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方面的問題,關於心理學的問題

2022-01-16 07:45:31 字數 5388 閱讀 8176

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你的感受我可以理解。

首先,從你的表象來看,你講你白天很倦怠,這是由於夜晚的失眠引起的。你說「不信任別人,總以為別人騙我」,我不知道這是你夢中的想法呢,還是平時就這麼想。一個懷疑一切的人是不存在的,懷疑的物件,無論是存在的還是不存在的,物質的或者非物質的,細心察覺一下,應該會有所體會的。

其次,你講「以上這些對我和....」那我看了一下,有可能你的問題還是出在自我的接納,悅納上。你想想看啊,內向的性格,甚至有些木訥不善言辭的行為,其實也還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義的。

就比如說,也許在你擁有內向這個性格的同時,有可能會同時擁有細心、敏感這些優點。這些優點照樣是那些潑皮外向的人所不具備的,你說呢?

最後就你失眠的事再說兩句。幾乎所有的失眠都是情緒性的。也就是說你的失眠極有可能是由於你情緒的波動造成的。

想想看可能有哪些原因呢?有可能是過年活躍、熱鬧的氣氛感染了你,或者甚至讓你這種內向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人有一點緊張了...這會不會是原因之一呢?

失眠的時間大約有多久了?頭一次失眠是因為什麼?這些問題如果能和你面聊,都是我想問的。

如果不介意,你可以自己問一下自己。如果失眠的時間超過了1個月了,就有必要去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那裡諮詢。

值得注意的一點,你的性格比較內向的話,有些心裡的情緒啊,壓力啊,可能發洩排解得比較緩慢。這有可能是你失眠的原因之一。知道嗎?

所以多運動鍛鍊也是改善失眠質量,甚至影響改變你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的回答應該比那些貼上答案的人要強。希望你快樂。

2樓:逸遊翼

我也有同感,試著多去接觸點人吧,多看看書擴充套件自己的興趣,多和朋友家人在一起……還有,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3樓:我密碼丟失了

你還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一百萬啊。

4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弱點是你不與人交流,那就得在這方面做點文章.

對與你這方面的現象,我建議你多參加一些公共的娛樂活動,比如和同時朋友ktv,打籃球,等等.你愛好車,那就更應該叫些車友,在車中發現樂趣,並且毫不保留地與車友分享.

脾氣方面,你應該多看一些娛樂,幽默,搞笑的電視節目聽一些比較有激情的歌曲.但要想在根源上解決問題,你還得做到 忍 ,這是最難的.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一下,你得去 忍 .

而且脾氣也與人的思想觀念有關係,通常脾氣大的人要麼是一自我為中心,藐視他人;要麼是沒有自信,封鎖自己,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炸彈"別人一碰就炸. 如果你是前者,那麼我全你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一下家人,關心你的女友,心裡有什麼壓力盡管想家人或女友說出來,憋著反而會產生反面影響,但說的時候不要太暴躁. 如果你是後者,那麼我還是建議你多參加集體性的娛樂活動,學學歌曲,在同事和車友面前展現你的風采.

5樓:藍韻冰羽心

不願意在起點邁步的人就永遠也看不見終點的美麗景象,也永遠聽不見終點的歡呼與吶喊。害怕受傷,害怕被騙而不與他人溝通。反而成了世外之人。

去試一試與更多的人交朋友吧。美麗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可是我老師的至理名言啊)

6樓:雲紗配

你現在很鬱悶是吧?鬱悶不是病,但悶起來真要命。可話說回來,誰又能夠沒有煩惱呢?

說得誇張點,生存就是煩惱。對於絕無煩惱的世界與生存的渴望,恰恰正是深重煩惱的根源。這不是無可奈何的

諷刺, 而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克服過分的天真,克服軟弱的浪漫,摒棄自我陶醉的良好感覺,勇敢地去面對現實,把煩惱當作臉上的灰塵、衣上的塵垢,隨時洗拂,常保潔淨,這不是智慧和快樂嗎?煩惱只能用精神力量去化解,而不是用自甘平庸、自甘墮落的心態去積攢,當生出的煩惱日益堆積時,就會產生鬱悶的心結。

這種鬱悶會使你的思維處於一種遊離的狀態,思緒不能歸整,如同孑然一身行走於無邊無際的沙漠,沒有方向地亂撞,最終可能會招致自我毀滅。所以對待煩悶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必將煩惱和鬱悶看得過於隆重,其實煩悶也是一種磨練,一種比較,一個偶合,一種經驗積累的過程,一種對自己品格、素養、才能、意志的檢查和考驗,它能使你得到非如此而不能得到的東西。

直面煩悶,惟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樹立自己的精神志向。魯迅先生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一種精神;「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是一種精神; 「奮發圖強,勵精圖治」是一種精神;「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是一種精神。如何建立精神支柱,打造自己的精神航母,去重塑精神志向,關鍵在於自己,因為長期的心灰意懶以及習慣性的煩惱足以致人於貧窮枯萎。將自己定格於奮發向上的狀態,將生活安排得充實緊湊,到那時你再也不會感覺鬱悶了,生活的充實會使你沒有空餘時間去煩惱。

沒路的時候,死等,這是不幸;有路的時候,瞎走,這也是不幸。整天嚷嚷著自己鬱悶卻又絲毫不去改變什麼,這是不幸;自己已處於深深的煩悶卻還很麻木,這是更大的不幸。讓自己成為哪一類人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踮起腳尖就更靠近太陽,繞開煩悶就更接近成功。

雖然「鬱悶」這個詞現在很流行,卻很少有人能把這個詞詮釋的很明白。那麼,到底什麼叫「鬱悶」呢?「鬱悶」,這個詞沒有發明者,也無所謂專利,只是一種朦朧卻又實實在在的「流行曲目」詞典上的解釋是「煩悶」、「不舒暢」,然而,這畢竟是詞典的解釋,顯得原始而又不太通俗。

時下流行的「鬱悶」,就是人們常掛在嘴上的那一套—— 「工作吧,沒意思;不工作吧,也沒意思。有錢吧,沒意思;沒錢吧,也沒意思。談戀愛吧,沒意思;不談戀愛吧,也沒意思……」不管怎麼樣,都是沒意思,歸結起來「活著吧,沒意思;不活吧,

也沒意思」。噢,原來世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無聊、沒意思,這怎麼能不使人感到「鬱悶」呢?

「鬱悶」到底是怎麼來的?其實,全都是心態所使然。一個人怨天怨地,怨東怨西,覺得事事不順心,事事不如意,那他肯定要加入「鬱悶」一族。

然而,如果說有一個人,他認為生活很無趣,所以老喊著「鬱悶」,那倒還好,因為那只是一個人的苦惱。可偏偏「鬱悶」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幾個人聚在一起談「鬱悶」,那鬱悶的影響力就難以估量了。

時下一般的年輕人原本對生活,對人生,對社會就沒有太多正確的認知,再經這種氣氛一渲染,就更會產生思想上的偏差了。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從而渾渾噩噩地遊戲人生,再也擺脫不了「鬱悶」的糾纏。

還有些人的「鬱悶感」,是根源於一種不平衡的心態,總是覺得社會對他不公,覺得自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虎落平川被犬欺。這種人相當普遍,個人有多大能耐,自己也說不清,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心裡更不清楚,總覺得自己是社會的「棄兒」。就像懸在半空中的「風箏」,你讓他飛高些,他也上不去,讓他回到地上踏踏實實地做人,又不甘心。

什麼原因所致?說到底是擺不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只圖社會遷就自己,而不肯改造自我,欲我行我素而到處碰壁,冤無頭債 無主,只會落得個「鬱悶」。也有一些人是為「鬱悶」而「鬱悶」,覺得「鬱悶」很時髦,不「鬱悶」一點就體現不了時代氣息。

其實,他壓根兒就不知道何謂「鬱悶」,只是跟著別人起鬨罷了。

能否擺脫「鬱悶」,關鍵在於自己是否真正想讓生活有意思起來。生活中本來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只是鬱悶的人總是用「沒意思」的有色眼鏡去觀察評估,這樣一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也會變得索然無味。一個生活充實的人,是因為他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使自己充實起來。

因此,「鬱悶」主義者,應當重新審視自己,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如此就會發現,生活原本就是豐富多彩的,而非如想像中的「鬱悶」。社會是一塊調色盤,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顏色,從而實現自我。但實現自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你需要做許多的努力,但最關鍵的是,你必須要先使你自己融入社會,與社會格格不入,什麼都看不慣,在那兒自命清高、孤芳自賞,是不可能得到社會認同的。

關於「鬱悶」,我說不出太多深奧的道理來,因為它畢竟只是一種感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好是壞,關鍵在於人們怎樣去認識理解它。這是不是有點唯心主義的味道呢?

不是的,事物是客觀的,好與壞都只是世人的評說而已。一件事物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好事,對 另一部分人來說,就可能是壞事。有沒有社會標準?

當然有,問題是「鬱悶」的人不承認社會標準,他就信服他那個自我,那份感覺。生活中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他感覺不到,或者感覺恰好相反,這能不「鬱悶」嗎?我想,感覺畢竟代替不了理智,我們應當學會理智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

再說,感覺是由個人的價值觀念決定的,你的價值觀念是否正確?光憑個人的意志不行,個人的價值觀念若脫離了社會的價值趨向,就會產生錯誤。因此,修正個人的價值觀念是擺脫「鬱悶」的理智選擇,與社會分庭對抗,怎麼能正確認識社會呢?

我想,「鬱悶」並不是什麼不治之症,只要你有心脫離「鬱悶」,於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你將會發現一個燦爛的新天地。

關於心理學的問題

7樓:呼延德答賦

帥哥,美女,代表著美麗,靚麗,青春.人有愛美之心,喜歡美麗,帥氣這是正常的人的審美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女生喜歡?

這說明這位同學符合眾多人的審美標準.大家喜歡他外在的帥氣,俊朗.在這些人當中可能會有老師,只因他們是成年人,沒有同學們那樣的直白表現,這也說明同學們的天真和簡單的心態.

還有就是這個帥哥的綜合素質是否也如他外表一樣,這是成年人對人的判別標準,同學們也會在時間上來考察他的為人處事,學習等等.現在有一部分人是從眾心理,當他的其它方面不如意時,這部分從眾心理的人就會有一個心理落差,就不再追風了.美麗是無罪的!

關於心理問題方面的問題?

8樓:

1.接受併為你擁有的內向性格感到欣慰,從自己的性格中獲取能量。外向者喜歡從執行中學習,而內向者喜歡從思考中學習;外向者喜歡通過討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內向者希望經過靜思達到創新的目的;外向者善於組織人和事,而內向者善於組織思想;外向者善於表達,而內向者善於感悟。

2.給自己設定一些「較外向但又不帶來太大壓力」的目標,例如,要求自己開會時發言,或一個月主動交一個朋友等等。這些計劃最好有「可衡量的目標」,以督促自己執行。

內向的人有時會怕丟面子所以放不開,或者有太重的防備心理,這就需要多練習,每天做一件想做但是又有一點「社交恐懼」的事情。

3.以誠待人。人的感情都是具有反射性的。

你若希望別人對你和善,你首先要對別人和善;你若想別人對你付出真心,你首先要對他人付出真心。如果你能待人更真誠一點、主動一點、熱心一點,隨時隨地以誠待人、將心比心,你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你最終的目標是要更好地與人相處,但這並不代表你必須改變自己的性格。

4.利用你擅長的興趣、嗜好去認識有共同興趣的朋友,開啟話題。或者,針對一些你想認識的人,找一些共同的話題。

與人交流時,專注地聽對方講話,讓對方知道你在聽;在適當時間表達自己的意見。不過,注意朋友是終身的支柱,寧缺毋濫,千萬不要交一些所謂的「酒肉朋友」,或與那些不是真心和你交往的人做朋友。

5.練習和陌生人搭話的能力。主動找人講話時,不要那麼在乎「面子」。如果一個人不理睬你,那就繼續找下一個朋友,你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6.參加一些社團,經過社團活動認識別人。在你所屬的團體內去找朋友,如找同班同學一起唸書、複習,向他們誠懇的求助,找一些共同進餐的朋友,有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一旦我們願意開口,身邊願意伸出幫助之手的人遠遠超過我們想象。

7.主動、開朗一點。要想結識有趣的人,必須先成為有趣的人;想成為有趣的人,就要主動和別人談有趣的事,不要老是等著別人講話。

總是喜歡和人分享有趣事物的人,他的身旁必定有許多願意傾聽的朋友。不必刻意去「搞好人際關係」,能尊重他人,使人心情輕鬆,自然會受人歡迎。

請教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親,你好,我擔任過心理社團團長,舉辦過有關心理方面的活動。推薦你看 瞬間看破人心 這本書,我讀過,我覺得挺實用的,而且通俗易懂。關於人際交往也有很多介紹,希望可以幫到你,祝親看書愉快。如果是真心的想和別人交往的話,就把自己心裡想的告訴他們 如果只是因為自己孤單寂寞,想有人在身邊,那就用心觀察周圍,投...

關於心理問題,關於心理問題方面的問題?

你所經歷的一切,彷佛一個內心飢渴的孩子在索取內心的溫暖而不可得之後的狂躁。這是成長中心理的一種轉變 環境讓你從索取轉向自立自愛,就像小鳥從被餵養,成長到要自己出去找吃的。這個疼痛的過程我們叫成長。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用最真誠的心態對你自己說這十二個字,因為你已經多次傷害了自己。我們來到世...

關於心理學的問題,關於心理學的一個問題

這樣的情況在其實就是要挾。通過示弱的辦法來要挾對方。做為心理師在臨床常見的類似情況經常有 戀愛的一方用生氣 發火 自殺等方式脅迫 要挾另外一方不得離開,達到控制的目的。生氣 發火表面上看是攻擊性的,情緒低落 委屈 自殺,看起來是自虐性的,但目的都是為了控制對方。而且這種情況下,意識到沒意識到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