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基本原則分別是什麼

2021-03-07 07:17:26 字數 5929 閱讀 9615

1樓:我敷衍你無所謂

【基本要素】

1.受試物件:是處理因素作用的客體,根據受試物件不同,實驗可以分為三類: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現場試驗。

2.處理因素: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而施加的特定的實驗措施,又稱為受試因素。

3.實驗效應:是處理因素作用下,受試物件的反應或結局,它通過觀察指標來體現。

【基本原則】

1  科學性原則

實驗是人為控制條件下研究事物(物件)的一種科學方法;是依據假設,在人為條件下對實驗變數的變化和結果進行捕獲、解釋的科學方法。 。

2.可行性原則

在實驗設計時,從原理、實驗實施到實驗結果的產生,都實際可行。

3.簡便性原則

實驗設計時,要考慮到實驗材料要容易獲得,實驗裝置簡單,實驗藥品較便宜,實驗操作較簡便,實驗步驟較少,實驗時間較短。

4.可重複性

重複、對照、隨機是保證實驗結果準確的三大原則。任何實驗都必須有足夠的實驗次數才能判斷結果的可靠性,設計實驗只能進行一次而無法重複就得出「正式結論」是草率的。

5.單一變數原則

不論一個實驗有幾個實驗變數,都應確定一個實驗變數對應觀測一個反應變數,這就是單一變數原則,它是處理實驗中的複雜關係的準則之一。

6.對照性原則  實驗中的無關變數很多,必須嚴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無關變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對照實驗的設計是消除無關變數影響的有效方法。

【基本思路】

首先,應認真研究實驗課題,依據科學的實驗思維方法,找出其中的實驗變數和反應變數,理解題目已知條件所隱含的意義。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實驗要求的基本條件。

其次,充分利用所給器材和試劑,構思實驗變數的控制方法和實驗結果的捕獲方法。—般情況下,題目中所指定的器材、試劑,任何一種都應在實驗的相關步驟中出現,避免遺漏或自行增加某種器材或試劑。精心策劃實驗方法、嚴格設計實驗過程、合理設定對照或變數,並引入科學的測量方法

最後再選擇適宜的實驗材料(實驗物件),在注意實驗步驟關聯性的前提下表述實驗步驟,並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實驗結果。實驗步驟的關聯性需要考慮步驟排列的順序性和實驗主體(生物個體、器官、組織、細胞等)活性的維持;更高層次的關聯,是認識**過程的關聯和遞進,不斷地淘汰、修正、檢驗假設,最終接近正確結論。這也是實驗科學最基本的原則和要求。

最後,能夠做到有效**實驗結果、科學描述實驗結果,並得出科學的實驗結論。

【設計方法】

一份完整的實驗設計方案,應該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物件,實驗條件,實驗材料、用具和裝置,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果的假設和預期,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

【基本內容】

實驗名稱:是關於一個什麼內容的實驗。

實驗目的:要**或者驗證的某一事實。

實驗原理:進行實驗依據的科學道理。

實驗物件:進行實驗的主要物件。

實驗條件:完成該實驗必需的儀器、裝置、藥品條件。

實驗方法與步驟:實驗採用的方法及必需操作程式。

實驗測量與記錄:對實驗過程及結果應有科學的測量手段與準確的記錄。

實驗結果**及分析:  能夠**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並分析導致的原因。

實驗結論:  對實驗結果進行準確的描述並給出一個科學的結論。

【設計步驟】

觀察現象

這裡的觀察是指在處於自然常態條件下進行的積極主動行為。觀察時必須仔細而周詳,且要作相應的記錄,更為重要的是觀察時要保持客觀的態度,要避免產生定勢思維和經驗幻想,以確保觀察的真實可靠性。

2.提出問題

對事物作慎密觀察以後會因疑問想作進一步瞭解而提出問題,但是,一般只有有意義的問題才值得去**。因此,研究時,不僅要提出問題,更要提出確切的問題,並保證問題的敘述要清楚且正確。例如「蚯蚓如何藉助肌肉的收縮與舒張而移動身體的?

」3.作出假設

所謂假設,就是對可見現象提出一種可以檢測的解釋,提出假設後應尋找證據,如果符合事實則假設成立。假設實際上是對所提出的問題所作出的參***。在檢測假設之間,常先提出實驗的預期結果,如果預期沒有實現,則假設不成立。

一般來說假設的形成可分為兩步:首先依據發現的事實材料或已知的科學原理,通過發散性思維,提出涵蓋各種可能的初步假定;之後,依據假定進行推理、排除並綜合分析,得出具體的假定性結論。例如:

「動物激素飼餵小動物的實驗」,其假說是:「甲狀腺激素對動物的生長髮育有影響」,假定性結論是「用適量的甲狀腺激素飼餵蝌蚪,生長髮育加速」。

4.設計、進行實驗

實驗是實現驗證假說和解決問題的最終途徑。科學的實驗過程必須要注意以下內容。

5.平衡控制

平衡控制主要是針對無關變數與額外變數的控制。因為實驗中的無關變數很難避免,只能設法平衡和抵消它們的負面影響。

2樓:義柏廠

試驗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及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什麼,三個基本要求就是要求一些人員管理吧,數字還有一些安全的問題,原則的話就會遵守相關的規定,因為每一個操作他都肯定有個規定的。

試驗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麼?三個基本原則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實驗設計的三個要素

作為一種特定的研究方式,實驗法有著三對基本要素。分別是:

·實驗組與控制組;

·前測與後測;

·自變數與因變數。

任何一項實驗研究,一般都會涉及到這些基本要素。可以說,實驗研究的這三種基本要素,構成了實驗研究所具有的獨特的語言。

(1)自變數與因變數

自變數是引起其他變數變化的變數,故也稱作原因變數。而因變數則稱作結果變數。在實驗研究中,自變數又稱作實驗刺激(experimental stimulus),而因變數則往往是研究所測量的變數。

實驗研究的中心目標是**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其基本內容是考察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即考察實驗剌激對因變數的影響。與一般意義上的自變數有所不同的是,實驗中的自變數通常都是二分變數,即它通常只有兩個取值:有和無,即給予實驗刺激或不給予實驗剌激。

(2)前測與後測

在一項實驗設計中,通常需要對因變數(或結果變數)進行前後兩次相同的測量。第一次在給予實驗剌激之前,稱為前測(pretest)。第二次則在給予實驗剌激之後,稱為後測(posttest)。

研究者通過比較前測和後測的結果,來衡量因變數在給予實驗刺激前後所發生的變化,反映實驗刺激(自變數)對因變數所產生的影響。這種測量既可以是一次問卷調查,也可以是一項測驗。

(3)實驗組與控制組

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是實驗過程中接受實驗剌激的那一組物件。即使是在最簡單的實驗設計中,也至少會有一個實驗組。控制組(control group)也稱為對照組,它是各方面與實驗組都相同,但在實驗過程中並不給予實驗刺激的一組物件。

控制組的作用是向人們顯示,如果不接受實驗刺激那樣的處理,那麼將會怎樣,與實驗組形成比較。在實驗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不僅觀察接受刺激的實驗組,同時他們也觀察沒有接受實驗剌激的控制組。並通過比較對這兩組物件的觀察結果,來分析和說明實驗刺激的作用和影響。

試驗設計的三個基本原則

(1)設定重複:同一處理在試驗中出現的次數稱為重複。重複的作用有二,一是降低試驗誤差,擴大試驗的代表性;二是估計試驗誤差的大小,判斷試驗可靠程度。

(2)隨機化:試驗單元的分配和各個試驗進行的次序都是隨機確定的,這個原理稱為隨機化。隨機化是試驗分析使用數理統計方法的基石。

隨機排列是指處理安排到哪一個試驗單元是隨機的,不應受人的主觀意識所影響。

(3)區域性控制:是將整個試驗空間分成若干個各自相對均勻的區域性,每個區域性叫做一個區組。將要比較的全部或部分處理安排在同一區組中,從而增加區組內處理間的可比性,這種用區組來控制和減少試驗誤差的方法,叫做區域性控制。

4樓:我敷衍你無所謂

【基本要素】

1.受試物件:是處理因素作用的客體,根據受試物件不同,實驗可以分為三類: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現場試驗。

2.處理因素: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而施加的特定的實驗措施,又稱為受試因素。

3.實驗效應:是處理因素作用下,受試物件的反應或結局,它通過觀察指標來體現。

【基本原則】

1  科學性原則

實驗是人為控制條件下研究事物(物件)的一種科學方法;是依據假設,在人為條件下對實驗變數的變化和結果進行捕獲、解釋的科學方法。 。

2.可行性原則

在實驗設計時,從原理、實驗實施到實驗結果的產生,都實際可行。

3.簡便性原則

實驗設計時,要考慮到實驗材料要容易獲得,實驗裝置簡單,實驗藥品較便宜,實驗操作較簡便,實驗步驟較少,實驗時間較短。

4.可重複性

重複、對照、隨機是保證實驗結果準確的三大原則。任何實驗都必須有足夠的實驗次數才能判斷結果的可靠性,設計實驗只能進行一次而無法重複就得出「正式結論」是草率的。

5.單一變數原則

不論一個實驗有幾個實驗變數,都應確定一個實驗變數對應觀測一個反應變數,這就是單一變數原則,它是處理實驗中的複雜關係的準則之一。

6.對照性原則  實驗中的無關變數很多,必須嚴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無關變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對照實驗的設計是消除無關變數影響的有效方法。

【基本思路】

首先,應認真研究實驗課題,依據科學的實驗思維方法,找出其中的實驗變數和反應變數,理解題目已知條件所隱含的意義。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實驗要求的基本條件。

其次,充分利用所給器材和試劑,構思實驗變數的控制方法和實驗結果的捕獲方法。—般情況下,題目中所指定的器材、試劑,任何一種都應在實驗的相關步驟中出現,避免遺漏或自行增加某種器材或試劑。精心策劃實驗方法、嚴格設計實驗過程、合理設定對照或變數,並引入科學的測量方法

最後再選擇適宜的實驗材料(實驗物件),在注意實驗步驟關聯性的前提下表述實驗步驟,並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實驗結果。實驗步驟的關聯性需要考慮步驟排列的順序性和實驗主體(生物個體、器官、組織、細胞等)活性的維持;更高層次的關聯,是認識**過程的關聯和遞進,不斷地淘汰、修正、檢驗假設,最終接近正確結論。這也是實驗科學最基本的原則和要求。

最後,能夠做到有效**實驗結果、科學描述實驗結果,並得出科學的實驗結論。

【設計方法】

一份完整的實驗設計方案,應該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物件,實驗條件,實驗材料、用具和裝置,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果的假設和預期,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

【基本內容】

實驗名稱:是關於一個什麼內容的實驗。

實驗目的:要**或者驗證的某一事實。

實驗原理:進行實驗依據的科學道理。

實驗物件:進行實驗的主要物件。

實驗條件:完成該實驗必需的儀器、裝置、藥品條件。

實驗方法與步驟:實驗採用的方法及必需操作程式。

實驗測量與記錄:對實驗過程及結果應有科學的測量手段與準確的記錄。

實驗結果**及分析:  能夠**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並分析導致的原因。

實驗結論:  對實驗結果進行準確的描述並給出一個科學的結論。

【設計步驟】

觀察現象

這裡的觀察是指在處於自然常態條件下進行的積極主動行為。觀察時必須仔細而周詳,且要作相應的記錄,更為重要的是觀察時要保持客觀的態度,要避免產生定勢思維和經驗幻想,以確保觀察的真實可靠性。

2.提出問題

對事物作慎密觀察以後會因疑問想作進一步瞭解而提出問題,但是,一般只有有意義的問題才值得去**。因此,研究時,不僅要提出問題,更要提出確切的問題,並保證問題的敘述要清楚且正確。例如「蚯蚓如何藉助肌肉的收縮與舒張而移動身體的?

」3.作出假設

所謂假設,就是對可見現象提出一種可以檢測的解釋,提出假設後應尋找證據,如果符合事實則假設成立。假設實際上是對所提出的問題所作出的參***。在檢測假設之間,常先提出實驗的預期結果,如果預期沒有實現,則假設不成立。

一般來說假設的形成可分為兩步:首先依據發現的事實材料或已知的科學原理,通過發散性思維,提出涵蓋各種可能的初步假定;之後,依據假定進行推理、排除並綜合分析,得出具體的假定性結論。例如:

「動物激素飼餵小動物的實驗」,其假說是:「甲狀腺激素對動物的生長髮育有影響」,假定性結論是「用適量的甲狀腺激素飼餵蝌蚪,生長髮育加速」。

4.設計、進行實驗

實驗是實現驗證假說和解決問題的最終途徑。科學的實驗過程必須要注意以下內容。

5.平衡控制

平衡控制主要是針對無關變數與額外變數的控制。因為實驗中的無關變數很難避免,只能設法平衡和抵消它們的負面影響。

試驗設計的方法試驗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及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什麼?

看目的和情況 不同的目的情況有不同的設計方法 1.plete randomized design 完全隨機實驗 用於多組資料比較響應變數有沒有不同以及改進,也叫比較實驗設計,區組因素影響小 2.randomized block design 隨機區組試驗 用於多組資料比較響應變數有沒有不同以及改進,...

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管理的12個基本原則有 1,創新與改善原則 2,啟用原則 3,重點原則 4,差別原則 5,簡化原則 6,配套原則 7,逐步過渡原則 8,適度原則 9,責權利統一原則 10,分類原則 11,目標原則 12,例外原則,企業會計準則 明確規定了我國會計核算一般原則共十二條,即 客觀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 可比...

德育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德育的基本原則

一 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教育學生時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相結合,同時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如,小學生在讀一年級時,讓他們學習國旗 黨旗,從小走黨的路線。二 疏導原則 疏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