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寶寶厭食怎麼辦

2021-09-04 01:13:20 字數 1170 閱讀 7666

1、厭食的兩類原因

厭食病屬於中醫所說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統病)。是指寶寶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愛吃飯。一到吃飯時父母發愁,想方設法追著喂、逗著喂、騙著喂也吃不了幾口飯。在幼兒園雖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總剩飯。但有些情況不屬於厭食病。比方說孩子感冒發燒以後或是一時貪吃停食不化的食慾不振,用一些助消化藥如媽咪愛、酵母片、化食丸就能好。還有些孩子貧血、佝僂病、肝炎……這些慢性病也可以造成長時間厭食,這時應該檢查清楚,把慢性病**好了以後,食慾才可以得到改善。

中醫理論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各系統功能發育不夠完善,尤其"脾常不足",消化功能還很薄弱。造成寶寶厭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還是因為父母缺少正確的育兒知識,餵養不當形成的。有些家長(尤其老人)經常用零食哄孩子,寶寶一哭給塊糖、寶寶一鬧給塊餅乾,時間長了孩子就不能按時按頓的吃飯了。現在家庭條件好了,父母怕寶寶缺營養、希望寶寶長得快,從小就是魚、肉、蛋為主要飲食,甚至給孩子吃補藥。這些都可以造成孩子偏食、排食,營養不均衡。多數缺少維生素和纖維素。

2、厭食病的中醫**

有藥物**,也可採取推拿、捏脊**。這裡主要談談中藥**。比較輕的厭食病,也就是厭食時間不長,病情也不重,孩子的面色、生長速度都沒受到影響。用一些中成藥調理脾胃就可以見效。這類藥在市場藥店都可以買到,如小兒胃寶、兒康寧、脾可欣、健兒消食片、化積口服液、王氏保赤丹、一捻金等。可以選出適合寶寶病情的1~2種,耐心地服藥2~3周。同時糾正孩子吃零食、排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脾胃功能是能夠慢慢恢復好的。至於選用哪種中成藥好,最好請有經驗的中醫大夫判斷一下,因為這些藥的組成不同,必須對症下藥。

倘若寶寶長時間厭食,面色不好,身高體重不達標,生長髮育已經受到影響,而且總感冒,免疫功能下降,就必須認真的採取中草藥調補脾胃了,一般服藥1~3個月才能見效。在厭食患兒中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型別,我舉兩個病例說明就清楚了:

實際有很多病兒的表現不是單一的陰虛或是氣虛,往往二者交錯同時出現,既有氣虛又有陰虛,用藥時還要視具體症狀靈活處治。

**小兒厭食證用藥還有很多禁忌,一般不能過用滋補藥,如人蔘、熟地、龜板……這些藥容易膩胃傷脾反而加重厭食。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藥,如大黃、黃連、檳榔……這類藥也能損傷脾胃功能。最好是用一些藥性平和、藥味甘平,養胃運脾助運的中藥為宜。

在用中藥調理脾胃的同時還可以檢查一下寶寶是否缺少微量元素。例如缺鋅也可以造成孩子厭食、味覺敏感度下降、免疫功能減弱、生長髮育緩慢等現象。可以根據化驗結果補充一些鋅製劑或含鋅的食品。中藥也可以幫助鋅的吸收利用,二者相輔相成。

五個月寶寶不會翻身怎麼辦

1 翻身徵兆 如果寶寶總是向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側躺著,那就意味著寶寶已經開始有翻身的意識了。2 建議 此時,家長們可以在另一個方向叫他,用玩具逗引,讓他找一個容易翻身的方向。1 翻身徵兆 如果寶寶仰面躺著的時候腳向上揚,或者總是搖晃腳,這是寶寶想翻身的訊號之一。2 建議 此時心急想要寶寶翻身的媽媽...

月的寶寶拉肚子怎麼辦,五個月的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大便顏色及狀態.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衝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嬰兒階段,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消化適應能力較差,由...

月寶寶得溼疹,怎麼辦,4個月寶寶得溼疹 ,怎麼辦?

嬰兒溼疹,又稱 奶癬 主要原因是溼邪重,而此溼邪主要由兩種途徑 獲得 一 胎毒,即寶寶還是胎兒時,在母體內就溼熱重,胎中脾虛導致溼重。而這個脾虛,雖然是寶寶表現出脾虛,其實是孕媽咪脾虛帶給寶寶的。二 寶寶出生時健健康康,出生後大人不注意,使寶寶受到外邪 吹到冷風等 於是溼邪進入寶寶體內,寶寶便表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