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生平介紹,短一點,季羨林的生平介紹

2021-05-09 17:42:03 字數 4303 閱讀 6338

1樓:和健康所的

季羨林,(1911.8.6—2009.

7.11 早8:20),字希逋,又字齊奘。

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2023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著作書目:

《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集)1957,人民

《羅摩衍那》初探》(理論)1979,外國文學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羨林選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學研究社

《朗潤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藝

《季羨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典語錄: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我快一百歲了,活這麼久值得。因為儘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最後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樑,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西方採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採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於自然做朋友,然後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實,學外語也要老實。學外語沒有什麼萬能的竅門。俗語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竅門。 這個分類只是一個大概的情況。

2樓:匿名使用者

季羨林2023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

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2023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3年 。

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 2023年春,季羨林選擇了梵文。。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2023年4月5日,清明,季羨林的骨灰在他的家鄉—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官莊村安葬。

季羨林的生平介紹

3樓:手機使用者

季羨林bai(1911.8.6~2009.7.11),男,山東du臨清人,字希逋,又字zhi齊奘。中國著dao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版會活動家,

權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2023年7月11日北京時間8點50分,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

個人見解:季羨林年輕時主要研究方向是佛學、印度文化、中印交流、各種外文,晚年在巨集觀方向研究了國學,但並不深入,所以「國學大師」的稱號並不恰當,他自己也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三辭桂冠」,這才是季老的可貴之處:實事求是,敢說真話。

季羨林簡介

4樓:阿沾

季羨林(1911.8.6-2009.

7.11),2023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精於語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精於此語言僅有的幾位學者之一。

季羨林先生馳騁於多種學術領域,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經典,諸如梵文名著《沙恭達羅》和世界矚目的印度兩**詩之一《羅摩衍那》等。

季羨林支援聊城大學的發展,曾經幾次來聊城大學,並欣然受聘任名譽校長,與家鄉的這所大學留下了難分難捨之情。

2023年,聊城師範學院正式建立的第二年,季羨林應邀來學院參加新生開學典禮,舉辦了《從比較文學談到中印文化交流》的學術講座,併成為聊城大學發展史上的第一批聘請的校外兼職教授。

2023年10月10日,受聘任該校名譽院長,還熱情洋溢地揮筆寫下了「魯西最高學府,山東璀璨明珠」、「聊城師範學院圖書館」的題詞。2023年建校二十五週年,又應邀題寫了聊師校訓「敬業、博學、求實、創新」,並從北京趕來參加校慶活動。

教育部批准聊城大學更名後,他又為學校題寫了「聊城大學之成立,誠所謂順乎天理,應乎人情之盛舉。行將見桃李遍魯西,文風滿山左,流風餘韻普及神州矣。為魯西慶,為山東慶,為祖國慶!

」的賀詞。

2023年9月26日,聊城大學揭牌儀式上,北京大學副校長郝斌代表北大和季羨林先生專程到校參加儀式,並帶來了季羨林先生在北京解放軍三〇一醫院病榻上寫的《聊城大學揭牌儀式上的發言》,他代表季羨林接受了名譽校長的聘書。

5樓:匿名使用者

季羨林(2023年8月6日~2023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2023年7月11日北京時間8點50分,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

中文名: 季羨林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臨清

出生日期: 2023年8月6日

逝世日期: 2023年7月11日

職業: 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代表作品: 《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印度簡史》;《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

6樓:樊廣中

季羨林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

、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2023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2023年他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2023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

202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在德國期間發表的**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評價,奠定了其在國際東方學和印度學界的地位。2023年季羨林回國,後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建立東方語文系並任首任系主任。

這是我國成立最早的東方語文系,培養了大量東方學專業人才,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對外宣傳、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學術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季羨林202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2023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

他先後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職。著作已經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葉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作頗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他還精於語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精於此語言僅有的幾位學者之一。他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經典,諸如梵文名著《沙恭達羅》和世界矚目的印度兩**詩之一《羅摩衍那》等。

季羨林始終將學術視為自己的第一生命。在德國留學時正值二戰,他在「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中專心研究;在「文革」中,他歷經磨難,偷偷翻譯篇幅巨集大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年逾八旬後,他開始撰寫80萬字的學術鉅著《糖史》,還出版了《牛棚雜憶》《病榻雜記》等多部著作。

通過學習月是故鄉明,使我對季羨林有了一點兒瞭解修改病句

這個句子的毛病是濫用介詞,掩蓋了主語,可以改為 學習月是故鄉明,使我對季羨林有了一點了解 或者改為 通過學習月是故鄉明,我對季羨林有了一點了解。學習月是故鄉明,使我對季羨林有了一點兒瞭解。或者,通過學習月是故鄉明,我對季羨林有了一點兒瞭解。去掉 通過 或者去掉 使 求大家關注 點贊,謝謝?通過學習月...

感恩的詩歌要短一點,感恩的詩歌要短一點

落葉在空中盤旋飄蕩,描繪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那是大樹感恩大地對她的滋養 浪花在大海中翻騰歌唱 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樂章 那時浪花對哺育塔的大海的頌揚 不要抱怨上蒼給予你太多的坎坷與滄桑 也不要悲嘆命運中有太多的曲折和跌宕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體驗生活的快樂,沐浴著愛的陽光成長 有人說 善良的本質就是...

用難免造句,短一點的,用難免造句,短一點的。

1.我的彙報難免掛一漏萬,請大家補充。2.那種趨炎附勢 鑽頭覓縫的人物,難免不招人鄙視。3.要改革就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不能畏縮不前,應該知難而進。4.在改革的道路上,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決不能畏葸不前,而應該知難而進。出門在外難免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在所難免的造句 一 限於資料與筆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