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比較,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有何異同?

2021-03-21 02:47:02 字數 1674 閱讀 5653

1樓:咬牙紙紙

1、學習內容不同。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三者向西方學習的內容分別是:洋務運動——仿造器械;戊戌變法——學習制度;辛亥革命——學習思想。

2、指導思想不同。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三者的指導思想不同:洋務運動——魏源、林則徐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戊戌變法——變法圖強。辛亥革命——三民主義。

2樓:匿名使用者

異: 性質: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自救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史資產階級發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洋務運動是和戊戌變法是自上而下的改變,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目的:洋務運動——維護封建統治;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

結果:洋務運動——成功;戊戌變法——失敗;辛亥革命——可說失敗也可說成功。

向西方學習內容:洋務運動——仿造器械;戊戌變法——學習制度;辛亥革命——學習思想

指導思想不同:洋務運動——魏源、林則徐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戊戌變法——變法圖強。辛亥革命——三民主義。

主張政體:洋務運動——君主**;戊戌變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共和國

同: 都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程序,推動了中國歷史發展。都發展了民族資本主義。都是向西方學習。

3樓:愛の羅曼史

共同點:都希望藉此改變中國的面貌,使國家富強。

不同點:

1、性質不同:洋務運動是要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核心,通過軍事力量改變被侵略的命運;戊戌變法是以君主立憲為核心,削弱皇權,但是不徹底;辛亥革命是以推翻清王朝為核心,建立一個民主國家。

2、領導者不同:洋務派是以李鴻章為首的派系,靠著地方軍的權利來發展實業,建立軍隊,更多的是代表大實業家的利益;戊戌變法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保皇派,雖然說要君主立憲,但是皇權依然強勢,代表的還是封建君主的利益;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派,以推翻封建王朝為目的,建立民主國家,代表的人民的利益。

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異同

比較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關係

4樓:凌寒小樹

①相同點來

:兩派都主張向西源方學習,引進西方bai先進技術,富du國強兵,創辦新zhi式學堂,培養人才dao。

②不同點:a.政治上:洋務派維護清朝的封建制度;維新派主張興民權,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b.經濟上:洋務派興辦官辦工業,維新派鼓勵發展民族工商業。c.思想文化上:

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單純學習外國的製造技藝,維新派主張不僅要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更應該學習先進的思想文化。他們的根本分歧在於向西方學什麼的問題上。

③內在聯絡:洋務派與維新派都是鴉片戰爭以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的產物;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從洋務派中分離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維新派。

④產生差異的根源:a.由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洋務派產生於國內階級矛盾尖銳、中外反動勢力勾結的年代,當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尚未產生。

維新派是洋務運動暴露出一些問題和資本主義產生後出現,在甲午中日戰爭失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條件下成長起來。b.由政治地位決定的。洋務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們必然要維護封建制度。

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級知識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變革主張。

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異同

比較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異同

戊戌變法與洋務運動相比是否比較民主

洋務運動是洋務派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以 自強 求富 為口號,主張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其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前提是不改變政治制度。而維新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的一場救亡圖存的運動,其根本目的是改變政體,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體系,建立君主立憲制。總的來說,其本質區別是領導派別不同 目的不同。...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洋務運動 地主階級洋務派 開明的地主階級 不能救中國。戊戌變法 資產階級改良派不能救中國。辛亥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派不能救中國。五四運動 資產階級民主派不能救中國,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工人階級同樣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啟示 洋務運動是中國現代化的開端...

3分析比較「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在主張 實踐和效果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洋務運動是封建主義的一場自救失敗運動,主張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實踐 使當時出現了江南製造總局,湖北織布局等企業,效果 促使一批近代企業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但失敗了。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制度,是資產階級的一場改良,實踐 京師大學堂 效果是失敗了 明治維新不僅主張學習西方技術,還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