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過度輸液危害多

2021-09-04 01:14:54 字數 1795 閱讀 4034

受訪專家/****兒科金潤銘教授

過度輸液情況嚴重

現在,孩子感冒發燒,醫院裡掛吊瓶常常是人滿為患,哭聲一片。家長們有沒有想想,到底有多少孩子是應該忍受扎針之痛的?

金教授介紹:感冒發燒確實是有炎症的表現,但這種炎症通常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現在輸液絕大多數都是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起作用。而事實上,感冒發燒70~90%是由病毒引起,用抗生素既不能控制症狀也不能縮短病程。

其次,病毒和細菌感染都有相應的**藥物,對於感冒發燒的**原則應是能夠用口服藥,儘量不打針,能夠用一種藥,儘量不用兩種抗生素。而現在很多家長都有「感冒發燒打針好得快」的想法,事實上,就退燒而言,吃藥和打針的效果是類似的,採用的藥物通常是非甾體類的抗炎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前兩種因安全性好,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退熱藥,口服效果與阿司匹林注射劑類似,因此廣泛用於孩子感冒退熱,如大家熟悉的泰諾林、美林等。注射用退熱劑雖體溫下降較快,但體溫回升也較快。此外,還有一部分孩子患有先天的免疫缺陷病,確實比常人容易生病,這時應做必要的檢查以作針對性**,而許多家長害怕孩子痛苦,不願做驗血等必要的檢查,只要孩子一生病就靠輸液撐著。

過度輸液危害多

感冒發燒時,孩子最需要的是多喝水和多休息,家長不辭辛勞來回折騰,也連累孩子休息得不好,其實恢復得更慢。

而濫用抗生素,除了浪費藥源及增加**費用外,首先會使耐藥菌株增多,造成許多藥物對孩子的疾病**無效,如對於最常見的鏈球菌感染,過去最常用的青黴素,現在的耐藥率已達到30%以上,這迫使醫生用更高階的抗生素。其次,長期多次使用抗生素,也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使孩子更容易生病,許多體弱的孩子就是這樣經歷著惡性迴圈。

最嚴重的在於,由於點滴注射是藥物直接輸入血管,對血管造成刺激,容易對血管造成損傷。而且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對肝、腎等器官或聽力造成損傷,嚴重的可能因輸液反應或過敏反應造成孩子死亡。

能吃藥儘量不打針

通常情況下,醫生通過孩子的症狀及血常規檢查,可初步判定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

如果症狀有喉嚨充血、咳嗽、流涕、鼻塞和發熱等,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的比例下降,則可能代表的是病毒感染。目前對大多數的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主要是對症**如高熱服退熱藥,及選用某些抗病毒藥如病毒唑、達菲或中藥等,病情好轉一般要3~5天,病程長者可達1周。

如果症狀是有膿性分泌物,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等,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偏高,則可初步判定為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但多數情況下口服適當、足量的抗生素已足夠,沒必要靜脈輸液。

此外,嬰兒、體弱兒、病程長(超過3~4天)或症狀較重且容易合併細菌感染者,醫生從預防細菌感染的角度考慮,可能會給感冒的患兒開一些口服的抗生素。

如果醫生判定程度較重,可能需要點滴注射時,應儘量選擇對孩子損傷小的抗生素,如青黴素族和頭孢三代等。

患兒家長心要「狠」

醫院的吊瓶掛成一片的現象,不排除個別醫生受利益的驅使,但孩子家長的一些行為也無形中助長了這一現象的發生。

只要孩子一生病,哪怕很輕微,全家就開始緊張著急,他們更多追求的是對疾病的**效果,恨不得今天得病,明天就好。有的孩子用藥效果不明顯,最後只能靠打針才好,下次生病家長就省得麻煩,直接要求打針;甚至有些家長不想孩子做皮試,直接要求用高階的抗生素輸液,醫生鑑於風險,也就順勢而為,殊不知,家長這種「心太軟」的心態,給孩子的身體埋藏了更大的隱患。

相關報道:別一發燒就給孩子輸液(圖)

輸液有哪些令人想不到的害處

男童醫院輸液9天后死亡(圖)

孩子能不輸液就別輸液(圖)

逢病必輸液成醫療陋習

感冒就輸液實在不可取

靜脈輸液有回血,輸液回血有什麼危害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根據你的描述。血液迴流以後,血管發生阻塞,既然所有的血液能夠擠回去,就是沒有發生凝血現象,所以不會有血栓形成。輸液回血有什麼危害 你好。一般輸液時,都要針管回血,這是說明針頭已經完全進去到血管當中,才能輸液,這沒什麼危害。如果不回血,可能針頭扎到血管壁裡,強行輸液會造成區域...

長期輸液對血管有那些危害,請問輸液多了對血管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啊

眼bai下患者輸液的成分主du要是一些活血化瘀zhi 降低血黏dao度 抗版 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權 這些藥物從理論上講可能對防止心腦血管病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種定期吊瓶,預防犯病的辦法,還沒有得到科學的 嚴謹的 大規模的臨床驗證。如果適應症掌握不好,濫用輸液,不但利少弊多,還達不到預想的效...

什麼是過度包裝,過度包裝有什麼危害?

在現代禮儀社來 會,任何行為方式都必 自需bai藉助於包裝。包裝成為人與人du 人與物 物與zhi物之間 生活方dao式中的中介物,過去生活方式中的簡單 直接 坦誠 方便成為了供懷念的過去式。由於包裝是打在商品成本內的,因此,很多商品都缺乏科 學合理的包裝方式,用什麼材料,如何組合,用什麼方式,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