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名人的故事

2021-07-15 11:23:34 字數 1990 閱讀 5370

1樓:魔兔暗暗

邱少雲已成為嚴守紀律、自我犧牲精神的象徵。

2023年,邱少雲出身在四川省銅梁縣的一個佃農家裡。他從小生活很苦,11歲那年,家鄉發生了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日子實在無法過了,13歲的哥哥只得去給地主放牛。

爸爸給資本家拉縴,肩膀磨腫了,腿走腫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三個月合同滿,可資本家不守信用,剋扣工人的工錢。爸爸是條硬漢子,咽不下這口氣,便領頭**,資本家懷恨在心,趁夜深人靜時下了毒手,將爸爸害死在安溪河裡。

爸爸的慘死,使媽媽受到嚴重的打擊,可為了孩子,她拖著病重的身子掙扎著幹活。邱少雲13歲那年,媽媽也含冤離開了人世。由於哥哥離開家鄉出外謀生,沉重的生活擔子完全落在邱少雲身上。

他帶著兩個弟弟,背一個,牽一個,提著媽媽留下的破籃子四處要飯,挨冷受餓,頑強地生活下去。後來,他替地主放過牛,扛過長工,當過學徒,熬了整整8年。2023年12月,他家鄉解放了,邱少雲懷著對黨的感激和對新中國的熱愛,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他在部隊—邊苦練殺敵本領,一邊學習文化知識。在革命隊伍這個大熔爐裡,他的思想和意志得到了鍛鍊。他愛聽戰鬥英雄的故事,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2023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第二年3月,邱少雲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跨過了鴨綠江……不久,他隨部隊開赴平康前線,參加了攻擊敵人“三九一”高地的戰鬥。

“三九一”高地是方圓幾十裡的制高點,工事堅固,火力嚴密,12道密麻麻的鐵絲網,以及星羅棋佈的地堡和地雷。為了出其不意地攻擊“三九一”高地,我軍派500名志願軍戰士利用黑夜作掩護先祕密地運動到“三九一”高地外圍,潛伏在一片開闊的草叢裡,待到第二天黃昏突然向敵人陣地發起衝擊。邱少雲接受了任務,與戰士們一起祕密地潛伏在草叢裡,他們班埋伏在整個部隊的最前頭,距離敵人工事只有20米,不能互相說話,不能站起來坐起來,一直伏在草叢中,屏聲息氣,注視著高地上敵人的動靜。

到第二天早晨,他們已埋伏了一個夜晚,覺得十分疲乏,腰腿痠痛得厲害,露水全打溼了衣服,大家堅強地堅持下去,一動也不動。

大約中午時分,狡猾的敵人對陣地的情況有所警覺,幾架敵機尖叫著飛到草叢地上空,在不斷盤旋,接著扔下一排燃燒彈,落在潛伏區附近,一時間黑煙滾滾,大火熊熊。

“不能動!一定要嚴守潛伏紀律!”戰士們暗暗下決心,用目光互相鼓勵。500名英勇無畏的戰士紋絲不動,陣地依然像沒有一個人那樣平靜。

敵機又一陣瘋狂掃射,臨走又扔下一排燃燒彈。一顆燃燒彈在邱少雲身後**了,燃燒著的汽油濺到邱少雲身上,身上的偽裝、衣服立刻燒著了。“哇——哇!”他的左側, 傳來了急促的蛙叫聲。

“嘰——嘰!”他的右側,傳來了緊迫的鳥叫聲。

這是戰友們用暗號發出的呼喚,他們不住地向邱少雲示意,趕快將大火弄滅。但邱少雲卻異常平靜,他向戰友們搖搖頭。

他當然知道,身後就是一條流水的小溝,滾進去,火馬上就會熄滅;或者,踢開腿上的偽裝物,就地一滾,也能將火熄滅。但他心裡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幾十架望遠鏡向燃燒點了望,自己只要出現一絲動靜,敵人的萬門火炮就會在頃刻之間把潛伏地炸成一片焦土。

自己的戰友就會全部犧牲,攻擊“三九一”高地的戰鬥任務就不能完成。他安靜地臥在那裡,任憑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雙肩,任憑火舌燃燒著他的眉毛、頭髮……他沒有呼喊,沒有流淚,只是使勁咬著嘴脣。

他慢慢地將爆破筒遞給了附近的戰友,將衝鋒槍、彈夾,還有一份入黨申請書遞給了附近的戰友。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滴下來,他的雙眼被煙火烤得睜不開,呼吸急迫。他的雙手深深地插入泥土裡,像一尊巨大堅硬的石像橫臥在烈火中一動不動……

……火慢慢地熄滅了。

復仇的烈火隨著邱少雲這個光輝的名宇,在同志們的胸膛裡燃燒著。大家在等待著,等待著,等待著那用火和血祭奠英雄的時刻。

下午5時30分,攻擊“三九一”高地戰鬥開始了,在我軍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埋伏的戰士們勇猛地發起衝鋒,打得敵人亂成一團,終於全殲守敵,奪下了高地。戰士們懷著對犧牲的邱少雲的深深敬意,把邱少雲的名字刻在高地的崖石上。志願軍領導機關,為邱少雲同志記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的稱號。

他不愧是勇於自我犧牲、嚴守紀律的楷模。

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忠誠戰士。 ——邱少雲

2樓:經典故事講述者

中華名人經典讀書故事:《鑿壁借光》

運動名人的故事,運動名人的故事

郭晶晶的勵志故事 寂若無人,4000多人的跳水館靜極了,連觀眾都出現了一種少有的平靜,因為前四輪動作比下來,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經成了 無敵 的代名詞,郭晶晶最後一輪走上跳板時很平靜,畢竟,她已經歷了17年的水拍浪打。錯練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歲,還在幼兒園。當時體校教練來挑小隊員,一眼就看上了她,她...

名人推敲的故事,名人推敲詞句的故事

劉公嘉話 一書記載著 賈島初次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一天騎在驢背上吟得詩句道 深夜萬簌寂靜,鳥兒棲息在池塘邊的樹枝上,僧人晚歸在月光下敲響寺院的門。開始想要用 推 字,後來又想要用 敲 字,用心琢磨詞句,一直未能確定用哪個字更精美傳神,於是在驢背上吟詠誦讀,還不停地伸手比劃 推 敲 的姿勢。這時,...

名人寫的故事,名人和書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