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需要掌握的虛詞和實詞有哪些

2021-08-10 07:25:53 字數 6281 閱讀 1743

1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佔據高考語文閱讀部分的半壁江山,與現代文閱讀平分秋色,隨著二期課改的全面推廣和不斷深入,對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將會逐步加大。文言文的閱讀較之現代文有一定難度,也是同學們失分最多的部分,同學之間也容易拉開差距,因此,許多高中同學在文言文複習方面存在困惑。對此,建議大家要熟悉考點。

《考試說明》對文言文的考察是這樣表述的:「能解釋常見的文言詞語,識別常見的文言句式,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能默寫一定數量的文言名篇、名句。」

解釋常見文言詞語

所謂常見的文言詞語,就是在我們課文中常出現的文言詞語,所謂「解釋常見的文言詞語」,主要是指實詞。現在上海存在h、s、新教材三種版本,但不管哪種版本,傳統經典的篇目總在必選之列,常見的文言實詞就存在於傳統經典的篇目中。所以我們同學一定要熟透課文,做到遷移,所謂高考試卷中的解釋文言實詞,無非是經典課文中的常見文言實詞搬個家。

據統計,常見的文言實詞有以下120個:

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誠、除、辭、次、從、殆、當、道、得、度、非、復、負、蓋、故、固、顧、歸、國、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憐、彌、莫、內、期、奇、遷、請、窮、去、勸、卻、如、若、善、少、涉、勝、識、使、是、適、書、孰、屬、數、率、說、私、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相、謝、信、興、行、幸、修、徐、許、陽、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致、質、治、諸、賊、族、卒、走、左、坐。

另外還有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也屬於考察範圍。文言虛詞較之實詞比較複雜,靈活多樣,難以區分和把握。常見的文言虛詞有18個,即:

之、其、而、則、以、乃、於、者、因、也、乎、焉、與、何、為、若、且、所。

識別常見文言句式

常見的文言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及固定句式等。尤其是倒裝句,包括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考察的機率比較高。同學們可以根據各種句式特點,以課文中的句子為依據進行歸類整理,這樣既熟透了課文(所謂拉網式複習),又識別和掌握了常見的文言句式。

用漢語翻譯文言句

這實際上是對考生綜合運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對實詞的考察,也有對虛詞的考察;既有對詞類活用(名詞活用為動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對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時也考察考生運用現代漢語組織語言的能力。翻譯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數的設定,判斷幾個給分點,一般一個給分點是1分,然後判斷哪幾個重點實詞必須解釋出來,該句子含有哪幾個特殊語法現象,必須通過翻譯體現出來,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無數,亂翻一氣,是沒有多少勝數的。

能默寫文言名篇

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選其中四句,4分。課內課外兼顧。散文、詩詞兼顧。

課內,要注意三種版本交叉背誦的篇目。就目前而言,三種版本交叉背誦的篇目為:《師說》、《飲酒》、《琵琶行》(第二段)、《夢遊天姥吟留別》、《項脊軒志》(第一段)、《六國論》。

課外,主要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名言名句。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現多字、漏字、改字的現象,一定不能出現錯別字,要知道有一個字錯了,整個1分就沒有了,前功盡棄。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寫,主要是考察我們同學紮實積累的態度。

高考要求高中生必須掌握_個文言實詞

2樓:匿名使用者

實詞通常不作限定,課本里面出現的常用詞都可以考查,不過還是有人歸納出120多個常用實詞(主要是多音多義詞)。虛詞是有限定的,一般是18個。

3樓:匿名使用者

120個,高考要求掌握

2014高考複習全攻略

知識點全集一模題庫二模題庫三模題庫高考真題5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送給,給予)

6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遺蹤:遺蹟,舊址)

7地有遺利,民有遺力(剩餘的)貽1

嘗貽予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贈送)

2我之懷矣。自貽伊戚(遺留)

3老父之罪,不能鑑聽,坐貽聾瞽(造成)

4貽人口實(給、被)易1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壁(換,換取)

2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變,更改)3採掇者易辨識耳(容易,平易)

4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地勢,平坦,平易)5是以古之易財,非仁者,財多也(輕視)

6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整治)7榮祿固操,莽之才,絕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很,非常)5古代祭祀用的豬和羊(複合詞,少牢)陰1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陰暗)

3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陰冷,寒)

4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影,樹蔭)5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暗中,暗地裡)

6陰漢印多用陰文(入的)

7性陰密,忍誅殺,不見喜怒(陰險)右1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右邊,與「左」相對)2拜為上卿,

位在廉頗之右

(秦漢以前以右為尊,

因而指較高的地

位,引申為上)

3又多豪右,共為不軌(古稱世家大族為「右族」、「右姓」)4樑弘御戎,

萊駒為右

(古代戰車上坐在右邊負責警並防止車身傾

側的力士稱「車右」,也稱為「右」)

5守成尚文,遭遇右武(尊重、重視)

6右韓而左魏(新近、袒護)再1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或兩次)

2一彈再三嘆(再三:屢次,多次)造1

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到

---去)

2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到達某一境界)

3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製作,建造)

4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制定)

5小子有造(培養,造就)

6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造化、指天地、大自然)知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道,懂得)

2君何以知燕王(瞭解)

3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感覺,感到)

4其真不知馬也(識別)

5孰為汝多知乎(知識)

6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智」,智慧)

7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主持,管理)

8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知已、朋友)

9絕賓客之知(交情)

10子產將知政矣(主持、管理)致1

致敬亭於幕府(送達,送來)

2一篇之中三一致志焉(表達,表示)

3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4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取得)

5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招引,引來)6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招納,招引)7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

8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盡,極)9先享無窮逸緻矣(意志,意境)

10招募有才能的人(致士)

11是我於花之末開,先享無窮逸緻矣(意態、情趣)質1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人質或抵押)

2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通「贄」,信物)3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資質;質地)4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質詢,問)

5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通

?,刑具,殺人時作墊用的砧板)

6形者神之質(本質、實質)

7質明,避哨竹林中(正、剛剛)治1

故治國無法則亂(管理,治理)

2博聞強志,

明於治亂,

嫻於辭令

(安定,

有秩序,

與「亂」

相對)3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修理,整訓)

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醫治)

5不效則治臣之罪(懲處,處臵)

6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整理)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對付、抵禦)

8此吾所以為治平之民慮也(治平;社會安定)諸1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各,眾多)

2投渤海之尾(「之於」合音詞)

3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之於」合音詞)

4潘崇曰:「能事諸乎?」(代詞,他、她、它(們))族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親屬,引申為「類」)2族庖月更刀,折也(眾,一般的)

3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叢聚、集結之處)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卒1

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眾(步兵,士兵)

2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古軍隊編制,一百人為卒)3初,魯肅聞劉表卒(死)

4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終於)

5五萬兵難卒合(通「猝」突然,倉猝)走1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2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逃跑)

3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使之逃跑)4竊計欲亡趙走燕(奔向、趨附)

5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走向)

6太史公中馬走司遷再拜言(僕人)

7豫備走舸。繫於其尾(快)

8走雖為敏(謙稱、我)左1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少(左邊)

2人莫能左畫方可畫圓也(左手)

3古代地理上以東為左。幹到江左,必要成功(東面)4古代以右邊尊,左為較低的地位。諸士在已之左,愈貧賤,尤益敬,與鈞(較低的地位)

5古代車上以左為尊。

坐定,公子從車騎,

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車上的尊位)坐1

項王,項伯東向坐(坐著,坐下)

2因擊沛公於坐(通「座」,座位)

3停車坐愛楓林晚(因為,由於)

4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守、坐等)5指位臵所在,坐北朝南(坐落)

6坐法去官(觸犯)

英語中實詞和虛詞分別包括哪些

4樓:無敵小耶穌

實詞包括

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量詞

虛詞包括

介詞,副詞,助詞,連詞,代詞

高考必考實詞和虛詞有哪些?

高中文言文中的18個虛詞和120個實詞的具體用法有哪些

5樓:絲絲縷縷的青煙

高考文言虛詞18

一、而二、何三、乎四、乃五、其六、且七、若

八、所九、為十、焉 十一、也 十

二、以十三、因 十

四、於 十

五、與 十

六、則 十

七、者 十

八、之一、【而】

1、連詞:可連結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1)、表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和」或「及」或「又」。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韓非子•說林》)

劍閣崢嶸而崔嵬。(《蜀道難》)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承接關係。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就」「才」「接著」。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4)錶轉折關係。可譯作「但是」「卻」。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5)表假設關係,可譯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可不譯,有時譯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7)表示因果關係,譯作「因而」「所以」如: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8)表示目的關係,一般譯作「來」,或不譯。如: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9)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襯托,譯作「還」 「尚且」常與「何況」「而況」相呼應,表遞進。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淮南子•人間》)

夫禽獸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況於火食之民乎?(屍子《明堂》)

2、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通「爾」,一般作定語,譯作「你的」,也可作主語,譯作「你」。如: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鬥。《書博雞者事》③而母立於茲。

(《項脊軒志》)④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罷了。複音虛詞,表示「限止」,語氣助詞。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 尺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後成。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文言文中常用的虛詞有哪些 虛詞和實詞有什麼區別,怎麼分辨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量詞 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實詞 的...

高中生學高等數學有必要嗎,高中生是否需要學一些高等數學?對解高中題目用處大嗎?

高等數學是大學必學的,我也為如此難的學科傾倒,我害怕記憶一連串的數學公式版和權長長的推理與計算,很煩 何況我的數學老師教的又很含蓄,我們一起努力吧!其實雖然高等數學很難也很煩,但是學一門科目只要用心你必會成功的!一門科目有一門科目的必要!簡單學一下了解就可以了啊 高中你還是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把高中知識...

高中生應該看什麼名著,高中生要看的名著有哪些?

比如像 名利場 傲慢與偏見 荒原 蠅王 尤利西斯 等待戈多 特利斯當內與伊容瑟 巨人傳 伏爾泰 選 懺悔錄 熙德 偽君子 巴黎聖母院 紅與黑 都均含有歷史成分 高中生要看的名著有哪些?三國演義 紅樓夢 高中生課標指定的文學名著,有 論語通譯 孟子選譯 莊子選譯 高中生必讀優秀古詩文 魯迅雜文選 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