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水利工程興修的原因

2021-03-07 01:14:03 字數 1309 閱讀 2953

1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的水利事業有很大發展。唐前期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有一百六十多處。遍佈於黃河中下游之南北,南到淮水和長江流域。

一般渠塘,可溉田數百頃。如開元時在文水(今屬山西)所修甘泉渠等,溉田數千頃。在彭山(今四川眉縣)、武陵(今湖南常德)所修堰渠,各溉田一千餘頃。

所用灌溉工具也有進步,如轆轤、桔槔、翻車等傳統汲水工具,已被普遍使用。此外,還在江南水田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其中主要的有水車和筒車。水車和筒車相似,都是用巨型木輪縛若干木桶或竹筒於輪上,隨水流轉動,將河水汲至高處水槽中,引入溝渠澆灌。

水車在北方也有推廣。水碓、水磨、水碾也在廣泛的使用。

水利事業的發展,對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糧食加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墾田與產量 唐初田地荒蕪的很多,後來逐漸墾闢。至天寶年間,許多高山深谷地帶也開墾出來,墾田面積達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畝產量也有增加。

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青州、齊州一帶,米價最低時每鬥才五文。

2樓:海上狼群

因為前朝極其繁盛的隋朝,因為大規模工程上馬(大運河、洛陽城、長安城),導致民力驅使過度,激起民變而滅亡,前車之鑑,就在眼前,使得唐朝特別擔心重蹈覆轍。

唐朝建立之初,因為經過隋末農民起義的浩劫,人口比起隋朝**存一,從隋煬帝的900萬戶,下降到180萬戶,人口稀少,也無力調集民力開戰大規模水利建設。

唐朝因為地多人少,實行均田制之後,人均土地100畝(口分田+永業田),人均土地擁有量後世永遠都達不到,修建水利設施中得利的人數有限,因為土地多,廣種薄收一樣能滿足需要,也就限制了積極性。

唐代的水利事業有很大發展。唐前期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有一百六十多處。遍佈於黃河中下游之南北,南到淮水和長江流域。

一般渠塘,可溉田數百頃。如開元時在文水(今屬山西)所修甘泉渠等,溉田數千頃。在彭山(今四川眉縣)、武陵(今湖南常德)所修堰渠,各溉田一千餘頃。

所用灌溉工具也有進步,如轆轤、桔槔、翻車等傳統汲水工具,已被普遍使用。此外,還在江南水田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其中主要的有水車和筒車。水車和筒車相似,都是用巨型木輪縛若干木桶或竹筒於輪上,隨水流轉動,將河水汲至高處水槽中,引入溝渠澆灌。

水車在北方也有推廣。水碓、水磨、水碾也在廣泛的使用。

水利事業的發展,對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糧食加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墾田與產量 唐初田地荒蕪的很多,後來逐漸墾闢。至天寶年間,許多高山深谷地帶也開墾出來,墾田面積達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畝產量也有增加。

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青州、齊州一帶,米價最低時每鬥才五文。

3樓:匿名使用者

也就是為了安撫民心,是剛剛建立的唐王朝打好群眾基礎

水利工程建設什麼意思水利工程的意義?

用於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從水利工程建設的特點出發,按照正確劃分 和地方權力的原則,自上而下建立的水利部 流域機構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分級 分層次的建設管理體系,運用法律 行政等手段,對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指導和監督管理。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 堤 溢洪道 水閘 ...

水利工程的觀測包括什麼,水利工程的觀測資料包括什麼資料

水利監理提供的稽 查資料清單 1 監理單位資質證 原件或影印件 2 監理機構組建 現場內監理人員職責容分工等檔案 3 現場監理人員資格證 崗位證,總監資格證和崗位證 原件或影印件 4 監理規劃 監理實施細則 監理規章制度等 5 開工令 監理通知 監理月報 監理簡報 監理日記和旁站記錄等 7 單元 分...

水利工程的截流一般分為哪幾種,水利工程施工 截流的過程

按截流方式 平堵 先在龍口建造浮橋或棧橋,由自卸汽車或其他運輸工具運來塊料,沿龍口前沿投拋,先下小料,隨著流速增加,逐漸投拋大塊料,使堆築戧堤均勻地在水下上升,直至高出水面。立堵 立堵指由龍口一端向另一端,或由龍口兩端向中間拋投截流物進佔的堵口方式。一般做法,可根據口門水深 水頭差和流速大小採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