灰燼。

因此,彈頭表面要塗一層高分子耐燒蝕材料,在高溫作用下,它將逐漸分解吸收熱量。

人體是通過發汗來降溫的。有一種「發汗冷卻彈頭」正是根據這個道理製成的。在壓力和高溫作用下,「發汗劑」從多孔材料擠出,迅速分解汽化,從而大量吸熱。

當「汗」出完,彈頭也已擊中目標了。

雪糕最早是哪個國家最早出現的,世界上最早出現政黨是在哪個國家

雪糕最早出現在冰島 當地的居民在把從外面購買的奶製品放在外面很好的儲存。冰淇淋又名冰激凌,這是一種半固體的冷食,用水 牛奶 雞蛋 糖 果汁等調合後,一面加冷一面攪拌,使其凝結而成。中文冰淇詞 於英語icecream。ice意為冰,取其意 cream意為奶油。取其音,組合成 冰淇淋 在商代,中國就已有...

世界上最早出現貨幣形式是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貨幣形式 天然海貝 出現的背景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 鹽 稀有的貝殼 珍...

世界上最早出現銀行和證卷交易所的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最早成立的 交易所是阿 姆斯特丹 交易所,創立於回1602年。簡介 阿姆答斯特丹 交易所創立於荷蘭帝國時代的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交易所,它位於阿姆斯特丹市的內達姆廣場附近。阿姆斯特丹證交所是一個以金融 為主的 市場,而且外國 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不過這些年來該證交所比較注意培養和發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