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麥中哪一句是寫中表達對重賦下的農民深切同情與關切詩句

2021-03-18 02:13:36 字數 5371 閱讀 3573

1樓:匿名使用者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觀刈麥

2樓:言淺淇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白居易《觀刈麥》詩中表達對重賦下的農民深切同情與關切的句子是 , 。詩中描寫農民辛苦勞動情景的句子是

3樓:匿名使用者

足蒸熟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4樓:匿名使用者

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深切同情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君」字一作「風」。這裡所謂「夜郎」並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隋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

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蘊藏著豐富內容的,這裡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

5樓:不過爾爾

詩的全文是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為: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所以應該是後兩句,即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6樓:青黃不動聲色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7樓:剎那芳華芳華獸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絕。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悽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

三、四兩句寄情於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

作品名稱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作品別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創作年代

盛唐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⑴

楊花落儘子規啼⑵,聞道龍標過五溪⑶。

我寄愁心與明月⑷,隨風直到夜郎西⑸。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

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

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⑵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穀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悽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一說是雄溪、滿溪、潕溪、酉溪、辰溪的總稱,在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關於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⑷與:給。

⑸隨風:一作「隨君」。夜郎:

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裡指湖南的夜郎,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白話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創作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後寫下了這首詩。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

「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夜郎。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境,已見於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如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曹植《雜詩》:「願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都與之相近。而細加分析,則兩句之中,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託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瞭解自己,富於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願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此寄表達對友人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8樓:匿名使用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抒發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關切和同情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9樓:匿名使用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絕。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悽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

三、四兩句寄情於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

作品名稱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作品別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創作年代

盛唐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⑴

楊花落儘子規啼⑵,聞道龍標過五溪⑶。

我寄愁心與明月⑷,隨風直到夜郎西⑸。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

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

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⑵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穀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悽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一說是雄溪、滿溪、潕溪、酉溪、辰溪的總稱,在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關於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⑷與:給。

⑸隨風:一作「隨君」。夜郎:

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裡指湖南的夜郎,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白話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創作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後寫下了這首詩。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

「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夜郎。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境,已見於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如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曹植《雜詩》:「願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都與之相近。而細加分析,則兩句之中,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託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瞭解自己,富於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願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1樓:匿名使用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寄託了李白對王昌齡的思念,表達了對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惋惜。

岳陽樓記中哪兩句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深切同情的詩句?

12樓:在生活中成長

我覺得對勞動人民深切同情的詩句是: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曹操的短歌行中表達觀點的是那一句

曹操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

1在《詠鵝》中表現鵝快樂戲水的詩句是哪一句2詩人年輕

曲項向天歌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古詩 詠鵝 的全詩句是什麼?鵝 鵝 鵝,q xi ng xi ng ti n g 曲 項 向 天 歌。b i m o f l shu 白 毛 浮 綠 水,h ng zh ng b q ng b 紅 掌 撥 清 波。1 詠鵝 ...

出師表中哪一句表達了作者恬靜寡慾的超然志趣,讓我們聯想到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應該是這句吧!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 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 誡子書 解釋 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