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夫妻有什麼禮儀中國古代夫妻有什麼禮儀?拜託各位了3Q

2021-03-05 12:06:25 字數 5322 閱讀 2801

1樓:離我遠點

1、過大禮

訂親之最隆重儀式,約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

2、安床

擇定良辰吉日,在婚禮前數天由好命佬將新床搬至適當位置。然後,在婚禮之前,再由好命婆負責鋪床,將床褥、床單及龍鳳被等鋪在床上,並撒上各式喜果,如紅棗、桂圓、荔枝幹、紅綠豆。安床後任何人皆不得進入新房及觸碰新床,直至新人於結婚當晚進房為止。

結婚當晚,新人進新房後可讓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稱為「壓床」,取其百子千孫之意。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古時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凶,婚後如意吉祥。

3、嫁妝

收到大禮後,女家的妝套須最遲於結婚前一天送到男家。這批大箱小箱的嫁妝,為女家身份與財富之象徵。嫁妝除珍貴的珠寶首飾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

如:剪刀(蝴蝶雙飛)、痰盂(子孫桶)、尺(良田萬頃)、片糖(甜甜蜜蜜)、銀包皮帶(腰纏萬貫)、花瓶(花開富貴)、銅盆及鞋(同偕到老)、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兩雙用紅繩捆著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蓮子、龍眼(豐衣足食)。

3、上頭

男女雙方在婚禮前夕,擇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時辰,即一小時前),進行上頭儀式。這種儀式須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別是男女雙方的長輩或親友,擇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雙方各自家中舉行。

4、迎親

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攜著花球迎接新娘。當抵達女家後,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是」,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

5、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若依照舊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是新人應站著奉茶給岳父岳母。不過現時已沒有這麼講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新娘準備兩封利是,分別為威旺金及滿堂利是,過門後交予家姑。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號稱禮儀之邦,因此時時處處都有講究禮儀的規範。《論語·泰伯第八》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在大聖先師孔子的眼裡,「禮」可以匡正民風、教化百姓,是立國安邦的大事情。《左傳》亦云:「禮之可以為國久矣,與天地養。

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因此古人處處以禮為先,有的人就連夫妻**事也要講禮數。

清以湉《冷廬雜識·真賞難逢》雲:「世俗以夫婦之事為敦倫。」清袁枚《子不語·敦倫》記載:

「李剛主講正心誠意之學,有日記一部,將所行事,必據實書之。每與其妻交媾,必楷書『某月某日,與老妻敦倫一次』。」其中所講的敦倫就是房事。

古代夫妻子敦倫時,男子必須徵得女子的同意。明馮夢龍《古今譚慨·迂腐部·敬妻》記載:「唐薛昌緒與妻會,必有禮容,先命女僕通語再三,然後秉燭造室,高談雅論,茶果而退。

或欲就宿,必請曰:『昌緒以繼嗣事重,輒欲卜一嘉會。』候報可,方入,禮亦如之。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腐流部·**》載:「一秀才新娶,夜分就寢,問於新婦曰:『吾欲雲雨,不知娘子尊意允否?

』新人曰:『官人從心所欲。』士曰:

『既蒙俯允,請娘子展股開肱,學生無禮又無禮矣。』」即使是自己的妻子,也絕不霸王硬上弓。夫妻禮儀有加,可使雙方更容易賞心悅目,身心愉快。

據有的史料記載,有人敦倫前還要預先向妻子道歉,請求原諒:「昔有某教官五十續絃,……教官頂戴袍褂入房,移雙燭於床前,將新娘扶坐床上,舉手扞其褲,分其兩腿,高舉之,詳視其私,點頭讚歎,於是退三步,恭對長揖者三,祝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某老矣,今日不負蘀突夫人,而施及**。

」那個教官和薛昌緒想和妻子**,都不約而同地以「繼嗣」大業為藉口,其實並不奇怪,《禮記》對婚姻的解釋就是「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有些人總是把他們的故事當笑話來講,說他們是假道學,虛偽。但我認為,在大男子主義盛行的封建時代,能這樣對待妻子,也著實不易,值得今天的有些丈夫學習,尤其是那些把妻子簡單當成生育工具的丈夫更應該學習這些禮儀。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婚嫁的禮儀 婚禮嫁娶,古今中外都被認為是人生中最大的禮儀。和其他習俗相比,婚嫁禮儀隨世情而多變。從一定的程度反映出了人類當時文明教化的程度。

古代的婚姻中間有許多繁瑣的程式,儘管如此人們卻也都認認真真,絕不馬虎,目的只有二個:一是使婚姻得到社會的確認,二是為新婚夫婦清除**,祈求美滿幸福的生活。時下有一部分年輕人在結婚的時候,為了使自己的婚禮與眾不同,又有一部分開始走向了傳統。

在這裡我將我國古代的婚嫁禮儀與大家做一下介紹,以作為大家的參考。

一、說媒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在傳統的婚姻中,男女雙方必須經過媒人的說合才能喜結連理。媒人可以主動的攬活,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也可以是受人之託,**之美。

還有一句話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批八字與推生肖 古人十分講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婦,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後便交給算命先生推算,看與兒子合不合,俗稱「夾吾夾」。如果女命剋夫或與兒子的八字相沖,兩家便不能結成姻親了。也可以將寫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置於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卜吉。

三日內,如家中平安無事,男女雙方能成為親家。關於推生肖,民間有許多俗謠,相合的有:青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黑鼠黃牛兩興旺,青牛黑豬喜洋洋,龍雞更久長……蛇盤兔,必定富等等。

不合拍的有: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擔挑,蛇虎如刀挫,龍兔怕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等等。

三、定聘 定及定議,聘又稱小聘,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定婚禮。定聘時必須用一種大帖,故鄉人稱定定日為回大帖或者是壓大帖。帖之外又有聘書,俗稱婚書。

聘書一般都由男家備辦。定聘之前一切禮金都已定列成禮單。男家只納禮金的一小半,俗稱上半禮。

定聘時也可以以金戒指為定聘禮的。定聘的那一天男女兩家皆設宴席,宴請親朋好友,參加者只湊熱鬧,並不送禮。

四、送禮 送禮大約在婚娶前二十日或一兩個月內進行,送禮最重要的是送禮金。由於定聘時已拿上半禮,這時全部納完俗稱下半禮。其他的禮物列成禮單,夾在禮書之內。

禮單上面必須有布帛、綢緞、紗羅之類,這些布料是為新婚縫製衣服的。女家也要回些禮物,繕好禮書交來人帶回。送禮之後,距婚期已經不是太遠了。

五、迎親 迎娶的當日,男家鳴炮奏樂,發轎迎親。媒人先導,接著新郎、伴娘、花轎、樂隊、盒隊,浩浩蕩蕩、魚貫而至。花轎一到,女家奏樂鳴炮相迎。

迎親的隊伍進入女家堂屋後,花轎落地,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大人。並在媒人的引導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長輩們行過禮後,伴娘就挽著新娘上花轎了。上轎時,新娘一般要「哭嫁」,表示對父母的依戀。

娶親的歸路,必須走另一條路,也叫不走回頭路。

六、拜堂 迎娶之日,新郎新娘舉行拜堂儀式。儐相二人分別以「引贊」和「通贊」的身份出現。拜堂意識程式如下:

引贊:新郎佇立於轎前。 通贊:

啟轎,新人起。 引贊: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贊:

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贊:新郎新娘就位。

通贊:新郎新娘進香。 引贊:

跪,獻香。 通贊: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然後就是電視劇裡面常見的三拜: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最後才進洞房。

七、鬧洞房 鬧洞房主要是由於古代婚姻都是父母親包辦的婚姻,男女雙方在結婚前都沒有任何的接觸,有的連個面都沒有見過,更談不上了解和熟悉了。現在一下子成為了夫妻,肯定十分的陌生,有了這麼一個鬧洞房的過程,就可以改變那種出現冷漠的氣氛,使新人儘可能的減少生澀之感,儘快地使小夫妻進入親熱的狀態。所以至今,民間還流傳著越鬧越喜,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以及新婚三日無大小的說法

4樓:匿名使用者

夫妻禮儀不可少夫妻關係是一種親密的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有人認為,在同一屋簷下甚至同一房間裡,講禮儀反而覺得見外。其實,夫妻關係正因為特別親密才特別容易發生矛盾,而夫妻禮儀恰恰是夫妻關係中一種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提倡夫妻禮儀。古代有「**夫妻,下床守禮」之說,「舉案齊眉」則是千古傳誦的夫妻禮儀故事。現代也有不少夫妻恪守夫妻之禮的例子:

上班時向自己的愛侶道一聲「再見」、「小心交通安全」,下班時道一聲「辛苦啦」、「回來啦」。妻子煮稀了飯、炒焦了菜,丈夫道一聲:「不要緊,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

」妻子抱孩子出門,教孩子說一聲「爸爸再見」,或教孩子親一親爸爸的臉,或教孩子給爸爸揮手道別……這些禮儀行為雖然簡單易行,平常得很,但對夫妻關係起著重要的磨合作用。夫妻雙方從這一系列禮儀行為中享受到愛情生活的溫馨與甜蜜,讓愛情生活歷久常新。

有些夫妻認為,夫妻禮儀是多餘之舉,凡事都隨隨便便,懶得講一句禮貌用語,懶得做一個禮儀動作。有些夫妻下班回家後四目相視,沒有一句問候話,還講一些諸如「上班為什麼不關窗」之類的責備話。有些丈夫隨意稱呼妻子為「黃臉婆」、「汙嘴狗」,不懂得避開這些傷害夫妻感情的禁忌語……夫妻矛盾就因這些小事而生。

這些不講究夫妻禮儀的行為,將會對夫妻關係造成極大的傷害。

須知,夫妻這對「家中人」是由「社會人」轉變而來的。結婚之前,夫妻是同學、同事、朋友,或者陌生人,經過戀愛結婚,才從「社會人」變成了「家中人」。如果不幸分手,又會從「家中人」轉變成「社會人」。

既然朋友、同學、同事、師生之間講禮儀,夫妻同樣應當講禮儀。講究夫妻禮儀,是在家庭中提倡文明行為,消滅不文明行為的一種舉措,是防止夫妻分手的一種文明手段。那種認為只有朋友才需要講禮儀,夫妻就不必講禮儀的觀點,是很不恰當的。

中國古代夫妻有什麼禮儀?拜託各位了 3q

5樓:迷迭逆夏

夫妻禮儀不可少夫妻關係是一種親密的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有人認為,在同一屋簷下甚至同一房間裡,講禮儀反而覺得見外。其實,夫妻關係正因為特別親密才特別容易發生矛盾,而夫妻禮儀恰恰是夫妻關係中一種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提倡夫妻禮儀。古代有「**夫妻,下床守禮」之說,「舉案齊眉」則是千古傳誦的夫妻禮儀故事。現代也有不少夫妻恪守夫妻之禮的例子:

上班時向自己的愛侶道一聲「再見」、「小心交通安全」,下班時道一聲「辛苦啦」、「回來啦」。妻子煮稀了飯、炒焦了菜,丈夫道一聲:「不要緊,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

」妻子抱孩子出門,教孩子說一聲「爸爸再見」,或教孩子親一親爸爸的臉,或教孩子給爸爸揮手道別……這些禮儀行為雖然簡單易行,平常得很,但對夫妻關係起著重要的磨合作用。夫妻雙方從這一系列禮儀行為中享受到愛情生活的溫馨與甜蜜,讓愛情生活歷久常新。 有些夫妻認為,夫妻禮儀是多餘之舉,凡事都隨隨便便,懶得講一句禮貌用語,懶得做一個禮儀動作。

有些夫妻下班回家後四目相視,沒有一句問候話,還講一些諸如「上班為什麼不關窗」之類的責備話。有些丈夫隨意稱呼妻子為「黃臉婆」、「汙嘴狗」,不懂得避開這些傷害夫妻感情的禁忌語……夫妻矛盾就因這些小事而生。這些不講究夫妻禮儀的行為,將會對夫妻關係造成極大的傷害。

須知,夫妻這對「家中人」是由「社會人」轉變而來的。結婚之前,夫妻是同學、同事、朋友,或者陌生人,經過戀愛結婚,才從「社會人」變成了「家中人」。如果不幸分手,又會從「家中人」轉變成「社會人」。

既然朋友、同學、同事、師生之間講禮儀,夫妻同樣應當講禮儀。講究夫妻禮儀,是在家庭中提倡文明行為,消滅不文明行為的一種舉措,是防止夫妻分手的一種文明手段。那種認為只有朋友才需要講禮儀,夫妻就不必講禮儀的觀點,是很不恰當的。

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中國古代有哪些禮節

1 跪拜禮 早在原始社會就以產生,但那時人們僅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並無尊卑關係。進入階級社會後,情況就不同了,特別是在封建社會裡,跪拜 是一種臣服的表示,拜,服也 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輩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禮 其表現形式有多樣,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稽首 是臣拜君之禮。拜者頭首...

關於古代禮儀,中國古代禮儀有哪些

中國曆來被稱bai為 禮義du之邦 禮儀zhi在古代社會的政治文dao化生活中有著極其重 回要的地位,閃答耀著古代文明的燦爛光華。作為記錄古代文明的文言文,蘊涵大量的古代禮儀,中學語文教材上也涉及許多。瞭解它,不僅欣賞到古代禮儀文化,而且幫助讀者,特別是中學生掃除閱讀文言文的一大障礙。古代禮儀,包括...

中國古代歷史,中國古代歷史

正確。1女媧人首蛇身是事實,有白娘子和靈兒為證。2世界確實有狐狸精,我見過的。3我相信故我存在。謝謝!不正確,這只是神話,無聊的文人編出來的故事,為什麼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女人。商朝滅亡是歷史的原因,並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不正確。因為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暴虐無道,殘害忠良,刑法殘酷,酒池肉林整日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