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低碳生活的現實意義,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有什麼現實意義?

2021-03-22 05:07:53 字數 4723 閱讀 7649

1樓:飛鳥江湖

有利於增強人們的節約和環保意識,有利於緩解能源緊張狀況,減輕環境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2樓:匿名使用者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是所消耗的能量,要盡力減少,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汙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和**等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低碳生活核心是指低汙染,低碳耗和低排放,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 從生活的點滴做到節約,不浪費,過舒適的低碳生活,。

3樓:匿名使用者

有利於依靠科技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迴圈利用水平,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有利於倡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選擇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

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改善人們生存和生活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有什麼現實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有利於增強人們的節約意識,緩解能源緊張,減輕環境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三;有利於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儘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汙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階、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意義:①發展低碳經濟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消費理念,有利於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②有利於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③有利於能源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④有利於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⑥有利於國家更好地履行巨集觀調控的職能,完善市場經濟體系

提倡低碳生活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聯絡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談談在低碳經濟時代我們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7樓:匿名使用者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唸的根本性轉變。

減碳經濟產業體系包括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建築節能、工業節能和迴圈經濟、資源**、環保裝置和節能材料等。

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包含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內容。它通過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大範圍研發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建設低碳社會,維護生態平衡。發展低碳經濟既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國家權益和人類命運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經濟不得不從高碳能源轉向低碳能源的一個必然選擇。

一是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不高,探明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51%。這種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的粗放利用,客觀上要求我們發展低碳經濟。

二是碳排放總量突出。按照聯合國通用的公式計算,碳排放總量實際上是4個因素的乘積:人口數量、人均gdp、單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強度)、單位能耗產生的碳排放(碳強度)。

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增長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總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還包含著出口產品的大量"內涵能源"。我們靠高碳路徑生產廉價產品出口,卻背上了碳排放總量大的"黑鍋"。在一些發達國家將氣候變化當作一個政治問題之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意義尤為重大。

三是"鎖定效應"的影響。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初始路徑和規則的選擇具有依賴性,一旦作出選擇,就很難改弦易轍,以至在演進過程中進入一種類似於"鎖定"的狀態,這種現象簡稱"鎖定效應"。工業革命以來,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對化石能源技術的嚴重依賴,其程度也隨各國的能源消費政策而異。

發達國家在後工業化時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產業和技術不斷通過國際投資**渠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倘若繼續沿用傳統技術,發展高碳產業,未來需要承諾溫室氣體定量減排或限排義務時,就可能被這些高碳產業設施所"鎖定"。因此,我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認清形勢,及早籌劃,把握好碳預算,避免高碳產業和消費的鎖定,努力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消費系統擺脫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

四是生產的邊際成本不斷提高。碳減排客觀上存在著邊際成本與減排難度隨減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1980-2023年的19年間,我國能源強度年均降低了5.

22%;而1980-2023年的26年間,能源強度年均降低率為3.9%。兩者之差,隱含著邊際成本日趨提高的事實。

另外,單純節能減排也有一定的範圍所限。因此,必須從全球低碳經濟發展大趨勢著眼,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把寶貴的資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來有競爭力的低碳經濟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間不大。發達國家歷史上人均千餘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擠壓了發展中國家當今的排放空間。我們完全有理由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履行公約規定的義務,率先減排。

2023年,我國的人均用電量為2060度,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經合組織國家的1/4左右,不到美國的1/6。但一次效能源用量佔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這表明,我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中,碳排放強度偏高,而能源用量還將繼續增長,碳排放空間不會很大,應該積極發展低碳經濟。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唸的根本性轉變。

減碳經濟產業體系包括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建築節能、工業節能和迴圈經濟、資源**、環保裝置和節能材料等。

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包含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內容。它通過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大範圍研發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建設低碳社會,維護生態平衡。發展低碳經濟既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國家權益和人類命運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經濟不得不從高碳能源轉向低碳能源的一個必然選擇。

一是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不高,探明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51%。這種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的粗放利用,客觀上要求我們發展低碳經濟。

二是碳排放總量突出。按照聯合國通用的公式計算,碳排放總量實際上是4個因素的乘積:人口數量、人均gdp、單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強度)、單位能耗產生的碳排放(碳強度)。

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增長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總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還包含著出口產品的大量"內涵能源"。我們靠高碳路徑生產廉價產品出口,卻背上了碳排放總量大的"黑鍋"。在一些發達國家將氣候變化當作一個政治問題之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意義尤為重大。

三是"鎖定效應"的影響。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初始路徑和規則的選擇具有依賴性,一旦作出選擇,就很難改弦易轍,以至在演進過程中進入一種類似於"鎖定"的狀態,這種現象簡稱"鎖定效應"。工業革命以來,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對化石能源技術的嚴重依賴,其程度也隨各國的能源消費政策而異。

發達國家在後工業化時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產業和技術不斷通過國際投資**渠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倘若繼續沿用傳統技術,發展高碳產業,未來需要承諾溫室氣體定量減排或限排義務時,就可能被這些高碳產業設施所"鎖定"。因此,我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認清形勢,及早籌劃,把握好碳預算,避免高碳產業和消費的鎖定,努力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消費系統擺脫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

四是生產的邊際成本不斷提高。碳減排客觀上存在著邊際成本與減排難度隨減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1980-2023年的19年間,我國能源強度年均降低了5.

22%;而1980-2023年的26年間,能源強度年均降低率為3.9%。兩者之差,隱含著邊際成本日趨提高的事實。

另外,單純節能減排也有一定的範圍所限。因此,必須從全球低碳經濟發展大趨勢著眼,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把寶貴的資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來有競爭力的低碳經濟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間不大。發達國家歷史上人均千餘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擠壓了發展中國家當今的排放空間。我們完全有理由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履行公約規定的義務,率先減排。

2023年,我國的人均用電量為2060度,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經合組織國家的1/4左右,不到美國的1/6。但一次效能源用量佔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這表明,我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中,碳排放強度偏高,而能源用量還將繼續增長,碳排放空間不會很大,應該積極發展低碳經濟。

9樓:將募集規模

有利於依靠科技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迴圈利用水平,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有利於倡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選擇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

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改善人們生存和生活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樓:紅霞美

節約能源,調整產業結構,減排技術創新。

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意義綠色環保低碳生活有什麼好處?

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汙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 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所謂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fe 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低碳生活宣傳海報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

有關低碳生活的文章,有關低碳生活的文章

曾幾何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偉大詩人喬治 鉑金 斯莫里斯擲地有聲的一句話 樵夫,別砍那棵樹。指引著幾代人蔘與環保,美化環境。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

低碳生活處處可為閱讀題,低碳生活處處可為的答案

怎麼跟我的寒假作業一樣呀?我的答案是 高碳生活 比起 低碳生活 離人們更相近,只有指出我們在高碳生活中的不良行為,才能做到地毯生活。1.高碳生活是無法迴避的,必須正視,所以談高談生活 2.高碳生活通過補償可降低碳排放,談高碳生活有助於加強對 低碳生活處處可為 的理解 高碳生活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