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老師的儒家圓教詠是什麼意思

2021-03-03 20:27:34 字數 4150 閱讀 6756

1樓:

【儒來家圓教詠】

儒聖冥寂存天常,孟源軻重開日月光。

周張明道皆弗違,朱子伊川反渺茫。

象山讀孟而自得,陽明新規亦通方。

四有四無方圓備,圓教有待龍溪揚。

一本同體是真圓,明道五峰不尋常。

德福一致渾圓事,何勞上帝作主張。

我今重宣最高善,稽首仲尼留憲章。

--牟宗三

儒家的代表作有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代表人物為孔丘、孟軻,代表作《春秋》、《論語》、《孟子》。

3樓:陳小布交友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

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說:

「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士出來任職做官,為社會服務,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荀子在講到社會分工時,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荀子·榮辱》)的一類人。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原始儒家學說也可以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的文化。

子貢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謂之士矣」的問題,即怎樣做才稱得上「士」。孔子回答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論語·子路》)這句答話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份,同時也指出了作為一名「士」的最基本條件和責任:一是要「行己有恥」,即要以道德上的羞恥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二是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國君所交給的任務。前者是對士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後者則是對士的實際辦事才能方面的要求。

而這兩方面的統一,則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寫了一篇題為《儒效》的文章,其中對於儒者的形象和社會作用是這樣來描寫的:「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美俗」就要不斷修身,提高道德品質,以身作則;「美政」則要「善調一天下」,為社會制訂各種禮儀規範、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會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基於以上對於「儒」、「士」、「君子」的基本社會使命的分析,可以說原始儒學的主要內容都是關於「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規範和從政方面的治國原則。而且,從孔子、孟子到荀子,他們所提出的各種道德規範和治國原則,都是十分具體的、為人處世中踐行的規範和原則,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學原理。

人們稱孔子之學為「仁學」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孔子是把「仁」作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規範來要求的。如他說: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論語》一書中記載著許多孔子回答**們問「仁」的言論,其內容都是實行行為中所要遵循的各種具體規範和原則。

如:答樊遲問仁,一則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一則曰:「愛人」(《顏淵》)。

答顏淵問仁,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

答仲弓問仁,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

答司馬牛問仁,曰:「仁者其言也訒。」(《顏淵》)

答子張問仁,曰:「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陽貨》)

再如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陽貨》)「剛、毅、木、訥,近仁。

」(《憲問》)以及有子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等等,無一不是具體實踐行為中遵守的規範原則。

《論語》一書中也還記載著許多條孔子答問為政的言論,同樣也都是十分具體實踐行為中遵守的規範原則。如:

答子貢問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顏淵》)

答齊景公問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

答子張問政,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答季康子問政,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答子路問政,曰:「先之,勞之」,「無倦」。(《子路》)

答仲弓問政,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答葉公問政,一則曰:「近者悅,遠者來。」一則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又答子張問從政,則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堯曰》)等等。

孟子除了進一步發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又以推行「仁政」學說而著稱於世,而其所論的「仁政」內容,同樣也是十分具體的。如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而所謂的「正經界,」就是「分田制祿」,「制民恆產」(《孟子·滕文公上》《梁惠王上》)等。再就是他經常舉以為例的周文王的「仁政」內容,即:「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徵,澤梁無禁,罪人不孥」(《梁惠王下》),以及「尊賢使能」(《公孫丑上》)等等。

孟子對為什麼要行仁政和為什麼可能行仁政,也進行了理論上的說明。但他的那些理論說明,大都是感性直觀的。如他認為,因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先王同樣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發之於政,即是「仁政」等,來論證行仁政的根據。

又以「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盡心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等「推恩」理論,來說明行仁政的可能性等等。

孔子、孟子在修身與治國方面提出的實踐規範和原則,雖然都是很具體的,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也就是說更多地寄希望於人的本性的自覺。所以,孔子竭力強調「克己」、「修身」(《憲問》)、「為仁由己」等。而孟子則以「性善」為根據,認為只要不斷擴充其「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公孫丑上》),「求其放心」(《告子上》),即可恢復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實現「仁政」理想。

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他認為,人的本性並不是那麼美好的,順著人性的自然發展,必然造成社會的爭亂。

因此,必須用禮義法度等去化導人的自然本性,即所謂的「化性起偽」,然後才能使之合乎群體社會的公共原則和要求。所以,荀子在強調自我修養、道德自覺的重要的同時,更為強調「師」與「法」的教育與規範作用。如他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

」(《荀子·性惡》)又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

」「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荀子·修身》)

同樣,荀子設計的治國原則:「明分使群」、「群居和一之道,」包括理想的「王制」與具體的「富國」、「強國」之策,乃至他的「禮論」、「樂論」、「君道」等等,可以說都是非常富於現實主義的。它都是在肯定當時已經形成的社會等級和職業分工的基礎上,來規定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名分和位置,並要求其各盡其職,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一致。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荀子提出的治國原則中沒有一點理想主義的成分。因為,如果它的學說中一點理想主義成分都沒有,那麼,他的學說就不會有什麼感染力,而他也就不能稱為一名思想家。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至戰國時期,是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的「顯學」之一。他們提倡的道德修養學說在「士」階層中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他們設計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國原則,則因其主要精神,即一統天下和禮義王道為上等,太脫離當時諸侯稱霸、群雄割據的社會現實了,因而始終沒有能得到當權者的賞識和採用。所以,原始儒家學說與以後成為實際社會制度依據的儒學不同,它還只是一種關於道德修養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學說。

在我們以下的論述中,人們將會看到,分清這種差別是非常重要的。

具體分析熊十力對牟宗三的人生有哪些重大影響

4樓:幸運滴

一、引言:從一師一友說起

5樓:sun南宮無敵

先生於大學三年級時,從遊於黃崗熊十力先生之門,三十一歲獲交唐君毅先生,一師一友,相得最深。熊先生以為北大自有哲學系以來,唯先生一人為可造。而唐先生則於未嘗晤面之先,見其文而知其人,之後又謂先生天梯石棧,獨來獨往,高視闊步,有狂者氣象。

敬維先生之所成就,是真可告無愧於師友矣。[2]

這段文字是對牟宗三與熊十力和唐君毅的師友關係的「蓋棺定論」。數十年以來,牟宗三與熊十力和唐君毅的師友情誼有口皆碑,成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檢視牟宗三的自傳以及其他文字材料,熊十力與唐君毅在精神上給他帶來的不同的影響,以及他們師生三人在精神上的相契相知,牟宗三亦有親切而誠摯的記述,他的緬懷與感念之情呼之欲出,溢於言表,十分動人。

他說過一句言之鑿鑿的肺腑之言:

高三老師把我放棄了。。怎麼辦,一個高三的班主任放棄了一個並沒有自我放棄的學生,那個學生該怎

自信是人生幸福的最好的心理暗示,自悲是克服困難的最大的心理障礙,自信增加內力使人進步,充滿信心地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可以消除你的不良情緒盡而達到快樂的境界。學習重在自己,老師只是培育你的園丁,沒了園丁,就要自己努力,發光發亮,相信自己的實力,多在平時複習,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證明給老師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