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題

2023-01-11 17:16:02 字數 1050 閱讀 7262

1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哪種情況都說明,一種物質已經完全反應了,

1,平衡,說明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其他的都沒變)放出氫氣一樣多隻能是鹽酸反應沒了, 因為鐵的原子質量大於鎂,因此同質量的鐵和鎂中,換算成摩爾質量鐵會小於鎂, 同質量的鐵完全反應需要的鹽酸少於鎂的。

可能 1:因為如果是鐵反應完全,則鹽酸剩餘,而鹽酸剩餘就會和鎂反應,所以這樣的結果是不成立的 所以只能是稀鹽酸完全反應,

可能2: 鎂完全反應,則鐵早已完全反應,說明稀鹽酸過剩。 同質量的鐵和鎂於鹽酸反應,鎂放出的氫氣多,所以有鐵的一方重,指標會向鐵的一方偏斜

過飽和的溶液,是指 氫氧化鈉溶液中還有固體未溶解, 氫氧化鈉具有吸潮的特性, 所以可以說它有吸水性

2樓:

平衡:根據質量守橫,放出同樣質量的氫氣,所以鹽酸耗盡。

不平衡:同樣質量的鎂消耗鹽酸多,所以鐵剩下。

3樓:丁熊

吸水那個問題我不知道

至於天平問題就是個反應生成的氫氣多少的問題,鐵鎂一樣重,鎂的物質的量多你該知道吧?天平平衡說明放出氫氣一樣多,消耗的金屬的物質的量也就一樣多,肯定鎂沒反應完,原因就是鹽酸已經反應完了;如果鹽酸沒反應完,鎂會繼續反應,因為它物質的量多,會放出更多得氫氣,自然它這邊就輕了

4樓:這個也行服了

1.因為鎂和鐵的相對原子質量不同,等質量的一定鎂原子較多,如果平衡只能是鹽酸反應完全,生成等質量的氫氣,根據質量守恆,這樣剩餘的才可能相等2.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鹽酸足夠,而這種情況下原子多的鎂會生成更多的氫氣,故便向鐵。

固態的氫氧化鈉才會吸水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第一種情況是鹽酸全部反應,所以出去的h一樣多。第二種情況呢,是鹽酸足量,所以也就是金屬有剩餘,你可以把鐵和鹽酸,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通過計算,相同質量的鐵和鎂,因為鎂為24,鐵56,所以置換相同質量的氫氣用的鐵要重,所以相同質量的兩金屬鎂置換的氣體多,也就是出去的多,自然就輕了,所以會偏向鐵。我離開初三已經七年,從事和化學無關工作三年了,回答也許不夠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三化學題

1.下列詩句中描述的變化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b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d.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化學變化 反應 的基本特徵是 有新物質生成 通常表現為 沉澱 氣體 水 等 此外還伴隨著 能量 的變化,通常表現為 發光 發熱 燃燒 等 3....

初三化學題

待測 39.4 所以c a b d生成a 39.4 19.7 19.7g 參加反應的c 31.6g 反應中a與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19.7g 197 31.6g 158 1 2 根據反應前 後的物質質量變化 可知是c的分解反應 a b c d為 係數 設c a的 相對分子量 分別為 x y,x y...

初三化學題

1.無水硫酸銅在空氣中會慢慢變藍 硫酸銅晶體 證明空氣中有水 2.石灰水暴漏在空氣中會逐漸渾濁,證明有碳酸鈣 3.酒精燃燒產生的氣體依次通過乾燥的無水硫酸銅和石灰水 1.用無水硫酸銅 2.收集空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石灰水變混濁 3.酒精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把燃燒的產物先通入無水硫酸銅再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