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有哪些建築

2021-03-04 00:28:14 字數 6721 閱讀 7216

1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1、九洲清晏

九洲清晏位於前湖北岸與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進南向大殿組成,第一進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州清晏殿;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道光出生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宮;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存法國巴黎博物館。

道光十年又在「怡情書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寢宮;道光十六年,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時被火焚燒;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2、長春仙館

長春仙館,建於乾隆九年(2023年)。長春仙館位於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於此,有殿門3間,正殿5間。

2樓:杜鬆

圓明園有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宇、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鏡鳴琴、涵虛朗鑑、廓然大公、坐石臨流、麴院風荷、洞天深處。

1.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位於圓明園大宮門之內,為圓明園四十景之首。

正大光明為圓明園正殿。前為出入賢良門,左右有東西配殿五楹,分別為茶膳房、御書房、清茶房和軍機處。正大光明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前後有出廊,灰瓦,捲棚歇山頂。

殿內有雍正帝手書楹聯「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樂民之樂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書「遹求寧觀成,無遠弗屆;以時對育物,有那其居」。東壁懸御書《周書·無逸》,西壁懸《豳風圖》(至英法聯軍焚園時,似懸掛圓明園全圖)。殿後有壽山,山上有筍石,後移至今頤和園仁壽殿。

2023年,英法聯軍火燒京西五園三山時,完全毀於大火之中。

2.碧桐書院

碧桐書院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位於九洲景區後湖東北角,是一座書房。

碧桐書院是圓明園較早建成的一組建築,雍正時期名曰「梧桐院」。碧桐書院四面環山,林木茂密,是一處非常清靜的地方。碧桐書院是清帝讀書、作畫的地方,書院周圍種植有大量梧桐樹。

3.九洲清晏

九洲清晏為圓明園中最早的建築物群之一,亦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九洲清晏其名寓意九洲大地河清海晏,天下昇平,江山永固。

本景中路前後三殿依次為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和九洲清晏殿。前殿懸康熙御書「圓明園」匾;中殿為祭殿,亦是上元筵宴宗親之處;後殿是皇帝的寢殿,額曰「九洲清晏」。這座後殿的名稱,亦應是「圓明園四十景」中的本景稱謂。

4.長春仙館

長春仙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本景位於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鄰園牆,四圍山環水繞,是一處園中園式的建築風景群。

長春仙館西邊為綠蔭軒、麗景軒、春好軒。長春仙館島的西岸還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藥房、太監值班房等。

長春仙館正北跨溪建有亭橋一座,名曰「鳴玉溪」。

5.四宜書屋

四宜書屋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四宜書屋位於廓然大公東北面,有殿堂5間,正殿稱安瀾園,南為採芳洲、無邊風月之閣,西南為涵秋堂、遠秀山房,北為煙月清真樓。有別於綺春園四宜書屋。為乾隆南巡後,仿照杭州灣畔海寧一陳姓隅園改建。

3樓:斯帕狄

圓明園主要著名建築有:

1、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正殿,皇帝每年舉行生日受賀、新正曲宴親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觀慶龍舞、大考翰詹、散館鄉試及複試的地方。

2、勤政親賢殿

勤政親賢殿即養心殿西暖閣前室,位於正大光明殿東面,為盛暑時皇帝辦公之處,有殿堂5間。北設寶座,南為窗,東有板牆開門,與養心殿明間相通,為皇帝召見大臣之所。

3、九洲清晏

九洲清晏位於前湖北岸與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進南向大殿組成,第一進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州清晏殿;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道光出生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宮;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存法國巴黎博物館。

4、鏤月開雲

鏤月開雲原稱牡丹亭,位於後湖東南角,建築木料以楠木為主,殿頂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後,改稱「鏤月開雲」,乾隆九年(2023年)改名以紀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孫三代在此聚會賞花的往事。主體建築為紀恩堂。

5、水木明瑟

位於後湖以北小園集聚區**,仿揚州水竹居,內設水力土風扇,室內用西洋式水力機構驅動風扇。是中國皇家園林中「用泰西水法」水聲造景最早的觀水法。

擴充套件資料:

圓明園的主要園林特色:

1、佔地面積

圓明園佔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等於8.5個紫禁城。

2、水主題元素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後湖景區,環繞後湖構築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州」之象徵。

3、建築風格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曆曾經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臺,東巡岱嶽,巡遊熱河、盛京(即瀋陽)和盤山等地。

4、建築形式

圓明園的主要建築型別包括殿、堂、亭、臺、樓、閣、榭、廊、軒、齋、房、舫、館、廳、橋、閘、牆、塔,以及寺廟、道觀、村居、街市等,應有盡有。

5、宗教元素

圓明園的寺廟園林,也是反映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側面。安佑宮(鴻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壽皇殿的舊例建造的。用來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園內的皇家祖祠。

4樓:匿名使用者

1、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正殿,皇帝每年舉行生日受賀、新正曲宴親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觀慶龍舞、大考翰詹、散館鄉試及複試的地方。殿上懸雍正手書「正大光明」匾額,殿堂7間,前面有寬大的月臺,東、西配殿各5間。

2、勤政親賢殿即養心殿西暖閣前室,位於正大光明殿東面,為盛暑時皇帝辦公之處,有殿堂5間。北設寶座,南為窗,東有板牆開門,與養心殿明間相通,為皇帝召見大臣之所。窗外抱廈內圍有木屏,與明間相隔,較為隱祕。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3、養心殿的西暖閣,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單獨接見大臣,批閱殿試考卷的地方。暖閣的北牆上懸掛著雍正皇帝題寫的匾額:「勤政親賢」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詩篇。

4、九洲清晏位於前湖北岸與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進南向大殿組成,第一進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州清晏殿;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道光出生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宮;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存法國。

5、巴黎博物館;道光十年又在「怡情書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寢宮;道光十六年,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時被火焚燒;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6、長春仙館,建於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長春仙館位於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於此,有殿門3間,正殿5間。

7、鏤月開雲原稱牡丹亭,位於後湖東南角,建築木料以捕木為主,殿頂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後,改稱「鏤月開雲」,乾隆九年(2023年)改名以紀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孫三代在此聚會賞花的往事。主體建築為紀恩堂。殿以楠木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

旁為御蘭芬。

8、碧桐書院,建於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位於後湖東北角,是一座書房。前殿三楹,中殿、後殿各五楹。建築外一彎溪流,四面環土山,其西岩石上為雲岑亭。

9、上下天光位於後湖西北,為兩層樓宇,登樓可盡覽湖光水色。仿《岳陽樓記》中對洞庭湖的描寫「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而建,為臨湖樓房,上下三楹,左右有亭,樓後為平安院。

10、杏花春館位於上下天光西面,館舍東西兩面臨湖,西院有杏花村,館前有菜圃。仿鄉村景色而建,後進行大規模增建,景色更為精緻。

11、坦坦蕩蕩緊靠後湖西岸,仿杭州「花港觀魚」景,是圓明園中專設的養魚區,四周建置館舍,中間開鑿大水池。此景位於後湖西岸,堆山低而少建築小而矮以平坦見長,可將西山景色引入。

12、萬方安和位於杏花春館西面,建於水上的字形大型殿堂樓宇,建於水中的建築平面呈「卍」字型房屋,有33間。寓意天下太平之意。建築基礎築在水底似孤懸水中,室內結構巧妙,冬暖夏涼,為雍正帝喜居之所。

13、山高水長樓位於坦坦蕩蕩西面,為一座西向的兩層樓房,上下各9間;前環小溪後擁連崗,中間地勢平坦,是專門設宴招待外藩之處,也經常舉行比武賽箭。隔河為土山,平日是圓明園禁軍練兵場所。有乾隆「土牆」詩碑。

每年正月在此設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賞煙火表演。東有皇子住所「十三所」。

14、鴻慈永祜又稱安佑宮,位於圓明園西北隅,皇家祖祠。仿景山壽皇殿建造,建於乾隆七年,完全仿建故宮太廟,殿內曾陳列康熙、雍正、乾隆遺像。園內規格最高的建築,黃色琉璃瓦重簷歇山頂,九楹,黃琉璃瓦。

殿內中為康熙帝神像,東為雍正帝,西為乾隆帝。殿門前為兩道琉璃牌坊,各有華表一對。

15、水木明瑟位於後湖以北小園集聚區**,仿揚州水竹居,內設水力土風扇,室內用西洋式水力機構驅動風扇。是中國皇家園林中「用泰西水法」水聲造景最早的觀水法。

16、廓然大公亦稱雙鶴齋,位於舍衛城東北面,是園中一組較大的建築,主體建築北瀕大池,園內景色倒映水中猶然兩景;另有詩詠堂、菱荷深處等景點。

17、西峰秀色號稱園中小廬山,仿照江西廬山改建;後垣的花港觀魚,仿照杭州西湖勝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擺設巧宴盛會。西面隔河為小匡廬,後有龍王廟。

東為含韻軒、一堂和氣、自得軒、嵐鏡舫,北部花港觀魚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的意境。

18、四宜書屋位於廓然大公東北面,有殿堂5間,正殿稱安瀾園,南為採芳洲、無邊風月之閣,西南為涵秋堂、遠秀山房,北為煙月清真樓。有別於綺春園四宜書屋。為乾隆南巡後,仿照杭州灣畔海寧一陳姓隅園改建。

19、北遠山村位於大北門內偏東,稻田遍佈,各房舍名稱都與農事有關,呈現濃郁田園景色。有蘭野、繪雨精舍、水村圖、稻涼樓、涉趣樓、湛虛書屋等建築。

20、方壺勝境位於福海水面東北隅,為一座巨大的山字形樓宇。是一組宗教建築,圓明園內最壯麗的建築群。前為山字形月臺,伸入水中,上有殿亭,仿大高玄殿習禮亭。

亭後過橋為方壺勝境正殿,為二層樓宇,前後各五楹,前曰噦鸞殿,北為瓊華樓,左右為配樓,之間有天橋相連。方壺勝境東為蕊珠宮。西為三潭印月、天宇空明、清曠樓、華照樓。

21、蓬島瑤臺位於福海**,共有三個島,結構和佈局根據古代畫家李思訓的「仙山樓閣」畫設計;宮門3間,正殿7間,殿前東列暢襟樓,西列神洲三島,東偏殿為隨安室,西偏殿為日日平安報好音;東南面有一渡橋,可通東島,島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橋,可通北島,島上建殿宇3間。

22、澹泊寧靜宮殿的外型是一個漢字的形狀:「田」。「田」的意為耕地,農業是封建帝國的命脈,皇帝每年都要在這兒舉行犁田儀式。

位於日天琳宇東南,東為曙光樓,北為翠扶樓,西門外為多稼軒,東為觀稼軒、稻香亭,東北為溪山不盡和蘭溪隱玉,西南為水精域、靜香屋、招鶴磴、互妙樓。

23、接秀山房位於福海東南隅,內部裝飾全部採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銀、寶石、象牙等,這些奇珍異寶上都鏤刻著山水、樓閣、人物、花木、蟲鳥。這種裝飾,從設計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週姓工匠所創始,故稱周制,在中國雕刻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4、平湖秋月位於福海西北隅,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色,正殿三楹,後為流水音,東北出山口為花嶼蘭皋、兩峰插雲、山水樂、君子軒、藏密樓。造型上融匯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雙峰插雲的精華。

25、麴院風荷位於福海西岸同樂園南面,是九州景區到福海景區的過渡區域。正殿一排5間,仿照杭州西湖麴院改建,跨池還有一座9孔大石橋。仿杭州西湖麴院風荷景色,主要建築為九孔石橋(橋西牌樓題匾為金鰲,橋東牌樓題匾為玉蝀,故又名金鰲玉蝀橋),北有麴院。

26、洞天深處,位於勤政親賢以東,有四座方形院落,為皇子讀書居住之所。東北為皇家畫館如意館。

27、茹古涵今,書房。正殿五楹,後為韶景軒、茂育齋、竹香齋。

28、慈雲普護,南面面向後湖,與九州清晏在同一軸線上隔湖相望,西面有一個矩形「凹」字形港灣,前殿臨後湖,三楹,稱「歡喜佛場」。北為樓宇三楹。樓上祭祀觀音,樓下祭祀關帝。

東為龍王殿。

29、天然圖畫,位於後湖東岸,南部鑿池,北部住院,是欣賞後湖景色,遠眺西山風光最佳之所。主體建築為一方樓,樓北為朗吟樓、竹萿樓、五福堂、竹深荷靜,在庭院東側,西為靜知春事佳,東為蘇堤春曉。

30、月地雲居,佛寺,正殿五楹,前有方殿,後樓七楹。東為法源樓,再東為靜室,西北為劉猛將軍廟。

31、武陵春色,在萬方安和東北,過石洞,池北為五楹敞軒壺中日月長,東為天然佳妙,南為洞天日月多佳景。再過山口為桃花塢、桃源深處、綰春軒、品詩堂。

32、濂溪樂處,圓明園中面積最大的園中之園。中心是被湖面環繞的島,外圍堆山環繞。正殿九楹,後為雲香清勝,東為香雪廊、雲霞舒捲,南為匯萬總春之廟。

園中心是一個被湖面和小溪所圍繞的大島,島略偏西北,東南水面較廣,湖四周被山環繞團團圍住,山水連成一片。

33、匯芳書院,在紫碧山房之南,平面為眉月形,內有抒藻軒、涵遠樓、隨安室,隔溪有「斷橋殘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34、日天琳宇,在匯芳書院之南,為佛堂。有中前樓、中後樓、西前樓、西后樓,前後樓間有穿堂,各樓之間以天橋相連。中樓前有八角亭「楞嚴壇」,東有瑞應宮。

35、映水蘭香位於澹泊寧靜之西,正殿五楹,西向,東南為釣魚磯,北為印月池、知耕織。

36、坐石臨流仿紹興蘭亭,有「蘭亭八柱」石刻。東有同樂園,為園中最大的娛樂場所,建有買賣街和清音閣大戲臺,同樂園北有買賣街,每年正月十三在此舉行宮市。街北為舍衛城,建有城垣、城門,內為多寶閣、仁慈殿、普福宮、最勝閣等佛寺,供奉金銀銅玉琺琅檀木等佛像36萬尊以上。

37、澡身浴德在福海西南,正殿澄虛榭,三楹,南為含清暉,北為含妙識。西南為靜香書館。北渡河為望瀛洲、溪風鬆月、深柳讀書堂。

38、涵虛朗鑑在福海東,正殿稱雷峰夕照,北為惠如春、尋雲榭、會心不遠,南為臨芳眾、雲錦墅、萬景天全。

39、別有洞天在福海東南岸,也稱清秀村,位置隱祕,經城關出入,有納翠樓、水木清華之閣、時賞齋、石舫。

40、夾鏡鳴琴在福海南一座橫跨水上的橋亭,取李白「兩水夾明鐿,雙橋落彩虹」之詩意。東為南屏晚鐘、西山入畫、山容水態,西有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長春。

41、魚躍鳶飛為五楹方殿,四面有門。東為暢觀軒,西南為鋪翠環流,南有連綿土山,出山口為多子亭。

42、多稼如雲在魚躍鳶飛之西,正殿五楹,周圍為稻田。

圓明園的建築,圓明園的建築資料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郊西北十里,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 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今天我們簡單談一些關於圓明園的資料。一 圓明園始建於何時 圓明園始建於明代。早先是明代的一座私家園林。清初曾將北京西北郊的許多前明私園收歸內務府奉宸院,再分賜給皇室成員和貴族官僚。圓明園就是康熙...

圓明園任何建築的描寫(),圓明園任何一個建築的描寫(100字)

萬春園 早先原是恰親王允祥的賜邸,約於康熙末年始建,後曾改賜大學士傅恆,至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正式歸入御園,定名綺春園。那時的範圍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慶四年和十六年,該園的西部又先後並進來兩處賜園,一是成親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莊敬和碩公主的含暉園,經大規模修繕和改建 增建之後,該園始具千畝規模...

圓明園遺址的有哪些,圓明園遺址的資料有哪些?

圓明園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偏東,西北去西直門二十華里。其東南角為清華大學西門。圓明園遺址公園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於1988年,僅存山形水系 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 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 西洋樓 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弔。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 17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