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簡仲威首聯和領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2021-03-06 06:35:39 字數 5218 閱讀 2220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句「日長」點題,籠罩全篇,說明寫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詩之旨。此句也是情語,刻畫了詩人「寂寞恨更長」的苦悶心情。次句「閒」字,聚全詩精神,為一篇眼目。

詩人口中說閒,正是心中不肯閒之故。他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991年(淳化二年),因為徐鉉誣陷,抗疏論道而獲罪,因而貶謫商州。故一「閒」字,凝聚著作者的不滿和惆悵,苦悶和孤獨。

正所謂「一字妥貼,全篇生色」。在王禹偁的作品中,「閒」字觸目皆是。如:

「副使官閒莫惆悵」(《寒食》),「從今莫厭閒官職」(《春居雜興》),「伴吟偏稱作閒官」(《館舍竹》)等。還有用作題目的,如《幕次閒吟》、《閒居》等,都表達了這種情懷。「郡僻」、「晝掩門」對閒字作了進一步渲染。

以下三聯均承此而來。

頷聯是寫讀書銷愁。王禹偁的詩借鑑杜甫、白居易,「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子美是前身」。他用「開詩世界」來盛讚杜甫,獨具慧眼。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詩人意在杜甫詩中尋覓知音,有所寄託,借杜詩之酒杯澆自已之塊壘,擰發其仕途坎坷、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他又從老子《道德經》中尋求精神歸宿。在他的詩中,像「安得君恩許歸去,東陵閒種一園瓜」(《新秋即事》)之類表現隱居思想的詩不少。但他始終沒有避世,「便似人家養鸚鵡,日籠騰倒入新籠」(《量移後自嘲》),占主導地位的仍是「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謫居》)的積極用世思想。

這種矛盾,他自己也瞭然於心,「張翰精靈應笑我,綠袍依舊惹埃塵」(《松江》)。他用杜甫和老子的作品合聯,正暗示出這種複雜心理。

2樓:

日常簡仲鹹 王禹偁

日長何計到黃昏,郡僻官閒晝掩門。

子美集開詩世界,伯陽書見道根源。

風飄北院花千片,月上東樓酒一罇。

不是同年來主郡,此心牢落共誰論。

1.結合首聯和尾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3樓:匿名使用者

野 望

王績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倚。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結合首聯和尾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此詩寫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樸素清新,流暢自然,力矯齊樑浮豔板滯之弊,是王績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

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首聯點明躬耕歸隱身份,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尾聯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孤苦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1:結合首聯和尾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4樓:匿名使用者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倚。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結合首聯和尾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答:首聯點明躬耕歸隱身份,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尾聯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孤苦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野望首聯和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

5樓:韓琴

《野望》的首聯和尾聯抒情言事,表達了詩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內心的苦悶和悵惘,惆悵的情懷。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所作,全詩原文如下: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白話文釋義: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首句「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東皋指詩人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

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這是詩人對眼前景觀的粗線條的描繪,著重於色彩的透明度,層層樹林已染上蕭瑟的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巒惟見落日的餘暉,這是多麼寧靜、開闊、美麗的畫面。縱使在淡淡的暮靄之中,人們還是能夠感覺到山野間秋林、落暉的光與色的強烈輝映。

接著,詩人的筆鋒又轉向動的敘寫:"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著力刻劃視野所見山野放歸的生動場景,為整個靜謐的畫面,注進一股跳動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幾個動詞驅、返、帶、歸。用得自然而精警。

這種動態式的描寫愈發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寧靜,詩人於一靜一動的描寫之中,把山山樹樹、牛犢獵馬交織成一幅絕妙的藝術畫卷。光線與色彩的調和,遠景與近景的搭配,都顯得那麼白然和諧,令人不能不產生某種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閒適的田野之中。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本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以情寫景、借景言情的層層深化描寫,把詩人的孤寂彷徨之情與籠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聯結起來,給讀者帶來直覺的藝術觀感和美的愉悅。詩中所蘊含的不盡之意,更使人們長久地咀嚼、回味。

6樓:咪浠w眯兮

表達了詩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

原文: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白話譯文: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迴歸家園。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寫作背景:

王績入唐後以祕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於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

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7樓:活寶檸檬的心酸

《野望》首聯和尾聯表達了詩人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及在現實中孤獨無依的狀態,抒發了詩人惆悵、孤寂的情懷。

原文:《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傍晚的時候我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去往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過我的身旁。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8樓:筱鳶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1.詩人在首聯和尾聯中抒發了哪些情感

9樓:匿名使用者

首聯中「四千裡」,恨離家之遠;「五六年」,傷戰亂之久。這些數量詞體現了個人的困苦經歷,國家的艱難遭遇,表現了作者思念家鄉、憂國憂民的情感。尾聯迴應次句,抒寫詩人聽到唐軍戰勝叛軍後的喜訊,以及對儘快平定叛亂的渴望。

《夜宿七盤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10樓:特特拉姆咯哦

《夜宿七盤嶺》詩人抒發惆悵不寐的愁緒。表達了詩人被遠流他鄉的哀苦心情。

原詩:《夜宿七盤嶺》唐代:沈佺期

獨遊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曉 一作:山)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釋義:我獨自遠遊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盤山的西面高枕而臥。

拂曉的殘月很近地挨著窗子,天上的銀河向西低垂,彷彿要從門戶中流入。

在這芬芳豔美的春天,銀杏樹一片翠綠,悽清的夜裡,傳來了子規的哀啼。

我孤身在外,無依無靠,空自留在這裡聽那子規的悽鳴,褒城裡傳來公雞報曉之聲。

11樓:慧慧的網盤

此詩描寫詩人旅途中夜宿七盤嶺上的情景,抒發惆悵不寐的愁緒。全詩抓住凌晨時分的自然環境的特點,巧加刻畫,充分表達了詩人被遠流他鄉的哀苦心情。

出自唐代沈佺期,原文:獨遊千里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釋義:我獨自遠遊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盤山的西面高枕而臥。拂曉的殘月很近地挨著窗子,天上的銀河向西低垂,彷彿要從門戶中流入。

在這芬芳豔美的春天,銀杏樹一片翠綠,悽清的夜裡,傳來了子規的哀啼。我孤身在外,無依無靠,空自留在這裡聽那子規的悽鳴,褒城裡傳來公雞報曉之聲。

12樓:匿名使用者

《夜宿七盤嶺》是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作品。此詩描寫詩人旅途中夜宿七盤嶺上的情景,抒發惆悵不寐的愁緒。全詩抓住凌晨時分的自然環境的特點,巧加刻畫,充分表達了詩人被遠流他鄉的哀苦心情。

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表現出詩人有較高的藝術才能,巧於構思,善於描寫,工於駢偶,精於聲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