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季禾子醫生
個人覺得是會的,環保稅對於普通群眾而言,是一種負擔,你想,原本就沒有的稅費,突然一多,就要多交錢。我覺得環保稅的意義就是看人們的公德心,姑且算是一種道德約束吧。
環保稅對企業有何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答:開徵環保稅對bai企業負擔的du影響,主要取決於改革前後zhi企業的名義負擔dao(排汙費的徵專收標準與環保稅的稅率屬水平)和徵管的變化。
一是企業名義負擔的變化取決於地方對環保稅具體稅率水平的確定。
二是環保稅的徵管力度加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實際負擔。
對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影響
一是環保稅實施總體上對企業經營影響較小。從現行企業稅費負擔的構成來看,排汙費並不是稅費負擔的主要構成部分。
二是環保稅將要求企業加強環境管理和稅務管理。企業需要自行申報應稅汙染物的排放種類、數量、濃度和應納稅額等,並對申報的真實性承擔責任。稅務機關則對企業納稅申報資料資料進行比對,並可以申請由環保部門進行復核。
綜合來看,在環保稅基本制度改革不大的情況下,開徵環保稅對企業負擔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影響較小。但對於未能嚴格執行環保標準和排汙費規定的部分排汙企業而言,開徵環保稅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營改增的推出對我國的哪些四大行業有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營改增的推出對我國的金融業、房地產業、建築業、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有影響。根據第一財經發布的《營改增攻堅,對四大行業的影響》可以看出:
一、金融業:
1、「對金融業全面徵收增值稅,在國際上尚不多見。一些銀行客戶在細則出來後做過測算,按照最後公佈的細則測算下來對利潤的影響會比之前預想的要大。總體而言,此次營改增雖然金融業6%的稅率與原營業稅政策下5%稅率相比上升不大,但企業若不能足額取得進項稅額,仍存在自身稅負上升的風險。
」(1)「根據目前瞭解到的政策動向與內部假設測算,『營改增』後稅負總體上基本持平。」旗下有眾多金融業務的中國平安對本報表示。但另一家中小型保險公司財務人員卻表示根據內部測算稅負會略有上升,同時利潤可能略有下降。
(2)例如,之前業內廣泛關注的貸款利息支出是否可以抵扣。此次細則中明確,企業向銀行的貸款利息支出不能抵扣進項稅。「那就意味著對於大客戶,銀行很難進行增值稅的轉嫁,因此會減少自己的收入,而對於相對弱勢的中小企業,如果銀行通過提高利率的方式轉嫁部分增值稅成本,則企業融資成本將有所上升。
」(3)同時,在營業稅下可以免稅的同業往來業務在此次細則中也並非全部免稅。細則中規定,只有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的「線上」短期拆借行為才可以免徵增值稅,但「線下」的短期拆借就並未在免稅範圍。
(4)「原本行業**同業業務即使不免稅,如果利息費用進項可抵得話也可以在同業間相互轉嫁,影響不會太大。但『線下』的短期拆借可以被視為貸款的性質,而此次細則中貸款利息支出進項稅不能抵,那就意味著拆出銀行,即可以被視為將資金『貸出去』的銀行,這6%的增值稅可能無法轉嫁。除了對於稅負影響的考慮,許多金融企業在營改增準備過程中也充滿挑戰。
(5)我國和大多數增值稅稅制國家都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即金融企業如何計算抵扣其增值稅進項稅額。這個問題的出現是由於金融服務企業通常有應稅服務、免稅服務以及零稅率服務,而且很難劃分各項服務所發生的成本費用。
不過,由於金融行業的複雜性,細則對於準備時間給予了一定的「隱藏優惠」。對於大部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來說,預設的申報期為每月申報。但新的增值稅法規對銀行、財務公司與信託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包含保險公司)給予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即按季度進行增值稅申報納稅。
這使得這一類企業有額外的幾個月來改造他們的系統以順利完成增值稅申報。
二、房地產業:
除了複雜的金融業之外,房地產業是另一個在此次營改增之中備受關注的行業。
(1)「我們的房地產業客戶目前也正在根據細則內容進行測算,整體來看對企業的影響應該是偏正面的。」
儘管房地產業的稅率從之前的5%上升到11%,但此次細則對房地產企業的最大利好就是銷售收入可以在扣減土地出讓金之後差額徵收增值稅。
(2)「從之前的營改增政策來看,**對使用差額徵稅的方式是非常慎重的。所以之前房地產企業會擔心土地出讓金會不會採用差額徵稅的形式來進行。如果用進項稅抵扣的方式企業在交土地出讓金的時候需要先交增值稅才能拿到專用發票,對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都有影響,對於徵管上也會產生很多複雜的問題。
現在差額徵稅的方式對於企業來說相當於『一塊石頭落地了』。」
(3)當然,最終的應納稅額情況視土地佔整個專案的比例價值以及建築勞務和材料佔專案開發總價值的比例。「如果建築勞務和材料佔專案開發總價值越高,則可抵扣進項稅額越高,因為材料的進項稅率為17%,而建築成本會帶來11%進項稅。」
(4)「**商可以按照不同的專案選擇適用不同的稅率進行繳納增值稅。因此,某家房地產公司就住宅希望按照5%徵收率採取簡易徵收方式,而商業地產則傾向於按照11%的稅率計算增值稅額,並將其轉嫁給購買方,購買方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的傳統計稅方式。」畢馬威表示,「另外,在不動產租賃業務中,業主的選擇將受到租戶的重大影響。
如果業主可以將增值稅傳遞給下一環節,則其可能傾向於選擇11%的稅率。而由於租賃條款或協商不利等原因無法將進項稅轉嫁給租戶時,業主往往更傾向於選用5%徵收率方式。因此,業主與租戶之間就稅務問題清晰的溝通將成為將來租賃談判的一部分。
」(5)許多開發商通過專案公司運營各開發專案。如果彙總申報無法實現,意味著每次開發新的專案時,都需要讓每個專案公司儘早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確保可以儘早獲得進項稅抵扣資格。然而,直到各公司產生銷項稅時才能實現相關進項稅額的經濟效應。
因為除了部分貨物和服務出口外,我國並不廣泛就進項稅留抵退稅予以退稅(這與其他很多增值稅稅制國家不同)。因此,增值稅對企業現金流會產生顯著並長遠的影響。此外,當以專案公司架構運營時,一個專案產生的進項稅將不能用於抵扣另一個專案產生的銷項稅。
三、建築業:
建築業與房地產業作為同一產業鏈條的直接上下游環節,和房地產相同的11%稅率有助於實現兩行業納稅人的稅負均衡。
(1)「對於建築業來說,他們最大的挑戰在於進項稅的管理。是否能及時從**商那裡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商管理中的重點之一。 因為增值稅是一種『隱藏成本』,應該抵扣卻沒能抵扣的部分不會有一個專門的會計科目顯示出來,但卻隱藏在成本中。
」(2)另外,由於建築業總包商下有很多分包商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該部分的進項稅只能拿到稅局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方能抵扣。
(3)申銀萬國研究報告稱,營改增以後影響建築企業稅負的核心因素是可抵扣比例(可以拿到增值稅進項稅的成本/總成本)。按照建築企業平均15%的毛利率估算,可抵扣比例需要大於56%才可以達到減稅的效果,毛利率越高,需要的可抵扣比例就越大。總的來說,建築行業成本中原材料佔比50-60%,機械使用成本佔5-10%,融資成本在5%左右,剩餘為人工成本,可抵扣比例較難達到減稅的程度。
但營改增最終達到博弈的平衡點後,企業盈利水平不會有太大波動。
(4)「營改增推出後,建築企業會更多的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商,當然同時也會造成成本的提升,但是由於工程合同都是按照成本+合理毛利率的方法定價,建築行業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利潤率非常微薄,行業成本和稅負的整體提升最終一定會傳遞到下游,體現在合同**的提升上面。所以營改增推出後,短期可能存在**混亂階段,造成合同簽約下滑和利潤率波動,但是中長期看,對企業盈利水平不會造成太大波動。」
(5)和房地產業一樣,建築業也有類似的「老專案」過渡政策。同時,此次細則規定,一般納稅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築服務、為甲供工程(發包)提供的建築服務,可以選擇3%徵收率的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對此兩類業務允許選擇簡易計稅方式,主要考慮納稅人收取的價款中大部分為人工費、管理費及輔料費用,且營改增前購入的存量資產和人工成本均不得抵扣。如果某些建築企業覺得自己的進項稅抵扣較小,可能未來會更傾向於提供清包工的方式,這樣就可以選擇較低的3%徵收率。不過,納稅人需結合主要物資採購情況、下游環節房地產納稅人抵扣需求,測算不同處理的稅負影響,慎重決策。
」四、生活服務業:
(1)生活服務業作為營改增後的新設行業類別具有「兜底」的特點,是將原徵收營業稅時散落於「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等稅目中,且在非生產流通環節、有突出個人消費屬性的應稅服務綜合而成。
(2)對於納稅人而言,雖然生活服務業6%的稅率與原營業稅政策下5%稅率相比上升不大,但企業若不能足額取得進項稅額,仍存在自身稅負上升的風險。
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數量大,種類多,提供的服務包括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遊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其他生活服務。
(3)「從政策來看,生活服務業相關的增值稅規定面臨諸多難點。首先,某些生活服務業是基於現金交易的,營業稅下稅務合規水平亦不高(例如餐飲服務);其次,難以區分生活服務的消費是出於公司商業目的還是個人消費(例如住宿服務);最後,部分生活服務是為了滿足公眾的基本需求,通常由**提供扶持及補貼(例如教育醫療服務),但也可能由個人投資提供相關服務。」
(4)另外,一些生活服務業企業提供的服務是綜合性的,酒店業就是最好的例子。「比如一個酒店裡既賣貨物,又提供住宿、餐飲等服務,不同業務稅率不同,如果按照稅法嚴格執行,就要把這些綜合性服務分割開來繳稅,這樣經營管理的工作任務也比較重。」
(5)不過,此次細則在過渡政策中對於生活服務業的一些子行業給予了免稅政策,例如託兒所、幼兒園、養老機構、婚姻介紹、一些展館的門票收入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營業稅下醫療服務普遍享受免稅待遇,而新增值稅法規詳細定義了免稅的醫療服務的範圍。「很多醫療行業的私人機構實操中可能將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