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可以什麼詞語說

2021-03-03 20:46:58 字數 1902 閱讀 7702

1樓:匿名使用者

眾志成城 集思廣益

同心協力 共同努力

齊心協力 通力合作

群策群力

一個人帶動多個人做一件事可以用什麼成語來表達?

2樓:張小米由

一呼百應、一呼百諾、應者雲集、一波萬波、一唱百和

1、一呼百應[ yī hū bǎi yìng ]

釋義:一個人呼喊,馬上有很多人響應。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當前快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

例句:陳勝揭竿起義,天下立即一呼百應。

孫悟空居然也裝模作樣地當起了一呼百應的「齊天大聖」,好不得意。

2、一呼百諾[ yī hū bǎi nuò ]

釋義:一人呼喚,百人應答。形容有錢有勢,僕從很多。

出 處:唐·拾得《詩五十四首之五十一》:「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例 句:大家聽他這麼一喊,都一呼百諾。

3、應者雲集[ yìng zhě yún jí ]

釋義:應:應和。響應的人像雲一樣聚集。形容響應的人多。

例句: 雖然,我們沒有振臂一呼而應者雲集的權力,也沒有腰纏萬貫的榮耀。

4、一波萬波[ yī bō wàn bō ]

釋義:比喻事情開端後的不斷髮展變化。同「一波才動萬波隨」。

出 處:宋·范成大《題請息齋》詩之八:「冷暖舊雨今雨,是非一波萬波。」

例句:冷暖舊雨今雨,是非一波萬波。

5、一唱百和[ yī chàng bǎi hè ]

釋義: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例句:.遠處傳來一片雞啼之聲,此起彼伏,一唱百和,恰似一支清新的晨曲,正在迎接著黎明的到來。

形容所有人一致做某一件事情的四字詞語

3樓:鄰居家的小榴蓮

不約而同 不謀而合 殊途同歸 不期而同

萬眾一心 同心同德 齊心協力 眾志成城 眾擎易舉

形容一群人在一起很快樂可以用什麼詞語?

4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名字:其樂融融

成語發音:qí lè róng róng

成語解釋:其:代詞,其中的;融融:和樂的樣子。形容十分歡樂、和睦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成語名字:歡聚一堂

成語發音:huān jù yī táng

成語解釋: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今天,我國各民族的文學家、戲劇家、美術家、**家......文藝工作者的代表歡聚一堂。」

成語名字:皆大歡喜

成語發音:jiē dà huān xǐ

成語解釋:皆:都。人人滿意;全都高興。

成語出處:《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成語名字:盡如人意

成語發音:jìn rú rén yì

成語解釋:盡:完全;如:符合;遵從。完全符合人們的心意。形容心滿意足。

成語出處:宋 劉克莊《李艮翁禮部墓誌銘》:「然議者但以為恩澤侯挾貴臨民,安得盡如人意。」

成語名字:稱心如意

成語發音:chèn xīn rú yì

成語解釋:稱:符合;稱心:符合心願。完全符合心意。

成語出處:宋 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5樓:直白粗暴的主題

群英薈萃 八仙過海 賓朋滿座 繁花如錦,碧草如茵 錦上添花 莫如雪中送炭 才高八斗 天才橫溢 才情卓越 古代天才:倚馬可待 一瀉千里 五四以後的天才

6樓:儀旎犁嘉慕

我只能想到一些特俗的。。。

夢見和一群人拿凶器打架,夢見和一群人打架是什麼意思

你有諸多事不如意,卻又沒頭緒,無法解決。起因大部分都是些小事吧.請你試著多吃蘿蔔 通氣,有個好心態,最重要 人就會顯得更寬容,如果對你有幫助,我就會開心了 禁止暴力白天不要想這些事,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 夢都是相反的,你夢見與人打架證明平時你是一個很好的人 夢見和一群人打架是什麼意思?待考者夢見和一群...

一群人被一群一群恐龍追到了峽谷,峽谷裡面有很多蜘蛛,還有很大的蚯蚓,食人花。是什麼電影

你說的是這部電影 金剛 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冒險電影,重拍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 金剛 由彼得 傑克遜執導,娜奧米 沃茨 傑克 布萊克 阿德里安 布勞迪和安迪 瑟金斯等領銜演出。影片於2005年12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 金剛 影片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冒險電影,重拍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 ...

我的觀點,一起來討論,當一群人聚在一起討論問題時,在有其他人站出來並反覆檢驗之前,首先說話的人的觀點,看起來總是正確的。

父母有些觀點的確是不對的,但是並不是只有父母的觀點是會不對的,這天下沒有誰會是永遠對的,有些人的觀點和它所處的環境和所接受的知識與所經歷的經歷有關,父母如果不對,我們能糾正就糾正,但是不要報著瞧不起父母的心態,應該要懷有感恩的心。因為父母給你創造了條件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與他們那個時候不同的教育,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