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商場應酬的禮貌禮儀有哪些請問商場服務有哪些禮儀要求?

2021-03-06 21:07:44 字數 6284 閱讀 1964

1樓:匿名使用者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用現代方式表達出論語中「欲人施於己者,必先施於人」的金科玉律。

友善的言行、得體的舉止、優雅的風度,這些都是走進他人心靈的通行證。

交際中怎樣把握說話的分寸

交際中要注意說話的分寸,那怎麼樣說話才不失"分寸"呢?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思想修養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說話時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場合說話,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這種身份,也就是自己當時的"角色地位"。

比如,在自己家庭裡,對子女來說你是父親或母親,對父母來說你又成了兒子或女兒。如用對小孩子說話的語氣對老人或長輩說話就不合適了,因為這是不禮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第二,在工作中說話要儘量客觀。這裡說的客觀,就是尊重事實。事實是怎麼樣就怎麼樣,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實際。

有些人喜歡主觀臆測,信口開河,這樣往往會把事情辦糟。當然,客觀地反映實際,也應視場合、物件,注意表達方式。

第三,說話要有善意。所謂善意,也就是與人為善。說話的目的,就是要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恨難消。"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把握好這個"分寸",那麼,你也就掌握了禮貌說話的真諦。

2樓:匿名使用者

飯前頌主名 飯後贊主

不挑剔食物可褒獎

齋戒的客人可以不開齋

就近而食 勸告不懂吃飯禮節的人

禁止連續不斷地往口裡喂棗及其它 除非同伴

從盤子邊緣吃 不要從中間吃

不能倚靠著吃飯

用三個指頭吃飯

在飲料中吹為可憎

坐下喝水比站看喝水更好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推舉出來提議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緊張的。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說出你的感受。祝酒辭從來用不著太長。

如果當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叫起來致祝酒辭,你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擺脫困境,如「向肯致意,上帝保佑你。」或「向出色的朋友和偉大的老闆,格里塔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現得更有風度,更有口才,你就會想增加一些回憶,讚美,以及相關的故事或笑話。然而,祝酒辭應當和與場合相吻合。幽默感極少會顯得不合時宜,但是在婚禮上的祝酒辭應該側重於情感方面,向退休員工表達敬意的祝酒辭則應當側重於懷舊,諸如此類。

在餐會上,致祝酒辭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優先權。如果無人祝酒,客人則可以提議向主人祝酒。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個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個祝酒。

在儀式場合,通常會有一位酒司儀,如果沒有,組委會主席,會在就餐結束,開始發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辭。在不太正式的場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檳酒上來之後,就提議祝酒。祝酒者並不必要把酒杯裡的酒喝乾。

每次喝一小口足矣。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各種酒精飲料,甚至敬酒時也是如此。當酒傳遞過來時,你當然可以謝絕,在祝酒時舉起裝著蘇達水的高腳杯。過去,除非是酒精飲料,否則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種飲料都可以用來祝酒。

無論如何,你應該站起來,加入到這項活動之中,至少不應該極端失禮地坐在座位上。

「食禮」系飲食禮儀、飲食禮制、飲食禮義、飲食禮俗、飲食禮貌、飲食禮節等概念的通稱。其中,飲食禮義是人們在飲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飲食禮制是被國家禮法所肯定的飲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經籍;飲食禮義是筵席時為表示某種敬意而隆重舉行的各種儀式;飲食禮俗是與禮義、禮制、禮義相關並且在民間流傳已久的飲食風習;飲食禮貌是餐飲活動中表示敬重與友情的日常行為規範。飲食禮節是飲食禮儀的節度和飲食禮貌的綜合評價。

總之,作為"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食禮是飲膳宴筵方面的社會規範與典章制度,餐飲活動中的文明教養與交際準則,赴宴人和東道主的儀表、風度、神態、氣質的生動體現。

食禮的涵蓋面很廣,可按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如按時代劃分,有原始社會食禮、奴隸社會食禮、封建社會食禮、資本主義社會食禮和社會主義社會食禮;按民族劃分,有漢族食禮和少數民族食禮;按階層劃分,有宮廷皇家食禮、官府縉紳食禮、軍營將士食禮、學院士子食禮、市場商賈食禮、行幫工匠食禮、城鎮居民食禮和鄉村農夫食禮;按地域劃分,有東北地區食禮、華北地區食禮、西北地區食禮、華東地區食禮、中南地區食禮和西南地區食禮;按用途劃分,有祭神祀祖食禮、重教尊師食禮、敬賢養老食禮、生壽婚喪食禮、賀年饋節食禮、接風餞行食禮、詩文歡會食禮、社交遊樂食禮、百業幫會食禮和民間應酬食禮種種,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與之發生廣泛的聯絡,無不倚靠它進行社會交際。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食禮之國」。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禮記禮運》記載: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而最早出現的食禮,又與遠古的祭神儀式直接相關。對此,《禮記禮運》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

原始社會的先民,把黍米和豬肉塊放在燒石上烤炙而獻食,在地上鑿坑當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獻飲,還用茅草紮成長槌敲擊土鼓,以次來表示對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後來食禮由人與神鬼的溝通擴充套件出人與人的交際,以便調節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逐步形成吉禮、凶禮、軍禮、賓禮、佳禮等「先秦五禮」,奠定了古代飲食禮制的基石。

食禮誕生後,為了使它更好的發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對其神學觀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張,通過「制禮作樂」對皇家和諸侯的禮宴作出了若干具體的規定。接著,儒家學派的三大宗師--孔子、孟子、荀子,又繼續對食禮加以規範,補充進仁、義、禮、法等內涵,將其拓展**與人的倫理關係,「以禮定分」,消患除災。他們的學生還對先師的理論加以闡述、充實,最後形成《周禮》、《儀禮》、《禮記》三部經典著作,使之成為數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與靈魂。

由於強調「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食禮與其他的禮,就成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度的社會規範及道德規範,維繫壓迫、剝削制度的思想工具。不過,古代食禮中也有一部分積極健康的內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和筵席、餐飲上的禮尚往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它被廣大勞動人民群眾所接受,演變成各種合理的飲食禮儀與禮俗,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食禮」系飲食禮儀、飲食禮制、飲食禮義、飲食禮俗、飲食禮貌、飲食禮節等概念的通稱。其中,飲食禮義是人們在飲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飲食禮制是被國家禮法所肯定的飲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經籍;飲食禮義是筵席時為表示某種敬意而隆重舉行的各種儀式;飲食禮俗是與禮義、禮制、禮義相關並且在民間流傳已久的飲食風習;飲食禮貌是餐飲活動中表示敬重與友情的日常行為規範。飲食禮節是飲食禮儀的節度和飲食禮貌的綜合評價。

總之,作為"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食禮是飲膳宴筵方面的社會規範與典章制度,餐飲活動中的文明教養與交際準則,赴宴人和東道主的儀表、風度、神態、氣質的生動體現。

食禮的涵蓋面很廣,可按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如按時代劃分,有原始社會食禮、奴隸社會食禮、封建社會食禮、資本主義社會食禮和社會主義社會食禮;按民族劃分,有漢族食禮和少數民族食禮;按階層劃分,有宮廷皇家食禮、官府縉紳食禮、軍營將士食禮、學院士子食禮、市場商賈食禮、行幫工匠食禮、城鎮居民食禮和鄉村農夫食禮;按地域劃分,有東北地區食禮、華北地區食禮、西北地區食禮、華東地區食禮、中南地區食禮和西南地區食禮;按用途劃分,有祭神祀祖食禮、重教尊師食禮、敬賢養老食禮、生壽婚喪食禮、賀年饋節食禮、接風餞行食禮、詩文歡會食禮、社交遊樂食禮、百業幫會食禮和民間應酬食禮種種,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與之發生廣泛的聯絡,無不倚靠它進行社會交際。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食禮之國」。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禮記禮運》記載: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而最早出現的食禮,又與遠古的祭神儀式直接相關。對此,《禮記禮運》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

原始社會的先民,把黍米和豬肉塊放在燒石上烤炙而獻食,在地上鑿坑當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獻飲,還用茅草紮成長槌敲擊土鼓,以次來表示對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後來食禮由人與神鬼的溝通擴充套件出人與人的交際,以便調節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逐步形成吉禮、凶禮、軍禮、賓禮、佳禮等「先秦五禮」,奠定了古代飲食禮制的基石。

食禮誕生後,為了使它更好的發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對其神學觀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張,通過「制禮作樂」對皇家和諸侯的禮宴作出了若干具體的規定。接著,儒家學派的三大宗師--孔子、孟子、荀子,又繼續對食禮加以規範,補充進仁、義、禮、法等內涵,將其拓展**與人的倫理關係,「以禮定分」,消患除災。他們的學生還對先師的理論加以闡述、充實,最後形成《周禮》、《儀禮》、《禮記》三部經典著作,使之成為數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與靈魂。

由於強調「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食禮與其他的禮,就成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度的社會規範及道德規範,維繫壓迫、剝削制度的思想工具。不過,古代食禮中也有一部分積極健康的內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和筵席、餐飲上的禮尚往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它被廣大勞動人民群眾所接受,演變成各種合理的飲食禮儀與禮俗,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參考資料

請問商場服務有哪些禮儀要求?

3樓:匿名使用者

禮貌禮節禮儀強化培訓—微笑、形體強化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的:灌輸服務從業人員的禮貌禮儀、行為規範、服務意識思想,培養良好的

精神面貌,樹立良好的儀容儀表形象,使員工的舉手投足更好地滿足顧客的心理要求,以達到優化服務質量為目的,美化提升企業整體形象。在員工懂得如何「禮貌待人」前提下,強化員工的「禮貌意識」

二、 培訓內容:以實際練習為主,綜合禮貌用語,規範儀容、儀表、儀態,分別講授站姿要求、行姿要求、綜合動作等內容,按照「迎賓、微笑、問候、讓路」四步曲為基礎,讓員工體現「主動、熱情、禮貌、周到」的服務風格(採取如員工排成幾隊,對面站,相互問好[禮貌用語]、點頭、鞠躬,面帶微笑,重複訓練;配合**進行微笑表情訓練等方式)。重點講授下列幾項內容:

(一)微笑表情訓練:

1、笑容練習操;

2、笑容保持操;

3、誘導法表情姿態訓練;

4、誘導動作配合練習;

5、**誘導練習;

6、憶情誘導練習;

7、 服務員的神姿標準如何?切忌什麼神態?

(二)服務綜合動作:

1、站姿; 2、坐姿; 3、行姿; 4、走姿;5、請姿; 6、讓路及指引方向; 7、服務手勢等。

(三)期間擬穿插安排進行的理論培訓根據時間涉及下列內容:

1、服務員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2、什麼是禮節?什麼是禮儀?什麼是禮貌?

3、西裝禮儀。

4、頂尖銷售代表的儀容(女性職業淡裝示範)。

5、社交禮儀中的細節提示。

6、禮貌語言在營銷中的應用。

7、培訓良好的工作習慣。

8、行為舉止的禮儀。

9、施鞠躬禮的正確方法?

10、介紹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1、 握手禮的方法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

12、握手一般情況下應由誰先伸手?

13、握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4、握手主要有哪幾種禮節表現形式?

15、名片、筆紙遞送方法。

16、**接聽規範,如何打好銷售**。

17、上下樓梯規範

18、服務員的工作準則是什麼?

19、禮貌服務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0、禮貌服務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21、待客服務「主動」要求標準是什麼?

22、待客服務「熱情」要求標準是什麼?

23、待客服務「耐心」要求標準是什麼?

24、待客服務「周到」要求標準是什麼?

25、服務員應具備什麼樣的精神面貌?

26、服務員應具備什麼樣的道德感?

27、怎樣做到對顧客一視同仁?

28、怎樣做到對顧客誠信無欺?

29、商業服務業人員14字禮貌用語是什麼?

30、服務人員應具備什麼樣的儀表舉止?

31、禮貌待客服務應做到哪「五聲」?

32、禮貌待客應做到哪幾個一樣?

33、禮貌服務的「五先」原則是什麼?

34、對不同型別的顧客服務員應做到哪「五心」?

35、語言文明的「八要、八不要」內容是什麼?

36、服務員應該做到哪幾勤?這幾勤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37、與客人交談時應注意什麼?

38、迎送賓客服務員應掌握哪些禮貌規矩?

39、服務員為什麼要「迎客走在前,送客走在後」?

40、服務員應怎樣禮貌回答客人問話?

41、接待、洽淡時注意事項?

42、賓客對服務的十二種不滿意?

43、賓客的十二種忌諱?

44、服務語言的「六要」與「六不要」?

45、服務行業的十把金鑰匙。

46、服務「service」的含義。

適合物件及收穫:

1、 使自己的舉手投足更具魅力;從容應對各種社交場合;

2、 學會著裝莊重,舉止優雅、言談得體,彰顯高貴品味;

3、 通過塑造個人的專業形象,提升公司公眾形象;

4、 掌握必備的個人基本禮儀規範,增強自信;

5、 瞭解交際心理要點,提高交際能力,把握每一個機會,不錯失生意;

6、 提升職業公眾度,贏得客戶的信賴,增加生意;

7、通過個人的專業形象與風度,加之周到服務提升客戶感知的公司形象。

常用禮儀客套話有哪些,禮貌用語有哪些

初次見面用久仰,好久不見用久違 看望別人用拜訪,等候客人用恭候 客人到來用光臨,請人收禮用笑納 贈人禮物用惠贈,麻煩人家用打擾 請人幫忙用勞駕,求人辦事用拜託 請人代辦用代勞,託人照顧用關照 尋求幫助用借光,向人求教用請教 請人指點用賜教,請人解答用請問 聽人演講用聆聽,聽從吩咐用遵命 稱人作品用大...

禮節禮貌禮儀的區別,禮貌,禮節,禮儀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禮儀側重於人際交往的各種形式,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 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 交往 溝通 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 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

孔子的禮儀佳句,孔子的禮貌名言名句有哪些?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禮之用,和為貴。不學禮,無以立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見危授命,見利思義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