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折射式和反射式的區別好處是什麼

2022-01-03 01:25:03 字數 3025 閱讀 4581

1樓:徐丹綦翠巧

折射式天文望遠鏡是利用透鏡的折射來實現視角的增大,以看清星體。而反射式天文望遠鏡不僅起到以上作用,而且利用凹面鏡來匯聚那些微弱的光,所以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可以觀察到發出微弱光線的星體。

2樓:程範左希慕

對於愛好者使用的望遠鏡來說,一般來講折射式的**要便宜些,但反射式的沒有色差,這是反射式的一大優點。因為可見光是有很多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的顏色代表波長不同,它們對摺射鏡的折射率就不同,這樣在折射後成像的時候會導致不同顏色的光會聚在不同的位置上,這就是色差。當然這種差別比較小,但在望遠鏡裡也很容易看出來。

反射式的鏡子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各種波長的光遵循的

反射定律

都是一樣的。不過反射式的**要貴一些。

天文望遠鏡折射式和反射式哪個比較好

3樓:天頂星

肯定是折射適合新手。以前我已經對此回答過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有人堅持給對天文涉及不深的人推薦反射鏡。現在找了一份比較詳細的資料,希望能給樓主些幫助。

a、折射式望遠鏡:

折射式適合初學者使用,它操作簡便,易於使用。口徑為50-70(毫米)u型支架;攜帶方便,移動時光軸也不易變動。而80毫米以上望遠鏡體型大一般配有赤道儀,鏡片用螢石、特殊低分散玻璃作為物鏡材料(ed、sd等)。

雖然**高,但成像質量優良。

b、反射式望遠鏡:

反射式望遠鏡的優點就是成像清晰明亮,而用相同的錢可以購買比折射式望遠鏡口徑更大的望遠鏡。但是,與折射式望遠鏡相比,反射式望遠鏡的光軸易於變動。體型相對龐大,由於鏡筒內容易產生氣流,在觀測前1小時要帶到戶外,以適應外部空氣等。

對於折射望遠鏡存在的色差問題,一般情況下不會很嚴重。如果對於成像質量的要求比較高,建議挑選一個比較好的目鏡,比如sr的目鏡,**還算說得過去。這些目鏡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凸透鏡,對於色差有比較好的削弱。

至於折反,這才是最好的望遠鏡,既避免了折射的色差,也可以有效的消除反射望遠鏡的球差,從**上就可以明顯的體現這一點。樓主可能是僅僅注重了次要的因素吧,把外形放在了第一位。

回補充提問:

如果要觀景的話千萬不要選過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比較重不方便攜帶,更重要的是天文望遠鏡的視場非常小,想把物體放到視場裡面非常困難,對於觀景非常不方便。和望遠鏡的光學系統沒有什麼關係。

本人從來沒有聽過天文望遠鏡有夜視功能,看看天文望遠鏡的用途就知道這一點了。個人懷疑樓主說的是雙筒望遠鏡吧,感覺樓主把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了。

如果樓主買望遠鏡的目的是觀景的話,建議選擇雙筒望遠鏡;如果想進行天文觀測,個人的意見是先去稍稍學習一下天文知識,否則買來的望遠鏡基本就是一個擺設。

4樓:匿名使用者

2樓詳細正解,補充一下,普通消色差折射鏡在低倍率下觀察,色差不會很明顯,是可以接受的,高倍又另當別論。當然一臺低端的普消折射最多100倍就是極限了,再往上放大視場就會非常小和暗,反而細節全失,無觀賞性可言。

其實我倒建議初學者買一臺千元左右的114/900牛頓反射鏡,相同價錢下,口徑更大,聚光裡更強,還沒有色差,至於光軸,只要使用不是太粗魯,別磕磕碰碰問題是不大的。

至於觀景,我覺得天文望遠鏡也不是說不可以的,只要目鏡不要搭配得太高倍率(30-40左右)用來觀景未嘗不可。以前我就是用牛頓反射鏡觀察大概距離半公里山上的涼亭,連亭子中一個穿球衣的人的球衣號碼都看得清楚,而且景觀不會因地球自轉而移動,反而看得比月亮行星更舒服。只不過要注意,一般天文望遠鏡看到的成像都是反過來的(就是頭朝下腳朝上)。

5樓:

對於初學者,我個人認為應該先買一個300-400的雙筒望遠鏡,然後等自己更瞭解望遠鏡的時候再花銀子買個好點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樓主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口徑大小(口徑的大小決定了它觀測的效能,成像的質感,觀測物體的距離);成像的光學系統(折射式的成像有一定的色差;反射式的成像邊緣有模糊的感覺;折反射式是最好的啦。正好解決了他們成像的弊端)至於手動尋星,自動尋星可以根據自己的價位需求來定! 北京中視互聯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天文望遠鏡折射的好還是反射的好

7樓:天氣晴或雨不停

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選擇折射的.

1.折射式適合初學者使用,它操作簡便,易於使用。口徑為50-70(毫米)u型支架;攜帶方便,移動時光軸也不易變動。

而80毫米以上望遠鏡體型大一般配有赤道儀,鏡片用螢石、特殊低分散玻璃作為物鏡材料(ed、sd等)。雖然**高,但成像質量優良。

2.反射式望遠鏡的反射鏡的優點就是成像清晰明亮,而用相同的錢可以購買比折射式望遠鏡口徑更大的望遠鏡。但是,與折射式望遠鏡相比,反射式望遠鏡的光軸易於變動。

體型相對龐大,由於鏡筒內容易產生氣流,在觀測前1小時要帶到戶外,以適應外部空氣等。

8樓:愛德蒙哈雷

折射式使用起來比較方便,視野較大,星像明亮,但是有色差,從而降低了解析度。優質折射鏡的物鏡是兩片雙分離消色差物鏡或3片復消色差物鏡。不過,消色差或復消色差並不能完全消除色差。

反射鏡的優點是沒有色差,但是,反射鏡的彗差和像散較大,使得視野邊緣像質變差。常用的反射鏡有牛頓式和卡塞格林式兩種。前者光學系統簡單、**便宜,球面反射鏡在後端,目鏡在前端側面;後者光學系統的主、副鏡為非球面,主鏡和目鏡都在後面,成像質量較好,**也較貴。

天文望遠鏡折射式和反射式及折射反射式區別,優缺點?

9樓:六十斤大南瓜

折射式一般式採用開普勒光路(一般加有消色差物鏡組),現象效果很不錯,失真很小,便於維護,使用方便,適合人群廣,但是口徑會受限(口徑大小對成本影響極大,大口徑的望遠鏡成本高到嚇人),所以這類望遠鏡多是小口徑或中小口徑型的。

反射式以牛頓反射式光路為主,用凹面反射鏡代替凸透鏡物鏡,這類望遠鏡口徑可以做到很大,甚至做到口徑10m以上,同口徑較折射鏡成本低許多,但由於打磨工藝的影響,成像會有慧差,效果受溫度影響較折射鏡大許多,不便於維護,操作沒折射鏡順手,但可以採用往返光路縮短鏡筒,便於攜帶。

折返式則擁有折射和反射優點和缺點於一身,便攜性更好,但**上也高出很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0萬米的望遠鏡算天文望遠鏡嗎

1 恩,其實望遠鏡沒什麼 看多遠 的說法,平常的 能看到2000米 能看3000米 實際是一些劣質產品的虛假宣傳。想想就可以了,我舉個例子 天氣好的時候,不用望遠鏡,直接用肉眼,就可以看到30萬公里外的月亮,而當天氣不好,有灰塵或者霧的時候,即使用望遠鏡,200米外的紅綠燈可能都看不清楚,是吧?呵呵...

望遠鏡的原理和圖紙,天文望遠鏡結構圖及原理

望遠鏡的基本原理 一 折射望遠鏡 用透鏡作物鏡的望遠鏡。分為兩種型別 由凹透鏡作目鏡的稱伽利略望遠鏡 由凸透鏡作目鏡的稱開 普勒望遠鏡 因單透鏡物鏡色差和球差都相當嚴重,現代的折射望遠鏡常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透鏡組作物鏡。其中以雙透鏡物鏡應用最普遍。它由相距很近的一塊冕牌玻璃製成的凸透鏡和一塊火石玻璃...

我想買望遠鏡入門的,鳳凰天文望遠鏡F90060MII和天狼天狼天文望遠鏡D50T這些效果是怎麼樣的

1.一分錢一分貨,這些鏡子很糟糕。2.雖然很糟糕,但也沒有那麼弱。白天看風景,晚上看月面,這個不在話下。除此以外,太陽黑子,水星金星盈缺,木星雲帶,火星極冠,土星環隱約可見。當然這也得看你的人品,還有當時的氣象條件,光汙染程度。看深空因為口徑的原因效果很坑爹。一般不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以外的恆星,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