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殿試的地點在哪,明朝殿試在哪兒舉行

2023-02-24 03:10:23 字數 5782 閱讀 8192

1樓:耿於天

明代,會試上榜者,也就是貢試先要進行一次複試,以取得殿試資格,通常在保和殿進行。

複試通過,正式進入殿試環節。通常也在保和殿,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文華殿進行。

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只考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

選最佳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

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

由填榜官填寫發榜,填榜後,皇帝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正式宣佈殿試結果。

2樓:四川萬通汽車學校

1、殿試是明代科舉考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因為考場設在奉天殿或文華殿而得名。

2、凡是會試中試的貢士均可以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因為是「天子親策於廷」,所以又稱「廷試」。

3、明朝的國都先在金陵(現南京),後定都北平(現北京)。

所以,明朝殿試的地點先金陵(現南京),後北平(現北京)。

3樓:揚如桖

明朝殿試的地點就是在現在的北京。

4樓:匿名使用者

殿試為古代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人才,考場大多設在奉天殿或文華殿。

5樓:shine鬼羽

北京奉天殿(太和殿)

明朝殿試在哪兒舉行

6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殿試地點,自唐以來,一律在京都.只是南宋偏安臨安,酉北舉人赴試不易,於是於四川另設會試試場.

7樓:三隻腳的大烏鴉

紫禁城太和殿,殿試是最高考試,必須在最正式的地方舉行。

明朝會試在哪兒舉行?

8樓:匿名使用者

在貢院。貢院應該是在北京城東南角的隨磨房衚衕,西邊是明智坊草場,東邊則差不多就是北京東城牆了。

9樓:水鮮蜂

明朝會試一般在禮部主持的貢院內舉行,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

此外,考試合格者稱貢生,頭名為會元,所有篩選合格的候選人即擁有殿試資格。讀書人從此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夙願。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貢院舉行,貢院位於北京城南,其地本為元代禮部舊址。

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備的封建科舉考試製度,共分四級。 是哪四級來著?

11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1、童生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2、鄉試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3、會試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4、殿試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

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擴充套件資料

鼎盛時期

元朝滅亡後,明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以前,學院只是為科舉培養人才的方法之一。

到了明代,進學院卻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子弟入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

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12樓:jingang醫生

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最後一個是皇帝來監考的,所以不能作弊的,作弊的話,就是欺君

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備的封建科舉考試製度,共分四級,是哪四級?

13樓:小小仙啊

1、童生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2、鄉試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3、會試

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

4、殿試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14樓:九方餐飲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童試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前的預考,由縣裡考試,中第者為生員,又叫秀才或庠生。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若干人。

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

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擔任。

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

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15樓:匿名使用者

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最後一個是皇帝來監考的,所以不能作弊的,作弊的話,就是欺君

16樓:匿名使用者

17樓:自由仙

縣試、鄉試、會試、殿試

18樓:

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清朝和明朝的鄉試在那裡考啊? 清朝和明朝的鄉試在那裡考啊?

19樓:魚雁花月

1.鄉試的考試地點在省會,經考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在被錄的舉人中考試第一名者稱為解元。

2.附:科舉考試程式和有關名稱

兒童開蒙讀書,讀熟四書五經,學習八股文制藝,通過考試,成為縣學的生員,習稱秀才,經過歲試及格者,方可參加鄉試。鄉試的考試地點在省會,經考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在被錄的舉人中考試第一名者稱為解元。

點秋香的唐伯虎被稱為唐解元,即是他在省級鄉試中考取過第一名。只有中了舉人,才算取得一種出身資格,方可參加全國性的會試。即使你未能在上一級會試中取得進士資格,你也進入了「人才庫」,可以通過「揀選」、「大挑」、「擷取」等途徑當官了。

鄉試的目的是解送人才到京師參加會試,故稱為解士,會試中考取第一名者稱解元。

取得舉人這一「職稱」後,方可參加會試。會試的地點在京城。全國各地的舉人赴京會試,舊**和傳統戲中稱「大比之年各地舉子進京趕考」。

會試的目的在於向朝廷進貢人才參加殿試,故合格者稱為貢士,貢士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每次「錄取」名額通常是300名,各省名額以到京應試人數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會試揭榜以後,得中貢士者須於下個月應殿試。

殿試,亦稱廷試,考試地點在太和殿,由皇帝對會試錄取的貢士在殿廷上親自發策問。殿試考過之後,該成績分為三甲,得中者稱為進士。一甲錄取3名,賜「進士及第」,其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實即殿試成績的第四名。三甲若干名均賜「同進士出身」。至於為什麼第一名稱為狀元,是因入京師應禮部考試,須投「狀書」,故第一名稱為狀元。

值得注意的是鄉試、會試並非每年都舉行。明清兩代,每3年在各省城(包括京城)舉行一次鄉試,每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在每正科3年中如遇有朝廷慶典則加試一科,稱為恩科。

會試也是每3年一次在京城舉行,每逢辰、戌、醜、未年為正科。如遇鄉試有恩科,則次年舉行會試,叫作會試恩科。鄉試的考試時間,在八月舉行,稱為秋闈;會試的考試時間,在二三月間,稱為春闈。

封建社會,以八股文取士,,很難使有才之士脫穎而出,加之每3年才取一名狀元,委實是太難了。舊**戲曲中動不動就有某書生中了個頭名狀元,哪有那麼容易?《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自19歲考得縣、府、道第一名,屢應會試不第,終也沒有獲得舉人這一「名分」。

明朝科舉考試分哪幾級?

20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考中為舉人第一名是解元;會試,考中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考中為進士,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21樓:小石頭pk小雨花

明代科舉考試四步驟:第步每三各府、州、縣考選其俊秀諸認應鄉試版資格送於省稱權郡試稱考;第二步各省舉行叫做鄉試式者舉;第三步京師舉行由禮部主持稱試;第四步試試者親自朝廷策試稱廷試亦稱殿試殿試取者叫做進士殿試、

二、三甲發榜名第:第甲僅三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賜進士身;第三甲若干賜同進士身

22樓:匿名使用者

分4個級bai別,第一級為院試,考du中的zhi可以獲得我們熟悉的dao秀才職位,從此也專就是讀書人了屬,第二等為鄉試,只有在第一等考試中或者高階別的人才能參加,考中的為舉人,第一名是三元中的解元,在下一等是會試,考中的叫會元,在下一等是殿試,(皇上親自主持)第一名是三元中的狀元,殿試後分仨級別。第一等,進士及第,仨人,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等若干名,叫賜進士出身,第三等若干名,叫賜同進士出身

23樓:匿名使用者

明代科舉copy考試,分為四個步bai

驟:第一步為每三年各府du、州、縣考選其俊秀諸生,zhi認為有應dao

鄉試資格的,送之於省,稱為「郡試」,又稱「小考」;第二步在各省會舉行,叫做「鄉試」,中式者為「舉人」;第三步在京師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會試」;第四步會試中試者,天子親自在朝廷策試,稱「廷試」,亦稱「殿試」。殿試取中者叫做「進士」。殿試分

一、二、三甲發榜以為名第之次:第一甲僅三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北京的NICE CLAUP點在哪裡,地點

nice claup在utown,大悅城和永旺佳世客都有店的 nice claup北京店鋪到底在 有?nice claup在u town,大悅城和永旺佳世客都有店的 想買nice claup在北京找家這個牌子的店。問下北京 有呢 在u town,西單大悅城和永旺佳世客都有店的,目前應該是這三家,現在...

雲龍在哪裡 雲龍山的地點在哪裡?

你是指浙江寧波鄞州區雲龍鎮。抹開那處雲霧,龍就在我面前。雲龍山的地點在 雲龍山位於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海拔142米,長達3公里。從市區可以乘坐38路南行 47路 63路 69路 603路 604路,雲龍山站下車,步行約450米即到。雲龍鎮的介紹 雲龍鎮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中部,東靠演豐鎮,西隔...

成都溫江辦護照在哪,成都辦理護照的地點在哪裡?

溫江的公安局就可以辦理,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處 戶口在雙流,想在溫江辦理需要些什麼材料呢?就是你辦身份證的同一個地方 成都辦理護照的地點在 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即可辦理。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第四條規定 普通護照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機構或者由公安部委託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