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以立仁
選自《蒿庵閒話》的文言文《約取而實得》(或叫《葉奕繩嘗言強記之法》),其中含有「曠」字的是「隨收隨補,歲無曠日」一語。
曠:這裡為「空缺」的意思。與「曠工」、「曠課」的用法類似。
歲無曠日:一年到頭沒有空缺過一天。
這篇文字記載的是山東歷城一位叫做葉奕繩的文人,介紹自己讀書強記的方法。
他曾經說:「我天資愚鈍,每當讀一本書,遇到所喜愛的內容就用小紙片摘錄下來,摘錄完畢後朗誦十多遍,把它貼在牆上,每天一定要貼十多段,至少六七段。放下書休息時,便走近牆壁看所貼的摘錄,每天看三五次成了習慣,一定要達到背得熟透,一個字也不漏。
牆壁貼滿了,就把第一天所貼的收到竹箱裡。等到再讀書有所摘錄時,補貼在那個地方。隨時收起來隨時補上,一年到頭沒有空缺過一天。
一年內大約可學到三千段。幾年之後,記憶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經常見到一些讀書貪多的人,略微得到一點印象就過去了。
稍過一些時候,便腹中空空,不如我讀書量雖少而實際收穫大。(附原文:葉奕繩嘗言強記之法:
「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所喜即札錄之,錄訖朗誦十餘遍,貼之壁間,每日必十餘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閒步,即就壁間觀所粘錄,日三五次為常,務期精熟,一字不遺。
壁既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讀有所錄,補粘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
一年之內,約得三千段。數年之後,腹笥漸滿。每見務為氾濫者,略得影響而止,稍經時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約取而實得也。」)
2樓:金英傑教育
蒿庵閒話文言文中的曠的意思是空曠。
曠的意思有:
1.《形》空曠;空而開闊。《遊褒禪山記》:「其下平~,有泉側出。」
2.《形》開朗;明朗。《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神怡……其喜洋洋者也。」
3.《動》空缺;斷絕。《原君》:「不明乎為君職分,則市井之間人人可欲,許由、務光所以~後世而不聞也。」
4.《動》荒廢。《墨子?耕柱》:「楚四竟之田,~蕪而不可勝闢。」
【曠代】⒈絕代;當代所沒有。⒉歷時長久。
【曠蕩】⒈空闊無邊。⒉心情開朗。
《蒿庵閒話》簡介:
1.《蒿庵閒話》書名,二卷,張爾岐[1] 著,二冊,《蒿庵閒話》是張爾岐入清「廢舉子業」以後二十年間的作品。
2.書稿成於康熙九年(1670),為筆錄讀書所得,也有議論考據之作。《四庫全書》入子部雜家雜說類。
3.《蒿庵閒話》雖然有些考據和觀點被顧炎武所稱道,但畢竟只是一部學術筆記,影響不是很大。
文言文中的「知制誥"是什麼意思
3樓:杭州搶位通科技****
知制誥:官名。唐翰林學士加知制誥者起草詔令,餘僅備顧問。宋除翰林學士,他官加知制誥者亦起草詔令,稱為外製,翰林學士雖皆起草詔令而亦帶知制誥銜,稱為內製。
南北朝時已有知詔誥、掌詔誥、典詔誥等名稱出現,到唐代發展成為知制誥這一專門的職稱。唐初草擬詔敕本由中書舍人專任,但也或以他官為學士撰作詔敕。如唐太宗時期的溫大雅、魏徵,唐高宗時期的許敬宗、上官儀,武后時期的劉禕之、元萬頃等。
至唐玄宗開元時期,以他官掌詔、敕、策、命者稱為兼知制誥,知制誥遂成為差遣職名,凡加此號者,即有撰作詔敕之責。於是中書舍人的詔令起草權逐漸為他官知制誥者所奪。玄宗時以翰林學士專掌內製,即由皇帝直接授意,下達如任免宰相、號令征伐以及其他重要詔令,因用白麻紙書寫,亦稱「白麻」,或稱「內命」、「內旨」。
此外,還經常委派其他**去知制誥,代替中書舍人草擬一般**的任免及其他制詔,是為外製,因制詔用黃麻紙書寫,亦稱「黃麻」。這種情況在唐代後期尤為盛行。
宋沿唐制,以翰林學士草擬「內製」,中書舍人草擬「外製」,稱為「兩制」。北宋前期的中書舍人,往往是寄祿官,不實任其職,而在中書的制敕院內設舍人院,另以他官任知制誥草擬外製。知制誥除宋初及特許外,需經召試製詞後始能任職。
以他官臨時任職者,稱為權知制誥。知制誥有時亦領他官或地方官,類同貼職,則不任草擬外製之職。宋太宗趙炅時曾以資淺者於舍人院草擬外製,稱為直舍人院。
熙寧間,復設直舍人院,是由於舍人院缺知制誥,任職者則因文詞欠佳,而非資淺,明令候有知制誥即罷,帶有臨時代職之意。以他官兼任者,稱為兼直舍人院。知制誥、直舍人院都是代行中書舍人草擬外製之職,故通常又以知制誥與翰林學士,並稱為兩制。
元豐改制,廢草擬外製的知制誥及直舍人院,舍人院不久亦廢。中書舍人實任其職,草擬外製,除特許外,亦例經召試製詞後任職。改制之初,中書舍人為中書外省長官,不久中書外省改為中書後省,仍為長官。
中書舍人缺官時,初以中書省官兼權,稱為兼權中書舍人、權中書舍人。南宋時無舍人院,但若以資淺者任職草擬外製,也稱為直舍人院。
明翰林學士或內閣學士仍兼此稱,清廢。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誌銘》:「賜進士及第、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裁國史玉牒、同知制誥、起居經筵日講、通家侍生孔貞運頓首拜撰」。
4樓:匿名使用者
官名。唐翰林學士加知制誥者起草詔令,餘僅備顧問。
文言文中籟是什麼意思
5樓:成都博雅翻譯
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亦泛指一般的聲響。
如:人籟(人口吹奏出的聲音);地籟(風吹孔穴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響)。籟,古樂器,管狀,三孔。
文言文中「承襲」是什麼意思
6樓:張馳管理諮詢****
文言文中「承襲」的含義一、承襲拼音chéng xí 注音ㄔㄥˊ ㄒㄧˊ
詞性動詞近義詞承受、承繼、秉承、繼承
◎ 承襲 chéngxí
[inherit;follow;adopt] 承繼;沿襲
二、承襲的含義示例
1. 繼承。《後漢書·質帝紀》:
「 孝安皇帝 承襲統業。」《宣和書譜·唐宣宗》:「故諸宗承襲 太宗 之學,皆以翰墨流傳。
」《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今有幼子 蔡續 ,合當歸宗,俟其出效承襲。」 清 吳振棫 《養吉齋叢錄》卷一:
「八旗世職襲次完時,有賞恩騎尉承襲罔替之例, 漢 世職則否。」
2. 指沿襲。
7樓:金英傑教育
文言文中「承襲」的意思是繼承。
文言文中承的意思:
①《動》捧著;託著。《登泰山記》:「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之。」
②《動》承受;承接。《滕王閣序》:「臨別贈言,幸~恩於偉餞。」《諫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天景命。」
③《動》承擔。《獄中雜記》:「其鄉人有殺人者,因代~之。」
④《動》繼承;繼續。《孔雀東南飛》:「說有蘭家女,~籍有宦官。」
⑤《動》連線。《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菲菲而~宇。」
⑥《名》接連的次第;位次。《左傳?昭公十三年》:「及盟,子產爭~。」
⑦《動》承認。《陳州糶米》:「拿到階庭取下招~。」
【承乏】謙辭。表示所任職因沒有適當人選,暫由自己充數。潘丘《秋興賦》:「攝官~,猥廁朝列。」
【承風】接受教化。班固《漢書?王莽傳》:「於是小大鄉和,~從化。」
【承歡】1.迎合別人的意旨,博取歡心。白居易《長恨歌》:「~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2.指侍奉父母。駱賓王《上廉使啟》:「~膝下,馭潘輿於家園。」
【承教】受教,接受教令。
【承接】應酬,交際。
【承藉】1.憑藉。《隋書?
長孫晟傳》:「今若得尚公主,~威靈。」2.
繼承先人的仕籍。藉,通「籍」。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王東亭為桓宣武主簿,既~,有美譽。」
【承平】太平,治平相承。
【承前】1.繼承前者,如前。2.以前。
【承祀】承奉祭祀,指繼帝位。《漢書?韋賢傳》:「世世~,傳之無窮。」
文言文中襲的意思是:
①《量》衣物的全套。《漢書?昭帝紀》:「賜衣被一~。」
②《動》重衣;衣服上再加穿或被子上面再加蓋。《教戰守策》:「風則~裘,雨則御蓋。」
③《動》重疊;重複。《唐雎不辱使命》:「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月。」
④《動》沿襲;因循。《少年中國說》:「是語也,蓋~譯歐西人之言也。」
⑤《動》承襲;繼承。《史記?秦始皇本紀》:「太子胡亥~位。」
⑥《動》襲擊乘人不備發動進攻。《餚之戰》:「勞師以~遠,非所聞也。」
⑦《動》侵襲。《報劉一丈書》:「立廄中僕馬之間,惡氣~衣裙。」
【襲雜】錯雜。
文言文中之兆是什麼意思
8樓:翔正(北京)教育科技****
之兆在文言文中多表示「xx的徵兆」或者「xx的陵墓」的意思。具體解釋需要結合上下文來解釋。
例:【不詳的預兆】:①後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風流陣》:
「時議以為不祥之兆,後果有祿山兵亂。」②明·施耐庵《水滸全傳》吳學究諫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長改日出軍。
」(第六十回)③【亡國的預兆】此誠亡國之兆也。④【祖先護佑的預兆】有得祖蔭之兆
【先人的陵墓】①韓愈《祭十二郎文》終葬於先人之兆,然後惟其所願。②張耒《張耒集》葬君鄭州新鄭縣旌賢鄉劉村文忠公之兆,而憲來求銘。
9樓:爽朗的三和
之兆 意指人運勢的症侯.
xx的預示 古文言文中之兆 多用於占卜用語,如不祥之兆,極不好的預兆和苗頭,戰國時期尤甚。
文言文中首相是什麼意思,
10樓:老化箱廠家
【譯文】
耶律儼,字若思,析津府人。本姓李。
父仲禧,重熙年間開始任官。清寧初,任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1035),在鴨子、混同二水之間築城,拜為北院宣徽使。
鹹雍初,因誤奏事情獲罪,出貶為榆州刺史。不久詔令官復原職,遷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六年(1037),賜給國姓,封韓國公,改任南院樞密使。
當時樞密大臣耶律乙辛等人誣陷皇太子,詔令仲禧偕同乙辛審訊,牽連許多無辜之人,未能昭雪。乙辛薦舉仲禧可委以重任,拜為廣德軍節度使,再度擔任南院樞密使,去世,諡曰欽惠。
耶律儼儀容俊秀嚴整,好學,有詩名,鹹雍年間中進士。任守著作郎,補為中書省令史,以勤勉機敏著稱。大康初,歷任都部署判官、將作少監。
後來兩府奏事,論列群臣之優劣,唯獨稱讚耶律儼才能出眾。改任少府少監,知大理正,賜給紫色公服。六年(1080),遷大理少卿,上報對獄案的處理意見十分公平。
次年,升任大理卿。遭逢父喪去職服喪,道宗強奪其服,任為同籤部署司事。
大安初,任景州刺史。約束官府衙役,拘禁那些強橫狡猾不守法之人,撫卹老人和窮人,不上數月,清明的政聲已開始傳播開來,郡中人為他刻石頌揚德政。二年(1086),改任御史中丞,詔令查究上京的積壓案件,平反了很多冤案,任同知宣徽院事,提點大理寺。
六年(1090)冬,改任山西路都轉運使。剷除積習弊政,上奏確定課稅之定額,增加州縣長官的俸祿,一應事情都辦理了下來。壽隆初,授任樞密直學士。
遭逢丁喪辭官,不久徵召官復原職。宋人攻夏,李乾順派使者請我國從中和解,皇上命耶律儼到宋國為他們講和,拜為參知政事。六年(1100),皇上臨幸鴛鴦泊,徵召他到內殿,詢問政事。
皇上晚年厭倦於政事之辛勞,在用人上自己無法擇定時,便下令各人分別擲骰子,對點力佔優者授給官職。耶律儼曾經擲得勝採(大點力),皇上說:「這是首相的徵兆!
」遷任知樞密院事,賜號經邦佐運功臣,封越國公。修纂《皇朝實錄》七十卷。
皇上病危,耶律儼與北院樞密使阿思一同接受遺詔。乾統三年(1103),徙封為秦國公。六年(1106),封漆水郡王。
天慶年間,因為生病,天祚帝命他乘小車入宮朝見。病重,皇上派太醫前往診視。逝世,追贈尚父,諡曰忠懿。
耶律儼一向廉潔,從不向人求取分毫。對於經書典籍,看一遍就能記誦下來。又善於窺察人主之心意。
其妻邢氏貌美,經常出入於宮中,耶律儼叮囑她說「:千萬不可違背了皇上的心意!」因此權位和寵幸更加穩固。
有三子:處貞,為太常少卿;處廉,同知中京留守事;處能,任少府少監。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爾是什麼意思
耳 r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 耳朵 2 同本義 ear 耳,主聽也。說文 耳者,腎之候。白虎通 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 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 權篇 坎為耳。易 說卦 忠言逆耳利於行。明 劉基 苦齋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 蘇軾 石鐘山...
文言文中的留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留是什麼意思
1 停留 留下 使什麼停留。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史記 魏公子列傳 令之留於酸棗。西漢 劉向 戰國策 秦策 靈連蜷兮既留。戰國 屈原 楚辭 雲中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 石灰吟 2 使不離開 挽留。廷椽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史記 滑稽列...
文言文中的是什麼意思
1.是,直也。段玉裁注 以日為正則曰是,從日 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2.法則。爾雅 釋言 是,則也。郭璞注 是,事可法則。3.對,正確,與 非 相對。如 一無是處。4.肯定。認為是正確的。旬子 非十二子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 5.表示肯定判斷 表示解釋或者分類,孟子 告子上 鈞,是人也,或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