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是怎麼樣的體驗?獨生子女是一種什麼體驗?

2023-05-30 19:10:12 字數 3631 閱讀 1250

1樓:殘酷的浪漫

不用去爭家產、不用去搶寵愛,不會存在偏不偏心,父母會把所有的錢,精力,時間都花在那一個孩子身上,擁有爸爸媽媽全部的愛。兒子小的時候,只要帶他出去玩到哪都開心,可是現在他慢慢長大了,在家獨自看電視玩玩具的時候,總是覺得沒意思,躺在沙發上不想動,有時候呆在小區某個角落裡眼巴巴看別的小夥伴玩耍,還經常跟我說好無聊之類的話。

外婆生病住院那年,舅舅、姨娘和我媽他們4個人輪流守了四個月,24小時在病床前守著。雖然沒有發生推諉扯皮的情況,但是大家都有房貸,要養子女,一天不上班就沒有生活**,短短四個月時間就讓每個人都筋疲力盡,苦不堪言!唉,想想現在獨生子女以後需要照顧4個老人,真的太難了……若有一天失去了父母的關愛,沒有兄弟姐妹一起分擔痛苦,又該怎麼辦?

其實,父母養老的事,不能完全靠錢解決,多子女未必就贍養得更好,什麼幫親不幫理的事兒早已經看夠了!至於獨生子女孤獨,咋不去問倆獨生養二胎三胎的感受呢?現在有幾個孩子成家立業不需要父母幫扶的,為什麼不想想獨生子女是怎麼長大的呢?

家庭關係和諧又哪兒來得孤獨,別總是拿自己小孩孤獨當藉口,先掂量掂量自己金錢和能力是否承擔得起。

家裡沒有一個同齡人,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有些話只能憋在心裡,遇到事都只能一個人扛,兄弟姐妹和父母給的愛完全是不一樣的。」所有勸我生二胎的都是用這個理由,一胎和二胎相差十幾歲就不孤獨了嗎?孤獨不孤獨跟幾個兄弟姐妹沒關係,難道孩子多了就不孤獨嗎?

不爭氣誰都瞧不起,貧富不均的兄弟姐妹更是一地雞毛!關鍵要教育,沒有教育好,不論一個還是幾個都白搭。

獨生子女是一種什麼體驗?

2樓:匿名使用者

獨生子女,應該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群人,這一群人的經歷,也註定是不平凡的。

一、物質方面。

物質方面絕對是極大豐富的,即便是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由於只有一根獨苗苗,也都是傾其所有的撫育。再有就是,獨生子頭的爺爺奶奶輩,一輩子經歷風風雨雨,獨生子女的爸爸媽媽輩,童年時很多也有過生活拮据的陰影,這就導致他們會過度注重獨生子女這一代的物質生活,總感覺自己受過的苦,不能再讓孩子嘗試,所以儘自己最大努力去補償,這也是普遍的心理!

二、情感方面。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這是人生中最大的缺憾。也許有人說,獨生子女家庭是非少,更不存在老人偏心和對比的傷害,這點我確實贊同,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是非恩怨多的家庭會羨慕獨生子女。

但是同是也要承認以下的事實:

獨生子女更加自私。一生下來,所有的資源歸他們所有,家裡最舒服的房間,餐桌上最方便的座位,家裡最大一筆開銷等等,全部為他們準備,他們的心情左右一家人的心情,我不高興了,誰都不能表現得開心,基本上他們就是太陽,如果有一天走進學校,發現還有別的太陽,他們脆弱的內心容易崩潰,走入社會更加殘酷,再沒有和風細雨,再沒有人看著他們的臉色行事,再沒有屬於他們的特權,然而一直以來,沒有人教他們如何面對一樣的情況,一切都超出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對我來說,太殘忍了。以後人生漫長的歲月裡,只能一個人獨當一面,也許會有愛人,但是愛人和手足的區別就是,愛人可能拋棄你,手足確實打斷骨頭連著筋。

再看非獨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非常友愛,即使不富裕,但是一家人榮辱與共,他們在困難時候彼此扶持,彼此付出,這樣家庭的孩子,更陽光,更寬榮,更懂的感恩!他們的物質資源比不上獨生子女,他們中也會有矛盾,有爭吵,甚至仇恨,但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總是存在的,這不是因為你有了兄弟姐妹,而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導致的,少一些私心,就少一分矛盾,如果一味咬住自己一點小利益不放,不論是親人或者朋友都會變成陌路人。

三、生活方面。

人的一生,在父母羽翼下是最美好的時光,但是父母很快會老去,生命中的另一半如果奉陪到底固然萬幸,但是中國有一半的婚姻是一拍而散的,生活的悲苦,工作的壓力,婚姻的隱忍始終自己一個人嚥下去,獨生子女的悲哀就是,連個知心朋友都很少,因為知心朋友是要用心去交換的,他們的世界裡,容不下親人,又怎麼能容得下一個外人呢?所以,人到中年以後的獨生子女,肩上至少四位老人。

獨生子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3樓:社會生活一點通

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確實是有挺多的感受的。有的時候我會因為自己是獨生子女而感到開心,但是也有的時候我會因為自己是獨生子女而覺得懊悔。

因為我是家裡面唯一的一個孩子,所以無論是我的父母還是爺爺奶奶,他們都非常的寵愛我,甚至他們算得上是溺愛我了。所以在家裡面的時候,我幾乎都是家裡面的小公主。我所提的要求,他們幾乎都為我所實現。

所以從小在這樣充滿了愛意的家庭裡面長大,所以我的成長道路還是很順利的。而且我家庭的經濟條件也很不錯,更何況沒有其他兄弟姐妹來和我一起分享我父母的愛。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我確實是挺滿意。

只不過因為我從小都被老人給慣壞了,所以我現在的性格是比較的自大的。

獨生子女是怎麼樣的感受?

4樓:羈岫

並不是所有的獨生子女會比非獨生子女都孤獨,但是大部分的獨生子女往往會更孤獨一點。獨生子女的內心真實想法就是沒有人能幫助自己,所以必須要自強自立。

其實現在很多父母都在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是生一個孩子還是生兩個孩子,因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往往會有一些劣勢存在。大部分的獨生子女其實內心是比較孤獨的,雖然有父母陪伴著自己,但是沒有人可以和自己分享快樂,也沒有人可以和自己一起放學,所以難免會覺得有一個弟弟或者是有一個妹妹會更好一點。最重要的是有一些父母可能工作比較忙,讓自己的孩子住在爺爺奶奶家裡,可是爺爺奶奶雖然能給孩子好的照顧,但是卻不能給孩子更多的愛。

而且這種孩子在看到其他同學有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時,就會覺得特別羨慕,因為這些小朋友可以陪自己玩。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獨生子女都會比非獨生子女更加孤獨,因為有些父母是比較看重孩子的教育,因此會全天陪伴在孩子的身邊,除了孩子去上學之外,幾乎都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所以這種孩子童年往往會過得比較幸福。

獨生子女內心的真實寫照就是隻有自己一個人,所以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自己,不可以依賴別人,自己必須要強大。相信很多獨生子女都會這樣想,因為獨生子女知道自己既然負著父母的期望,也不能讓父母失望,所以會努力的學習。此外獨生子女並不像非獨生子女那樣,有人可以分擔自己的快樂或者是分擔自己的責任,所以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只有一個人,因此會更加的依賴父母,但是變成了大人後就會更加的獨立。

最後,覺得獨生子女有獨生子女的好,而非獨生子女也有獨生子女體驗不到的快樂,但無論怎麼樣,父母都要給子女一個快樂的童年。

作為獨生子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5樓:秋兒之金

我覺得獨生子女得到所謂的100%的愛,是來自於父母把所有的資源經歷時間都給予了獨生子女,所以獨生子女會感覺到自己非常的幸福,正因為家裡面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那一輩的社會條件不好,很多為了吃飽而奔波,小時候我也感受過一塊肉蘸醬油要吃好幾頓的日子。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然後把我們養大,養成了省吃儉用的習慣,什麼都是簡簡單單,吃的也是很差,導致現在年紀大了很大一部分身體都是有很多問題。我們這代人家裡條件好的話在經濟方面不會有太大的負擔,不是在在體力、精神金錢上的負擔,,而是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情況會變糟糕。

作為獨生子女,意味著什麼。不能去遠的地方工作,不能遠嫁,不輕易做冒險的事情;登山時,要繞開危險的地方;去海邊玩,別人潛水時,在岸上等著。

很多人會鼓勵父母帶她們健身,控制飲食,每年體檢。你會堅持做好嗎?

和上一輩人相比,獨生子女一代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更為複雜。

在愛與責任之間來回,在羈絆中掙扎。對父母「有愛,也會有私心」。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對我們來說「要陪他們近一點,才能放心」。作為獨生子女,想想如果有一天把你父母接到身邊生活。

非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能否生兩胎,非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能否生兩胎

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經夫妻雙方申請 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 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二 經設區的市以上計劃生育技術鑑定組確診第一個子女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三 曾患不育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四 夫妻雙方均為少數民族的 五 夫妻一方從事礦工井下作...

獨生子女補貼問題,提出獨生子女補貼問題

其補貼一 其子女從出生到16歲,每年每月 都有 2010年前男5 月,女6元 月保健費補貼內 每月20元 月保健費,有單位的容在父母雙方單位領,無單位的和農村戶在所在地社群 村委一年一領 都有,這是國家 計劃生育政策 立法獎勵。其補貼二 父母是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在退休時有5 的增資 隨...

農村獨生子女父母補貼,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週歲政府補貼是多少

1 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補貼 獨生子女父母只要領取了 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憑證件就可以領取獨生子女父母獎金補貼,每個地區補貼的金額不同,最高為2000元,領取時間為 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18週歲為止。2 獨生子女傷殘扶助補貼 有勞動力才有生產力,像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如果有一個人傷殘後,會直接影響生產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