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曹劌論戰》的兩個成語,出自《曹劌論戰》的兩個成語

2022-03-26 21:07:11 字數 919 閱讀 7685

1樓:匿名使用者

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以逸待勞:】:逸:安閒;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2樓:未獲獎

好像只有1個成語:一鼓作氣

參見

3樓:匿名使用者

1.一鼓作氣:「鼓」,敲戰鼓;「作」振作;一,「第一次」。指戰鬥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

2.彼竭我盈:彼:他,對方;竭:盡;盈:充滿。他們的勇氣已喪失,我們的士氣正旺盛。

3.轍亂旗靡:形容軍隊潰敗混亂。

4樓:墜羅恭使

一鼓作氣,

彼竭我盈,

再衰三竭,

轍亂旗靡

5樓:匿名使用者

一鼓作氣、甚囂塵上(第二個成語在文中是:甚囂,塵上也)

6樓:

我們老師講的是三個額~~

1.一鼓作氣

2.轍亂旗靡

3.彼竭我盈

7樓:會滅的幻想

一鼓作氣

轍亂旗靡

彼竭我盈

小信未服

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一共有三個

一鼓作氣

轍亂旗靡

彼竭我盈

9樓:媄妮兒

一鼓作氣 再衰三竭 轍亂旗靡

曹劌論戰出自哪裡?曹劌論戰出自

出自 左傳 莊公十年 曹劌論戰出自 曹劌論戰 出自 左傳 莊公十年 曹劌論戰 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曹劌論戰 作品背景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齊襄公即位,...

《曹劌論戰》譯文,《曹 劌 論 戰》的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 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 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 您憑什麼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 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

曹劌論戰的啟示,曹劌論戰從曹劌身上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魯國能夠以弱勝強,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政治清明,民心所向。這一點在魯莊公和曹劌戰前對話中表現得十分清楚。曹劌見到莊公以後,開門見山地問其何以為戰。莊公講,生活中的衣服食物,不敢獨享,必定要分給身邊的人。曹劌卻認為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莊公又說,祭祀時所用供品必定如禮,從不敢擅自更改。曹劌同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