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為什麼剛繼位時會被大臣綁架

2022-06-04 10:41:41 字數 3327 閱讀 7330

1樓:高中孫老師

因為當時楚莊王繼位的時候非常年輕,當時朝局非常混亂,楚國經常受到晉國的威脅,而內部也沒有讓他省心,其中最讓他頭疼的就是卿大夫的家族若敖氏家族,當時若敖氏家族的族長是成嘉,這讓很多人不滿,所以就有人密謀刺殺成嘉,但是沒想到失敗了,他就把楚莊王給綁架了,希望能夠藉助他的勢力在楚國立足。

當時若敖氏家族算是楚國的王族之一,在楚武王時期的族長是成嘉,不過他並不是若敖氏家族的嫡系後代,那時候楚莊王和成嘉還有自己的老師一起管理朝政,所以遭到若敖氏家族內部很多人的不滿,那時候有很多人想要殺掉成嘉從而替代他把持朝政。在楚莊王做了皇帝之後,成嘉和楚莊王一起到附近的城池巡視,他們就覺得這個機會非常難得。

所以在楚莊王和成嘉分開的時候命刺客刺殺成嘉,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刺殺失敗了,成嘉當時帶著大軍把城池團團圍住,他們知道自己刺殺成嘉的事情敗露了,所以就綁架了楚莊王,希望能夠藉助楚莊王的權勢繼續在楚國立足,後來成嘉運用計謀把楚莊王救了出來,殺掉了那些用心不良的人。

不過這件事情在楚莊王的印象中非常深刻,在他回到自己的皇宮中後,就開始後怕,不再專心處理朝政,自那之後大概有三年沒有上朝,也不理會朝中的事情,三年之後他重拾鬥志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

2樓:穿越時空的

因為楚莊王雖然是當時的王者 卻得不到諸侯們和貴族們的重視

3樓:職場解惑七七

因為楚國的貴族勢力是特別大的,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推行了一些政策,國家的很多貴族是不同意他的這種做法,所以綁架他。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是典型的尾大難斷啊,貴族們的實勢力大了,自然就對皇帝造成威脅,很多政令也下不去,甚至連皇帝也綁架了,楚莊王正是如此。

5樓:詩舞飛揚

楚國的地方貴族勢力很強,楚國國君在動員上的效率,就跟現在的美國建設高鐵一樣,扯淡幾年都是小事

6樓:

楚莊王繼位之後,釋出了很多政策,單鬥不利於貴族,所以被那些貴族綁了起來。

7樓:旅遊貴賓卡

因為君主權利不夠強大,地方貴族勢力太大,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為什麼春秋五霸就有一個是楚莊王其他都是什麼什麼公

8樓:超級魚燜

因為當時的爵位有六級王、公、侯、伯、子、男。爵位是由周朝的天子封賜和晉升。楚國得到爵位只是子爵,楚國的國君叫楚子。

後來楚國國君熊通不滿於周朝所封的爵位太小,就自封做王,也就是楚武王,從此以後楚國的國君都是王爵。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對各諸侯國的控制能力逐漸減小,以及楚國的不斷強大,楚國自封的王爵也逐漸得到其他的諸侯國的認可。所以,春秋五霸楚是王爵。

春秋五霸有很多種版本

版本一: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版本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這裡就有還有兩個王爵)

版本三:齊桓公、晉文公、鄭莊公、秦穆公、宋襄公其他不舉例了

9樓:卿小咪

因為楚國向來是不把周天子放眼裡的,率先稱王。其他各國名義上都還是周的諸侯國,怕稱王成為出頭鳥,都稱公。

10樓:匿名使用者

公,是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而王則是指因為自身修養和智慧以及能力非常之高進而被天下所有人推舉為最高管理者的人,稱之為王,地位等級更高。春秋時期周天子還是名義上的天下的王,所以中原一帶的諸侯們都成為公,次於王一等。

楚國地處偏遠,天高皇帝(那時候當然沒有皇帝)遠,不吃周天子那一套,就自行封王了。

11樓:賈豔峰

延楚漢的稱呼。劉邦是沛公,楚霸王

楚莊王如何一鳴驚人 楚莊王一鳴驚人的典故

楚莊王即位三年,為什麼沒管理國家大事?

12樓:聽風之小豬

因為楚莊王三年不管理國家大事,是為了讓自己強大一些,他雖然不管理國家,一管理國家就會管理得非常好,會讓人大吃一驚。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揚。楚莊王曰:

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是中華尚武第一人。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巨大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諡號莊。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13樓:

主要是學習與觀察,先了解國事的運作,然後對症下藥。

14樓:來自**山美如冠玉 的龐統

額......不想管。

15樓:蔣莎莎

是想努力學習 以後才能管理國家大事

春秋五霸有哪些出名的故事

為什麼春秋五霸中只有楚莊王是為王,其他都是公

16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是子爵,前704年自稱為王;類同的還有吳國是伯爵,於前585年稱王。可見禮樂崩壞,周天子失勢

前706年,不滿自己國大爵小的楚君熊通認為其先祖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有輔佐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的功勞,只因早死而僅得到子級的爵位,遂攻打姬姓諸侯隨國,目的是要求周天子晉升其爵位,遭拒,熊通率兵再次征討隨國(今湖北隨州),迫使隨侯投降。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稱為王(後諡武)。

為什麼春秋五霸中只有楚莊王叫「王」,而其他的都叫「

17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在周朝時,最初爵位只是「子」爵(周朝爵位的次低等),後來日漸強盛,國土擴大,不服王化,於是自稱為王。其他諸侯沒有這樣,所以還是原來周天子冊封的爵位。或「公」或「候」或「伯」等

18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一直被認為是蠻荒國家,地大也不管用,所以地位都比別人低,請封也沒人鳥,

所以他就自己稱王,因為楚國地處偏南 周天子管不了

19樓:索隱者

因為本來就是周朝才能稱王,其他皆諸侯雖然各立已久,仍然奉周朝為主,不能稱王,而楚國先吃了這個大螃蟹,首先稱王,惹得其他諸侯痛斥楚國乃蠻夷之地,當共討之。

當然最後的結果都知道了,其他諸侯過了些年,也開始紛紛稱王。周朝名存實亡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如何讓晉國迅速崛起?

春秋五霸四出於晉國,春秋時期的晉國真的這麼厲害嗎?春秋五霸四出於晉國,春秋時期的晉國真的這麼厲害嗎?晉國前幾代國君,都很有成就!晉國的襄公打敗了秦國。因此,秦國幾百年來都不敢向東出兵。晉景公在位期間,打敗了齊國。晉厲公又打敗了秦國和狄人,打敗了楚國。晉國打敗了周邊所有相對強大的國家,更不用說那些小國...

為什麼齊桓公被稱為「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是,一種說法是 齊桓公 晉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莊王。另一說法是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鄭國在春秋初期是實力比較強大的一個國家,鄭莊公也有興霸業之心。無奈鄭國始終是個小國,國土不大,國力有限,不能夠真正地成為霸主 在當過一段時間的 小霸 之後,齊 楚 晉 秦等大國逐步...

春秋五霸版本這麼多,為什麼只有宋襄公備受爭議?

我們覺得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有爭議,是因為我們是從勝敗的角度看。這個角度更傾向於荀子提出的五霸角度,即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 但是,宋襄公的五霸地位是孟子提出的。為什麼孟子會覺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呢?因為儒家的仁義,不以成敗論英雄。如秦穆公一樣,宋襄公擁立太子昭為齊國國君 在與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