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老人家到了一定年紀,子女孝順的話就會擺大壽,請問擺大壽的

2021-04-03 08:10:22 字數 4188 閱讀 5242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地方禮節也是不同的。據我所知送碗有「穩」的意思,也有的地方是「完」了的意思

2樓:你拿鑰匙

再我們那裡也送碗的,不過我們那裡是把老人的福氣跟大家一起分享!

請問老人家擺60大壽,那往後是不是每年都繼續要擺?

3樓:匿名使用者

60大壽一定要擺,往後就逢五逢十了(比如65、70),如果要每年擺的話,那要看你的經濟實力了,其實也不用每年擺,沒必要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不見得啊,60大壽,然後整數應該會擺吧,這個和每個地區和家庭的習慣有關係

5樓:芊芊皆芊芊

66要擺一次,70、77、80、88、90要擺,90之後最好每年擺一次,因為每一次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還有73、84過年的時候要把一塊肉扔到屋外,有句話說「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要掉塊肉」,這樣先行把肉扔掉,就是為了躲避的意思。(豬肉或者牛羊肉,不是指人肉喔)

一般逢零整數還是要慶祝下的,疊數比較吉利,也可慶祝下,其他則屬於可有可無,每年都擺是沒必要的,除非年紀很大的人,比如90後了。。。

關於擺大壽的年齡習俗

6樓:匿名使用者

祝壽: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

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週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

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

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

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麵線」這一道菜。

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作大壽前要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

"親友接到請柬,便準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壽麵、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

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麵等寓意長壽的食品。

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託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

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

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

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7樓:陽城幹部

88:米壽、108:茶壽。

請問給老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嗎?

8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嘴上不說,但老人對此是十分敏感的。老人過生日,子女最好能夠回去看看,當面說聲「生日快樂」是最好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回家,也要打個**問候,讓老人知道自己並未被遺忘。

因為老年人普遍都會有孤獨感、失落感,如果遺忘了他們的生日,他們的孤獨感和失落感就會被更嚴重地激發。

2、 幫老人過生日,愛與心意最重要

老人不同於年輕人,過生日講求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生日的形式宜簡單而溫馨,不必有太大的排場,只要能表達出心意和關愛,就是一個好的生日。一個蛋糕,一句祝福,家人團聚,足以讓老人開心快樂。但是也要因人而異,其中門道,就需要小輩仔細斟酌了。

老年人其實並不缺乏物質上的關懷,相對於金錢上的禮物,這些並不貴重的東西,恰恰最能讓他們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和小輩的關懷。

9樓:匿名使用者

不主張60歲到80歲的人轟轟烈烈過生日祝壽,是因為中國命理學上有此說法:

一個大壽能消耗8—10年的壽命。

不僅僅如此,命理學還認為人的出生是經歷由神到人再到神的過程。解析如下:

1、人從出生到16歲,這個孩子是「神」不是人。我們都可以給孩子過生日,哪怕是大張旗鼓都不為過。

2、人從17歲到59歲,已經從「神」轉變為人,可以過生日,但是要根據當地習俗過生日。比如通常逢十過生日要提前一年,比如30歲過生日通常在29歲完成;而且很多地方「過三不過四」,即三十歲生日可以過,而四十歲生日不能過。

3、人到了60歲,已經是六十甲子輪迴一次,故而,從60歲開始到80歲為止,是不能大張旗鼓過生日的。過去坊間和位理學都認為,人一旦到了60歲,就不能過生日了,因為怕「提醒」閻王爺,早早將過生日者「一筆勾走」。

4、人到了80歲,又從人轉變為「神」,因此也就可以過生日了,而且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了,即使登報紙慶賀生日大壽都無礙,因為已經是「神」不是人了。

5、凡是當年衝犯太歲的朋友,都要謹慎過生日。可以「悄悄進行,打槍的不要」。

特別提醒:

1、中國傳統的命理學意義非常深遠,人的歲數不同其運勢也不同,因此過生日是高調還是悄悄過也不盡相同,朋友們需要認真研讀對待。

2、已經到了60歲的朋友更應謹慎過生日。建議可以在家悄悄過生日,不可張揚更不可高調,否則可能從此麻煩跟著來。雖然有朋友提前一年過生日,比如在59歲過60歲的生日,還是要謹慎為宜。

3、過了80歲的朋友,就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因為通過過生日,能得到許多正能量,對於壽星可以延年益壽哦。

10樓:醉花陰

老人60歲以後才能過生日,而且80歲的時候要搶你生日日期後面的數字最早的那個日期來過生日,比如十月十八,可以在正月初八過生日,不過這些習俗因地而異。

11樓:6心水水

給老人過生日,圖個開心就好,並沒有什麼講究。現代人過生日,主要是為了團聚,為了閤家歡樂,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比什麼都強。

12樓:匿名使用者

有講究的,父母健在的,一般都是過生日,不能做大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男人做九不做十。表示長長久久。

女人是否一定要在60歲擺大壽?有什麼特別意義??

13樓:da木木

人生60一甲子,而且 傳統是 女過實男過虛,所以你可以在你媽媽60歲時擺。預祝你媽媽生日快樂

14樓:白詩語

讓母親高興開心是最好的!支援,很有必要哦

老人過七十大壽有什麼講究?

15樓:匿名使用者

各地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如果不瞭解您還是問當地的老人吧!

16樓:藍色魔杖

七十稱「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17樓:匿名使用者

很抱歉 我是來看看的

請問問家裡的老人家:做八十大壽都有什麼講究?

18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是專家~聽他的不回錯

到了一定的年紀,你會讓自己將就嗎

有些人就會迫於父母的壓力,選擇跟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結婚,這些人大多都是父母替自己看好的,他們就覺得自己相親的這個物件各方面的條件都是十分優秀的,所以他們就自作主張的替自己決定了下來。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屬於那種比較軟弱的,即便是這件事情不是合自己的心意,自己的心裡並不是這樣想的,但是為了不讓父母生氣,就...

是不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放棄堅持,隨波

不一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堅持的底線吧 我覺得 上了年紀後,生理心態上都有所變化,更易隨遇而安 歌詞是到了一定的年紀 到了某個年紀你就會知道 一個人的日子真的難熬 漸漸開始嚐到孤單的味道 時間在敲打著你的驕傲 過了某個路口你就會感到 徹夜陪你聊天的越來越少 厭倦了被寂寞追著跑 找個愛你的人就想託付終老...

如果你是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娶自己不喜歡,但能過日子

呵呵,我想我會,感情是需要培養的嘛。而且即使你娶的是你現在喜歡的,那也不代表一輩子感情都是那麼濃,總有一天,愛情終將變成親情。所以,如果我是男人,我會娶個雖然不喜歡,但一定要是個會過日子,體貼的女人。不會!第一,人一生怎麼能就這麼跟自己不愛的人度過呢!第二,這樣對她來說更是一種悲哀!即使自己無所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