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變化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物理變化的現象是有哪些

2021-03-26 18:39:11 字數 6723 閱讀 2694

1樓:浪子_回頭

1、naoh潮解:naoh等無機鹽放置在空氣中,過幾天再摸,會感覺有水,因為該物質會潮解;

2、汽油揮發:把沒有密封的容器放在桌面上,加入汽油,不密封,過幾天會變少;

3、礦石粉碎:礦石在山體上是一整塊大的岩石,礦石被機器粉碎成很小的小礦石;

4、膽礬粉末:把膽礬放在研磨器上面,用磨具磨,膽礬被磨成細小的粉末;

5、衣服晾乾:衣服放在陽臺上,過幾天,用手去摸,衣服邊幹了,沒有水分了,因為水分被太陽晒出來了;

物質的基本三態變化,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屬於物理變化。

2樓:沒錯名字七個字

1、溶化

物質形態變化:固態變為液態

【例子】:

冰塊熔化成水;蠟燭溶化成蠟油;銅在高溫下熔化成銅水。

2、凝華

物質形態變化:氣態變為固態

【例子】:

傍晚的冬天,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鐵絲上凝華成小水珠。

3、液化

物質形態變化:氣態變為液態

【例子】:

冬天的室外,向外哈氣,往往會有「白氣」;

如果冬天室內外的溫差較大,那麼窗戶的內部會有小水珠。

4、昇華

物質形態變化:固態變為氣態

【例子】:

衣櫃裡放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後會昇華,乾冰昇華成二氧化碳,固態的氧氣昇華成氧。

5、汽化

物質形態變化:液態變為氣態

【例子】:

擦拭過後的酒精,不久後便會蒸發成氣體。

3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水揮發,水結冰,鋁塊變形,糖塊融化,木條折斷。

1、揮發,一般指液體成分在沒有達到沸點的情況下成為氣體分子逸出液麵。大多數溶液存在揮發現象,因為它們的分子間的吸引力相對較小,並且在做著永不停息的無規則的運動。所以它們的分子就運動到空氣中,慢慢揮發了。

但是由於溶質的不同而表現出揮發性的不同。

2、結冰又稱凍結,一種天氣現象。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氣象上包括蒸發皿的水凍結成冰。

3、變形,是指(1).改變原來的形態。(2).

對原來事物的扭曲,亦指被扭曲過的事物。(3).物理學名詞。

物體受外力作用而產生體積或形狀的改變。地面景物的面積、輪廓與其他景物之間的距離、角度等統稱景物形狀的幾何性質。

4、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於溫度或者是太陽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糖塊融化成液態糖只是形狀發生了變化。

5、折斷,讀音是zhé duàn,漢語詞語,釋義是指因受力過大或過分彎曲而斷裂。木塊折斷沒有新物質的產生,是物理變化。

4樓:抱香蕉睡覺

一、生活中的物理變化:

1、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

2、如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氯氣等都是物理變化。

3、汽油揮發

4、蠟燭熔化

5、木頭加工課桌棒冰上面有霧氣

6、鐵融成鐵水

7、冰箱裡的飲料拿出後有水珠

8、水開時上面有霧氣

二、物理變化

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

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5樓:5姐妹快樂

1、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

2、水的三態變化。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

3、汽油揮發

4、蠟燭熔化

5、木頭加工課桌

6樓:貝斯和鼓最帥了

1、燒開水:燒開水這是一個熱傳遞的過程,在對水進行加熱的過程中,通過做功把冷水份子加熱為了熱水份子,達到一定溫度的時候水就開了。

2、水開時上面有霧氣:我們對冷水加熱,加熱到一定溫度之後,水會從液態蒸發為水蒸氣。

3、水結冰:水結冰是水從液體轉化為固體的一個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水的本質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形態變了而已。

4、冰塊融化:冬天天氣冷,水會結冰,天氣一回暖,冰塊就會融化,這個時候水就從固體變回到了液體。

5、氧氣液化為液態氧:氧氣本身是一種氣體,當壓強改變達到一定條件的時候,氧氣就會液化,變為我們所熟知的液態氧。

7樓:唐寶闊

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

②如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氯氣等都是物理變化。

③汽油揮發

④蠟燭熔化

⑤木頭加工課桌

⑥鐵鑄成

⑦**打造成金箔等。

日常生活中,物理變化的現象是有哪些

8樓:nm牛虻

1、熔化吸熱:冰雪熔化時要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環境溫度降低,即使有太陽,也感到寒冷。

2、凝固放熱:北方冬天在菜窖裡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熱而使窖內溫度不致太低。

3、凝固: 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屬,有時會發生粘手的現象,好像金屬表面有一層膠,是因為用比較溼的手摸金屬時,手上的熱會迅速傳遞到金屬上,手上的溫度下降,使得手上水分凝固。

4、蒸發:夏季的氣溫較高,而河中的水由於不斷地蒸發吸熱,因此水溫比氣溫要低。人剛從水中上岸時,身體表面沾的水會不斷蒸發,從人體上吸熱使人感到冷。

當蹲下身子抱成團時,人體表面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比站立時減小,水蒸發速度減慢,就會感覺比站立時暖和些。

5、液化放熱:100度的水蒸汽燙傷比100度的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還要放出大量的熱。

6、液化:牙醫為病人檢查牙齒時,常把一個帶把的金屬小平面鏡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後放入病人的口腔中,主要目的是用酒精燈火焰烤過的平面鏡溫度高於口腔內的溫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鏡面上,導致醫生看不清牙齒,影響診斷。

9樓:匿名使用者

一,東西越來越舊。

二,冷水燒開水。

三,蒸饅頭。

四,電費越來越多。

五,肥皂泡越吹越大。

10樓:溼了節操

水吸熱升溫燒開氣化,水結冰,燈通電發光發熱,風扇通電轉動形成風

11樓:梅梅雪雪

水沸騰,水凍成冰,雪花的形成

12樓:大叔斯塔克

只要物體本質不發生變化而形態發生變化都叫物理變化。例如金屬融化(非燃燒),水等液體蒸發,水結冰,冬天眼鏡上的水霧等等

13樓:匿名使用者

車爆胎,熱脹冷縮,水結冰,乾冰昇華,冰融化。

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4樓:浦繡梓農笑

太多了!

簡單的說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中有新物質(和變化前在組成或結構上不同的物質)生成;物理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例如紙張或木材等物質的燃燒,都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鐵生鏽生成了鐵鏽;呼吸作用把氧氣轉化成二氧化碳;食物腐爛、釀酒、釀醋等等,都屬於化學變化。

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都是物理變化。例如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成分不變,都是水);石頭的粉碎;糖溶於水(水變甜了說明糖的成分沒有變);雪融化等等都屬於物理變化。

15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變化是不產生新物質,但只改變物質的形狀大小。,化學變化就是產生新物質。

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50個) 15

16樓:匿名使用者

一、做飯時,廚房有很多「白氣」——先是水汽化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升的過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二、鍋鏟、手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炳都是木頭或塑料——木頭、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飪過程中不燙手。

三、汽車急剎車(減速)時:

1、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慣性。

3、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槓桿原理。

四、鋼筆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氣壓,吸墨水時先用力擠壓筆囊,排除裡面得空氣,然後將筆尖放入墨水中,放開手,大氣壓就將墨水壓入筆囊。

五、飛機為什麼能夠飛上天?因為機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飛機飛行時機翼周圍空氣的流線分佈是指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的流線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線疏,流速小。

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機翼上方的壓強小,下方的壓強大。這樣就產生了作用在機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六、燈絲用鎢絲——鎢絲的熔點高,高溫下不易熔化。

參考資料

17樓:匿名使用者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

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令槍的煙開始計時

3.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4.粘水後的玻璃不易分開

5.熱水冒白煙

6.彩虹

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

8. b超

9.水沸騰現象

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

12.超聲波洗碗機

13.發光的燈泡

14.諺"霜前冷,雪後寒"

15.用高壓鍋煮飯快

16.向熱湯碗裡吹氣降溫

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

18.游泳上岸後會感到冷

19.向手上哈氣取暖

20.電視機上總是沾著一層灰

1)夏天從冰箱裡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幹:冰的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稜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槓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裡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槓桿原理

再給你些例子: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衝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乾,且直到燒乾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乾,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裡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衝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

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日常生活中的有哪些壞習慣,日常生活中的有哪些壞習慣?

日常生活中的壞習慣有 1,蹺二郎腿,估計這是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做的一個動作,尤其是長時間坐著的一些上班工作人員,認為蹺著二郎腿真要會讓自己比較舒適一些,但其實長時間這樣的做法會導致腿部的血液不流暢,甚至出現靜脈血栓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不同的問題。3,喝水太少,尤其是現在的工作壓力特別忙碌,上班的時候好像...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藥常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哪些必須知道的用藥常識?

用藥是經常的事情,但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藥常識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藥常識有哪些?一 儲存藥物時應注意哪 些問題?1.合理儲存 2.註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注意外觀變化 4.妥善保管。日常生活中哪些必須知道的用藥常識?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需要知道的用藥常識呢?這是很多人都比較注意的問題,一些家庭備著醫藥箱...

日常生活,行為素質標準,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職業素養?

你在懷疑自己,乃至自己的全部,這樣問題會越來越多。建議尋找當地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沒有標準就是標準!我不是在譁眾取寵哦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只要不違背原則性 法律 道德等 的問題就可以。比如走路,散步可以是悠閒的,辦事可以是急迫的,沮喪時就渙散。什麼心態就什麼步態,我沒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