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灘新約
西安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
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
擴充套件資料
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基座為正方形,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迴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屋簷四角飛翹,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形式古樸、層次分明之美感。
鐘樓一層大廳的西牆上分別鑲嵌著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2023年西安市人民**翻修鐘樓後留下的碑文記載,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後由陝西巡撫張楷書寫的《重修西安鐘樓記》碑,第三方是由陝西巡撫龔懋賢在鐘樓東遷後親筆提寫的《鐘樓東遷歌》碑。
鼓樓是由長興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主持修建,據說是在微雨朦朧之中為鼓樓工程奠基的。
乾隆五年,據《重修西安鼓樓記》記載,上年陝西小麥豐收,出現了「男娶女歸,禮興訟息」的太平景象,於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樓。長安縣令王瑞具體負責修繕事宜。重修後的鼓樓,燦然一新。
登樓遠望,秦川景色歷歷在目。
2樓:匿名使用者
西安鍾、鼓樓是西安標誌性建築物,西安鐘鼓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兩座明代建築遙相呼應,蔚為壯觀。西安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原建於今西大街北廣濟街東側,明萬曆十年(公元2023年)移於現址。鐘樓是一座重簷三滴水式四角攢尖頂的閣樓式建築,面積1377.
64平方米,建在用青磚、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與寬均為6米的十字形券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西安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公元2023年),比鐘樓的建造時間稍早。
鼓樓建於高大的長方形臺基之上,臺基下闢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券洞。
3樓:匿名使用者
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2023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
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傑秀麗不亞於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主持修建鼓樓的有長興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據說是在微雨朦朧之中為鼓樓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2023年)、乾隆四年(公元2023年)曾先後兩次重修。據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樓記》載,上年陝西小麥豐收,「隴有贏糧,畝有遺秉,民不俟命」,出現了「男娶女歸,禮興訟息」的太平景象,於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樓。
長安縣令王瑞具體負責修繕事宜。重修後的鼓樓,面貌崇隆敞麗,燦然一新。登樓遠望,鬧市風光、秦川景色歷歷在目。
鐘樓的來歷是什麼?
4樓:簫灑舞劍
我國的鐘樓
有很多,如西安鐘樓、北京鐘樓 、靖江鐘樓 、福州鐘樓 、榆林鐘樓,它們的來歷也各不相同,以西安鐘樓為例,講一下它的來歷。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不久,關中一帶連連發生**,民間相傳城下有條暗河,河裡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長安在震動。朱元璋怕了,心裡感覺不踏實,於是想辦法要壓著它。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鐘樓,鍾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
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鐘樓,並調來「天下第一名鍾」景雲鍾前來助陣。
鐘樓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二兒子鎮守西安,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碑林博物館正門口那兩個銅獅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東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後,其間還有一次遷都之議。有大臣主張遷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動,專門派太子朱標赴西安實地勘察,選擇宮室基址,並繪製陝西地圖進獻。
太子朱標從陝西回到南京後,呈獻了陝西地圖給父親朱元璋,並詳細介紹了西安的地理優勢,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提議遷都西安。此時朱元璋已經年邁,太子朱標不久以後英年早逝,這位晚年喪子的老人心力憔悴,遷都之事不了了之,西安在歷史上最後一次錯失了重溫國都舊夢的機會,但西安鐘鼓樓已按照皇家建築級別建成,西安鐘樓的重簷攢尖式屋頂和故宮中和殿相同,鼓樓的重簷歇山式屋頂和天安門城樓一樣。
不僅是房頂屋簷,西安鐘鼓樓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同樣只使用於皇家建築當中,非比尋常。
西安鐘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初建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2023年)整體遷移於今址。現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屬碑林區管轄)。
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簷,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樑,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西安鐘樓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它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首。
5樓:西安老蚊子
西安鐘樓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七年,原址在廣濟街口。萬曆九年遷址到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關於鐘樓遷址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萬曆年間,關中**道士高承之斷言,有萬年鰲魚在地下作怪,於是知府將鐘樓遷到現址震住妖孽作祟的穴口,從此西安天下太平,萬民樂業。鐘樓正面的楹聯就反應了這段傳說。實際上鐘樓的東遷是與西安城市發展的東移直接相關的。
鐘樓始終處於西安交通地理的中心位置。鐘樓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報時的,晨鐘暮鼓成為西安的標誌之一,但是過去報時並非清晨敲鐘,黃昏擊鼓。據考證,老西安報時的其實是鐘鼓並用。
這口鐘名雲:景雲,鑄成於唐太宗景雲二年,鍾高二米,直徑達一點五米,重達萬斤,鐘身鶴飛龍翔,鐘鳴聲揚數十里。起初置於廣濟街口鐘樓內,明朝鐘樓遷址後置於鐘樓之上。
鐘樓和鼓樓的起源及用途是什麼? 10
6樓:匿名使用者
1、鐘樓和鼓樓的起源:
在人類社會,為了統一人們的行動,就必須統一時間,因此需要建立授時系統。中國古代的授時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鐘暮鼓」,即早晨敲鐘,傍晚敲鼓,鐘樓和鼓樓因此而產生。
2、用途:報警報時
如唐代實施晨鐘暮鼓,鼓響,城門關閉,實行宵禁;鐘鳴,城門開啟,萬戶活動。老百姓都習以為常。
為了準確時間,鐘鼓樓最早備有4個銅漏壺,分別叫:天地、平水、萬分、收水。漏壺正中安裝了1個名「饒」的銅樂器,以機械操縱,時到每刻擊饒報點。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其他報時方式:
(1)打更
打更,在舊時成都,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在過去的成都,人們缺少精確的報時手段,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
那時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人們都過著一種按部就班的平靜生活。
別看小小的打更,還有許多門道。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
」,「咚——咚!」;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
「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臺「咚——咚,咚,咚,咚!」
打更節奏,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時)呢?因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準備上朝了。
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
(2)午炮報時
在清末到**初年,聳起的樓宇阻擋了鐘聲,人們就找到了聲音更大的裝備——大炮,進入了午炮報時的時代。在北京德勝門東側的城牆上設有一座炮臺,用來報時的「午炮」就架在這裡。
炮臺有**與北京觀象臺連通,每當快到中午時,兩個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旁,聽**裡傳來的指令;另一人揭開炮衣,裝好炮藥、手持點燃的長香,站在炮位上靜候指令下達。當北京觀象臺通過**發來指令時,炮臺上的人馬上點燃炮藥,午炮發出轟鳴,這聲音響徹大街小巷,人們就知道:現在是中午12點,有鐘錶的趕忙對錶。
(3)西洋高招 :落球報時
在歐洲,當中國人進行午炮報時的時候,他們開發出了另外一種落球的報時方式。最先進行落球報時的是英國倫敦的格林尼治天文臺,每天中午13點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點),天文臺鐘樓頂端的圓球準時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隻據此調節船上的鐘表,然後帶著調好的鐘表升帆出海。
雖然今天我們看這種方法有點粗疏,但海員對它卻懷有崇敬之情,因為它為海員忠實服務近百年之久。17世紀以後,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海員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計時。對海員來說,精密時鐘猶如生命線,沒有它便難於知道船隻的位置,就有觸礁的危險。
對於海員,「中午13點落下的圓球」是無比親切的。
我國曾經進行過落球授時的是上海,19世紀80年代,法租界當局就在法國碼頭設定訊號站,正午時刻利用訊號塔頂落球報時,為來往上海港的各國船隻服務,時間由徐家彙觀象臺控制。
7樓:方思雨夢
1、鐘樓和鼓樓的起源:
古人劃一晝夜為十二時辰,分別以地支(子醜寅卯)序之,每個時辰相當於今日的兩個小時。以圭表或銅壺測得時辰,便擊鼓報時,以便讓民眾知曉。
但鼓聲傳的範圍有限,齊武帝( 483 年- 493 年)時,為使宮中都能聽見報時聲,便在景陽樓內懸一口大銅鐘,改為只在晚上擊鼓報時,首開先河。為了使鐘聲傳播更遠,除了銅鐘越鑄越大之外,還建較高的鐘樓,與鼓樓相對,朝來撞鐘,夜來擊鼓。
2、鐘樓和鼓樓的用途:
城樓報時,敲鐘擊鼓,歷朝歷代每有規定。如唐代實施晨鐘暮鼓,鼓響,城門關閉,實行宵禁;鐘鳴,城門開啟,萬戶活動。老百姓都習以為常。
曾經西安鐘樓周圍四大建築,西安鐘鼓樓是什麼年代誰建造的
築有源下面四個,位置分bai佈於西安各du個地區,zhi故曰為線鐘樓四大建築dao,具體情況如下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位於大雁塔北廣場東南側,在古代唐慈恩寺遺址基礎上改建而成 注意與大慈恩寺區分 大雁塔北廣場 位於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北廣場,內有亞洲最大的 噴泉,每晚都會向觀眾呈現非常壯觀的噴泉盛會。大...
請問鐘鼓樓廣場和鐘樓 鼓樓是一回事嗎
沒有問題!是bai鐘鼓樓廣場!du西安老城區是以鐘樓zhi為中心,輻射出dao 東 南 西 版北四條大街權 並與之相對應城牆的東 南 西 北四個大門!也就相當於鐘樓在四條街的交匯點上!而鼓樓則在鐘樓不遠處,但是不在這個點上,而在西大街臨近這個點的位置,因此廣場應該可以說是鼓樓的廣場,但是鐘樓也就在那...
國旗國徽的來歷中國國旗,國徽,國歌的來歷是什麼
國旗來歷 我國的國旗的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1949年7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向全國以及海外僑胞徵求國旗設計方案,一共收到2992個方案。經過反覆討論 挑選,最後選種現在使用的這個方案。他的設計者是當時上海 現代經濟通訊社 的曾聯鬆。國旗樣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