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能察中雖的古義和今義

2021-03-03 20:38:01 字數 7179 閱讀 5875

1樓:skywalke天行者

古意:即使

現在:雖然

2樓:魔鬼董事長

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雖的古義和今義

3樓:方粉絲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轉折連詞。

4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雖乘奔御風」的「雖」古義和今義各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雖乘奔御風」的「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整句意思:即使騎上飛奔的馬。

出自:南北朝 酈道元《三峽》

原文選段: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釋義: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或:有的時候。王命:皇帝的聖旨。宣:宣佈,傳達。御:駕著,駕駛不以:不如。

創作背景:

酈道元生活於南北朝北魏時期,少年時代就喜愛遊覽。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有準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

因此寫就《水經注》。

作者成就:

父親去世後,酈道元繼承爵位,被封為永寧伯,擔任太傅掾。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王朝遷都洛陽,酈道元擔任尚書郎。十八年(494年),跟隨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執法清正,被提拔為治書侍御史。

酈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立志要為西漢後期桑欽編寫的地理書籍《水經》作注。他引用的文獻多達480種,其中屬於地理類的就有109種。經過多年辛苦,終於寫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經注》。

酈道元以其飽滿的筆觸,為後人展現了一千四百年前中國的地理面貌,使人們讀後可以對各地的地理狀態及其歷史變遷有較清晰的瞭解。

例如從關於北京地區的描述中,可以知道當時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歷史遺蹟、河流以及湖泊的分佈等,還可以瞭解到北京地區人們早期進行的一些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的活動,像攔河堰的修築、天然河流的導引和人工渠道的開鑿等。

6樓:溪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1.《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迴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裡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作者簡介:酈道元(約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酈範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於的古義和今義 以的古義和今義

7樓:晚夏落飛霜

於的古義:

1、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處所,可譯為「在」、「到」、「從」等。三國·諸葛亮《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

翻譯:在兵敗的時刻受到任命。

2、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由於」、「因為」。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

翻譯:學業由於勤勞而精進,由於嬉鬧而荒廢。

3、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可譯為「對」、「向」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餘將告於蒞事者。」

翻譯:我將要告訴管理政事的人。

4、介紹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翻譯:我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您欺騙而辜負了趙王。

5、介紹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先秦·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翻譯:冰,是水做的,卻比水寒冷。

6《詞綴》用在動詞前,無義。先秦·佚名《詩經·葛覃》:「黃鳥于飛。」

翻譯:黃鳥在飛。

於的今義:

1、在:她生於2023年;來信已於日前收到;黃河發源於青海;

2、向:問道於盲;告慰於知己;求救於人;

3、給:嫁禍於人;獻身於科學事業;

4、對;對於:忠於祖國;有益於人民;形勢於我們有利;

5、自;從:青出於藍;出於自願;

6、表示比較:大於;少於;高於;低於;

7、表示被動:見笑於大方之家;

8、動詞字尾:合於;屬於;在於;至於;

9、形容詞字尾:勇於負責;善於排程;易於瞭解;難於實行。

以的古義:

1、用;使用。戰國·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翻譯: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賢者不一定被推薦。

2、做。春秋·孔子《論語》:「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翻譯:如果有人瞭解你, 那麼打算怎麼做呢?

3、認為。漢·劉向《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翻譯: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4、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翻譯:願意用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

5、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翻譯:秦國不將城池給趙國,趙國也不將和氏璧給秦國。

6、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

翻譯:而我靠著捕蛇獨自存活。

7、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漢·班固《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翻譯:蘇武在始元六年春天到達京師。

8、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漢·劉向《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翻譯:天下的局勢有變化,王割捨漢中和楚國和好。

9、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翻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

10、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翻譯:我和四個人拿著火把進入。

11、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翻譯:我之所以這樣做,時將國家的大事放在自己的私仇之前。

12、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翻譯:草木茂盛,溪水漫流。

13、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唐·韓愈《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翻譯:作了這首《師說》來嘉獎他。

14、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漢·范曄《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翻譯: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官吏,沒有不過度奢侈的。

15、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唐·李朝威《柳毅傳》:「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翻譯:至於言語慎重不相互躲避的人,是偶然罷了,**有意呢!

16、通「已」。已經。漢·司馬遷《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翻譯: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士兵買來魚煮了吃,得到魚肚子裡面的信,本來就認為這事很奇怪了。

17、通「已」。停止。春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無以,則王乎?」

翻譯:沒有停止,就可以稱王了嗎?

18、只是。先秦·佚名《馮諼客孟嘗君》:「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

翻譯:君王所缺少的,只是義氣罷了。

以的今義:

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

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

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

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

5、於;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2023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

7、姓;

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後;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8樓:戴氏蛋撻

於:1《介》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處所,可譯為「在」、「到」、「從」等。《子魚論戰》:「宋公子及楚人戰~泓。」《出師表》:「受任~敗軍之際。」

2《介》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由於」、「因為」。《進學解》:「業精~勤,荒~嬉。」

3《介》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可譯為「對」、「向」等。《師說》:「~其身也,則恥師焉。」《捕蛇者說》:「餘將告~蒞事者。」

4《介》介紹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伶官傳序》:

「而智勇多困~所溺。」《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王而負趙。

」5《介》介紹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水。」

6《詞綴》用在動詞前,無義。《詩經?葛覃》:

「黃鳥~飛。」【注】「於」和「於」二字是同義詞。《詩經》《尚書》《周易》多用「於」,其他書多作「於」;有些書(如《左傳》)「於」「於」並用,「於」常用於地名前,其餘寫作「於」。

但是,古書中用作人名和語氣詞的「於」不能寫作「於」,參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詞綴的「於」不能寫作「於」。此外,其他場合兩者可互換,漢字簡化後都寫作「於」。

於:1.介詞

2.字尾(1)任用;使用;運用。

以:1)任用;使用;運用。

(2)使。

(3)認為。

(4)及,連及。

(5)緣故;原因;道理。

(6)即,立即。詳「以時」。

(7)代詞。何,何處。

(8)代詞。此,這。

(9)介詞。拿;用。

(10)介詞。表示處置或主使。猶言帶著、率領。

(11)介詞。介紹論事的標準。猶言「以......論」;「論......」。

(12)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憑藉或前提。猶言憑、根據。

(13)介詞。介紹具有的身份或資格。

(14)介詞。為。

(15)介詞。在;於。

(16)介詞。自;從。

(17)介詞。與;同。

(18)連詞。表並列,相當於「和」。

(19)連詞。表承接,相當於「而」。

(20)連詞。表承接,相當於「則」。

(21)連詞。錶轉折,相當於「卻」。

(22)連詞。因為,由於。

(23)連詞。因而;因此。

(24)連詞。如,如果。

(25)助詞。在句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音節,不表義。

(26)助詞。表語氣,用於句末,相當於「矣」。

(27)助詞。用在單純方位詞前,組成合成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

(28)通「已」。已經。

(29)通「已」。太;甚。

(30)通「已」。止。

(31)通「已」。謂不許,不同意。

(32)通「有」。

(33)通「又」。

以:1《動》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2《動》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哉?」

3《動》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美於徐公。」

4《介》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十五城請易璧。」

5《介》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6《介》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7《介》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8《介》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9《連》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近,則遊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10《連》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入。」

(11)《連》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12)《連》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13)《連》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貽之。」

(14)《連》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15)《連》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16)《副》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怪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