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種毒蛇海蛇有多少種類?世界上哪種毒蛇最毒?

2021-03-05 09:20:58 字數 4737 閱讀 4749

1樓:哈爾濱海東

蛇是人類的朋友,是生態環境中不可缺少的動物。蛇的種類很多,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3000種左右,毒蛇約佔1/6,蛇類在世界上分佈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餘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

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佈,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佔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餘種: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

2-1.5 米。分佈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

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

分佈在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佈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凶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佈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

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於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佈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佈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佈於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佈於山東、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小頭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佈於山東、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凶猛。

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于田野中。臺灣產臺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佈。

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佈。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

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

5 米。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餘,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佈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

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釐米。

廣泛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于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2樓:西風漂流

全世界有毒蛇約有650餘種,能致死人命的約有200餘種。

我國有蛇類158種,毒蛇47種,有致死人命的有10種,好大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海蛇、蝰蛇、烙鐵頭等, 其中以大眼鏡王蛇最毒。

3樓:小鼎哥哥

好多好多好多種 我沒仔細數過,樓上都說是650多種,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吧~~但我知道的有十幾種~~~~~~

海蛇有多少種類?世界上哪種毒蛇最毒?

4樓:匿名使用者

爬行動物。現在世界上已知的蛇有3000多種,它們的體形大小相差懸殊。最大的蟒蛇長達10多米,體重可達幾百公斤。

最小的盲蛇,體長只有十幾釐米,體重才幾克。蛇的全身覆蓋著鱗片,鱗片、肋皮肌、肋骨和脊椎骨的協同作用使蛇能夠迅速地蜿蜒爬行。蛇常吐「芯子」。

芯子就是它的舌頭,長而有分叉,能感受空氣中化學成分的刺激,從而判斷周圍有敵人還是有食物。蛇的下頜骨與頭骨連線得非常鬆弛,而且下頜骨中間還以韌帶相連,因此可以吞食比自己頭部大

四、五倍的食物。從蚯蚓、昆蟲到魚、蛙、鳥、獸都可作為蛇的食物。生殖方式有卵生和卵胎生兩種。

蛇分無毒蛇和毒蛇。毒蛇最重要的特徵是口腔上頜生有毒牙,頭部多呈三角形。我國有名的毒蛇有:

眼鏡王蛇、眼鏡蛇、蝮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等。

蛇俗稱小龍, 起源於蜥蜴,多以昆蟲、老鼠、鳥、蛙為食。當今世界上有3000多種蛇,毒蛇600多種。現如今,國內公認的十大毒蛇中,有7種發現於莽山。

此地共有蛇類4科27屬50種,分別為我國蛇類總科數、總屬數和總種數的44.4%、41.45%和24.15%。

世界上最毒的蛇

海蛇應該最毒的蛇,海蛇多為神經毒,目前對海蛇的毒性研究的不多,也不像其它蛇毒有血清可以解毒,所以如果中了海蛇的毒是很致命的危險喔!

目前世界上約有700種蛇有毒,海蛇是其中最毒的一種。

種類 世界上約有五十種海蛇,臺灣紀錄中的大頭海蛇、黑背海蛇和刺海蛇為凶猛的海蛇,其它如細鱗海蛇、黑頭海蛇、飯島式海蛇、闊尾屬海蛇較為溫馴。

特徵 海蛇體形與陸蛇相似,最大的差異在其側扁如搖櫓的尾部,海蛇都為有毒但其頭部多與無毒的陸蛇為橢圓形而非三角形。

分部地區

海蛇發源自澳洲與東南亞區域,它為變溫動物無法在寒冷水域生存。美洲與非洲大陸南端的寒流與紅海高鹽度高溫及巴拿馬層層水閘,阻止海蛇進入大西洋,故只分佈於熱帶與**帶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被咬之後

被海蛇咬通常較沒劇烈的感覺,有時不僅**且沒有水腫現象;各種症狀通常一開始時都很輕微,但會逐漸惡化。患者可能會感到輕微焦慮、頭暈、有時會有輕飄飄的陶醉感,患者的舌頭會腫脹導致吞嚥困難,肌肉無力可能惡化至全身癱瘓。

遇到海蛇應變方式

避免海蛇的攻擊非常簡單,不要刻意接近海蛇遠離它,如有海蛇遊近時,要保持鎮定靜止待它離去再行動。潛水者一定要非常小心謹慎地對待海蛇;最好是離它們遠點兒。

5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長1.3米的小型蛇,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隻老鼠。

最毒的魚

紅海和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區的河豚有一種致命毒素,屬最有威力的非蛋白質毒素中的一種,這種毒素存在於魚的卵巢、血液、肺、小腸及**裡0.1克就足以在20分鐘內毒死一個成年人。

發現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海里的石魚具最大的毒腺,它的鰭的脊骨含有毒素,人只要一碰就會喪命。

最毒的水母

過去100年裡,澳大利亞沿岸的盒水母的毒液已殺死至少70人,據稱,如沒有足夠的藥物,一些受害者會在4分鐘內死去。一種有效的抵禦工具是用婦女的長襪,水母蜇人的器官不能穿透這種物質。

最危險的海膽

花海海膽釋放的毒素能使人產生劇烈的疼痛,呼吸困難與癱瘓。

最危險的蜜蜂

源於非洲的雜交蜜蜂的毒性並不比其他蜜蜂強,但成群蜇人時足以致命。

最毒的蜈蚣

索羅門群島上有一種危險奇特的蜈蚣,它的毒性非常大,能通過前肢而不用頜攻擊人,據說受害者會把他們被咬的手伸進滾燙的水裡以減輕疼痛。

6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答案:上面說的都不是,世界上最毒的是海里的一種水姆,它紮了你,你在幾分鐘內就一命嗚呼了

世界上有多少種蜥蜴,世界上有多少種魚

蜥蜴屬於爬行綱動物,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佈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佈在熱帶和 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 半水棲和土中穴居。多數以昆蟲為食,也有少數種類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數卵胎生。目前,我們知道和能見到的蜥蜴大多是變色龍 鬣蜥 龍蜥 草蜥 石龍子等種...

海蛇有多少種類?世界上哪種毒蛇最毒

爬行動物。現在世界上已知的蛇有3000多種,它們的體形大小相差懸殊。最大的蟒蛇長達10多米,體重可達幾百公斤。最小的盲蛇,體長只有十幾釐米,體重才幾克。蛇的全身覆蓋著鱗片,鱗片 肋皮肌 肋骨和脊椎骨的協同作用使蛇能夠迅速地蜿蜒爬行。蛇常吐 芯子 芯子就是它的舌頭,長而有分叉,能感受空氣中化學成分的刺...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魚,世界上有多少種魚類?

世界上魚的種類共約2萬餘種。其中圓口綱約73種,軟骨魚綱約800種,硬骨魚綱約2萬種左右。我國魚的種類3000種左右。其中海水魚類約2100餘種。淡水魚類1010種左右。魚類分類學就是要對如此繁多的種類進行分門別類,摸清他們的系統演化關係。它的基本任務不僅要識別魚類,鑑定名稱,而且要 魚類彼此間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