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故事,陶淵明的故事 5個小故事

2021-08-29 16:53:11 字數 831 閱讀 7243

1樓:王思佳麗

陶淵明辭去彭澤令退居田園後過著自耕自種,飲酒賦詩的恬淡的生活.

相傳,一天,有個少年前來向他求教,說:」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淵博的學識,很想知道你少年時讀書的妙法,敬請傳授,晚輩不勝感激.」

陶淵明聽後,大笑道:」天下哪有學習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學則進,輟學則退!」

陶淵明見少年並不懂他的意思,便拉著他的手來到種的稻田旁,指著一根苗說:」你蹲在這兒,仔細看看,告訴我它是否在長高?」那少年尊囑注視了很久,仍不見禾苗往上長,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

」沒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到:」真的沒見長嗎?那麼,矮小的禾苗是怎樣變得這麼高的呢?」

陶淵明見少年低頭不語,便進一步引導說:」其實,它時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罷了.讀書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己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勤學不輟,就會積少成多.

」接著,陶淵明又指著溪邊的一塊磨刀石問少年:」那塊磨刀石為何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那是磨成這樣的.」少年隨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這樣的呢?」少年搖搖頭.

陶淵明說:」這是我們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日積月累,年復一年,才成為這樣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不堅持讀書,每天都會有所虧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連忙再向陶淵明行了個大禮說:」多謝先生指教,學生再也不去求什麼妙法了.請先生為我留幾句話,我當時時刻刻記在心上.」

陶淵明欣然命筆,寫道:」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的故事 5個小故事

2樓:快樂花荏

東晉大司馬的陶侃的孫子陶逸家。

陶淵明的故事,陶淵明的故事 5個小故事

陶淵明 約365年 427年 名潛,或名淵明。一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後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自號五柳先生 1 私諡靖節先生 陶徵士誄 潯陽柴桑 今在江西九江西南 人。晉代文學家。以清新自然的詩文著稱於世。生平陶淵明出身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出身微寒,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

陶淵明作品,陶淵明的作品有那些

桃花源詩並記 桃花源記 歸園田居 飲酒 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的作品有那些 1 飲酒 其五 魏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

關於劉禹錫的小故事,講一個劉禹錫的小故事50字

劉禹錫早年隨父寓居嘉興,常去吳興拜訪作為江南著名禪僧兼詩僧的皎然和靈澈,據其 澈上人文集紀 自述,當時他 方以兩髦執筆硯,陪其吟詠,皆曰孺子可教 這一早年經歷對其後來的詩歌創作影響很深。那麼,皎然 靈澈的詩歌主張是怎樣的呢?皎然有 詩式 論詩,特別注意兩方面,一是主張苦思鍛鍊,要求詩人在對詞句加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