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的目的是12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的目的是

2021-03-07 09:20:08 字數 1230 閱讀 3614

1樓:匿名使用者

(3)鞏固統一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古代史》p35)。

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無敵大白兔兔

選d。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 ,阻眾抗命 ,威脅著**集權的鞏固 。因此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

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主義**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同年春正月,武帝頒佈推恩令。

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

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

3樓:就愛邁克輪

漢是郡國制的,

削弱各諸侯國的勢力 加強**集權.

4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為了 加強**集權

5樓:夜月楓誠

簡單說就是武帝為削弱各諸侯國的勢力,加強**集權而採取的政策。也是選擇(4)

推恩令,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頒行的重要法令。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

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漢景帝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見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並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 ,阻眾抗命 ,威脅著**集權的鞏固 。因此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主義**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同年春正月,武帝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

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

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

什麼是推恩令?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的目的是什麼?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分封諸王,劃定一定的範圍作為封地,並且規定對於子孫後代只能待在封地中,不能夠去其他地方。推恩令就是為了保護 權威,並且削弱諸侯勢力的重要方式。這樣的政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維護重要的集中領導。推恩令就是一位侯爵的後代子孫可以繼承他的爵位和封地,漢武帝這樣做是為了維持漢朝的統治,加強 集...

漢武帝的母親是,漢武帝的母親

孝景皇后 前173年 前112年 姓王氏,名娡,為漢景帝第二任皇后,漢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裡 今陝西興平 人,母臧兒為燕王臧荼孫女,父為槐里人王仲。史記 和 漢書 均記載了王皇后的生平,但王皇后的名字卻是出自唐代司馬貞所著 史記索隱 金屋藏嬌的故事則出於志怪 漢武故事 孝景王皇后 王娡,漢景帝第二任...

漢武帝為什麼廢后,漢武帝是怎麼死的?

當時也是因為他的身體上面,有很多的疾病,因為長時間打仗,再加上他的太子出現了自盡的情況,所以受到了打擊去世。是病死的,他在年老的時候身體不是非常的好,得了一場病就死去了,在死之前還做了很多的事情。因為漢武帝的年齡比較大,感染了疾病之後死亡了,所以說漢武帝就是因病去世了。因為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且當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