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自己寫中秋節的詩句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

2021-03-05 11:28:23 字數 5638 閱讀 2439

1樓:蘇瑾年

自己寫還是太難了。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__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__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__李商隱《嫦娥》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__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__晏殊《中秋月》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__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__高適《送魏八》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 __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2樓:我逍遙遊他爸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 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從今三夜看嬋娟。 —— 張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 —— 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 —— 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東籬展卻宴期寬。 —— 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寫一首關於雨的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

3樓:藍色冥幽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大雨滴,小雨滴。他們相愛了,生下小雨滴。

關於雨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的詩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1、《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墉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3、《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相送》

南朝·何遜

客心已百念,孤遊重千里。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

6、《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寫景的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四句的各自最後一個字要押韻,請學霸幫助下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7樓:匿名使用者

凌霄傲草澗邊生,滋滋甘露育我萌。隻手擎天豪情在,任爾東南西北風。

描寫雪景的七律的古詩詞,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 5

8樓:神影

《山中雪後》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譯文: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此時,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雲,也變得寒冷了。

房簷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一種清冷、孤寂的氣氛,是多麼不尋常啊!

賞析:《山中雪後》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

院子裡,屋簷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牆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

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雪後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昇,雲彩淡淡(描圖景);雪後初晴、天寒地凍的景象(點氛圍)的畫面。「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明手法)「簷流未滴」「梅花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清孤不等閒」則是突出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繪圖景),作者託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析情感)。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後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淒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

9樓:證道之聲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此詩前兩句描寫雪景,運用比喻傳神地描繪了雪沾青枝、使青枝變白的狀態,也暗寫了詩人臨窗觀賞的經過。後兩句抒情,以希冀大雪覆蓋「人間惡路歧」來表達詩人剷平人間罪惡的心願。這裡,上文的描寫雪景為下文的抒發情感作了鋪墊,而下文的抒情則使上文的寫景有了著落,可以說,情由景起,景為情染。

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唐代詩人王維的《雪中憶李揖》、孟浩然的《赴京途中逢雪》等。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 雪 焦鬱(唐)

春雪空濛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山中雪後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11樓:匿名使用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鄭燮(清)/山中雪後/

12樓:匿名使用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3樓:匿名使用者

千里黃雲白曰薰,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4樓:喵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5樓:匿名使用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6樓:fly威神

白雪紛紛何所似? 未若柳絮因風起。

以《枯木逢春》為題 寫七言律詩。要求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文筆華麗工整且富含韻律。抒發積極向上的 20

17樓:匿名使用者

曾言枯木經冬老,今朝尋去已為春。

我輩登高向東望,山河何不勝崑崙。

18樓:名字總是難取

拿愛瘋呼叫杜甫來的快

靜夜思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對不對

19樓:匿名使用者

借景思鄉的古詩靜夜思,前兩句是寫景,後兩句是借物抒情

靜夜思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直譯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韻譯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隻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這首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

「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

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

「(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

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用「空裡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

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

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

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20樓:焂筟

對,前兩句詩是描寫實景,後兩句詩是因之前而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寫中秋節的日記的寫中秋節的日記150字的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 八...

關於中秋節又關於思念的詩句有什麼,至少兩句,謝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 唐 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現代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描寫中秋節的四句古詩大全

1 想子胥今夜見bai嫦娥,沉冤雪。du 史達祖 滿江紅 zhi中秋夜潮 dao2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專誰續廣寒遊。慧霖 閏屬中秋玩月 3 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 齊天樂 中秋宿真定驛 4 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郭應祥 醉落魄 丙寅中秋 5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