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度使用者
唐】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
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2樓:百度使用者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3樓:匿名使用者
①諳:熟悉
②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③藍:藍草,葉子可以提煉藍色的染料。這裡用藍草的顏色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
簡單的意思: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日出時,江邊的紅花顏色鮮豔勝過火焰,春天來了,江水綠如藍草。能不想念江南?
今譯 :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景我熟悉。日出時,江中的滾浪比火還紅豔,春天裡,一江綠水彷彿被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4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詞鑑賞
白居易先後做過杭州、蘇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以後,他寫了不少懷念舊遊的詩作。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三首《憶江南》,抒發了他對江南的讚美、憶念之情。
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開門見山,實話實說。一個「好」字,飽含著詩人深情的讚歎。次句「風景舊曾諳」,撫今追昔,說明江南風景之美是當年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
這一句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瞭「憶」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具體描寫「舊曾諳」的江南春色:紅日東昇,陽光燦爛,在朝陽的映照下,江畔奼紫嫣紅的鮮花比火還要紅;春江水清,波碧,在滿地綠草的映襯下,顯得比藍草還要綠。詩人抓住了「江花」「江水」兩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對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風和日麗、花紅水碧、生氣盎然的江南春色圖。
最妙的是「紅勝火」「綠如藍」六個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紅、水綠,又用異色映襯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為背景,顯得更加絢麗可愛。
結尾「能不憶江南」一句用反問語氣,流露出強烈的讚歎和眷戀之情。
與韓孟詩派同時稍後,中唐詩壇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的元白詩派。這派詩人重寫實、尚通俗,走了一條與韓孟詩派完全不同的創作道路。清人趙翼說:
「中唐詩以韓、孟、元、白為最。韓、孟尚奇警,務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務言人所共欲言。」(《甌北詩話》卷四)表面看來,二者似背道而馳,但實質卻都是創新,取途雖殊而歸趨則同。
古詩詞鑑賞
白居易先後做過杭州、蘇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以後,他寫了不少懷念舊遊的詩作。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三首《憶江南》,抒發了他對江南的讚美、憶念之情。
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開門見山,實話實說。一個「好」字,飽含著詩人深情的讚歎。次句「風景舊曾諳」,撫今追昔,說明江南風景之美是當年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
這一句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瞭「憶」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具體描寫「舊曾諳」的江南春色:紅日東昇,陽光燦爛,在朝陽的映照下,江畔奼紫嫣紅的鮮花比火還要紅;春江水清,波碧,在滿地綠草的映襯下,顯得比藍草還要綠。詩人抓住了「江花」「江水」兩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對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風和日麗、花紅水碧、生氣盎然的江南春色圖。
最妙的是「紅勝火」「綠如藍」六個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紅、水綠,又用異色映襯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為背景,顯得更加絢麗可愛。
結尾「能不憶江南」一句用反問語氣,流露出強烈的讚歎和眷戀之情。
與韓孟詩派同時稍後,中唐詩壇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的元白詩派。這派詩人重寫實、尚通俗,走了一條與韓孟詩派完全不同的創作道路。清人趙翼說:
「中唐詩以韓、孟、元、白為最。韓、孟尚奇警,務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務言人所共欲言。」(《甌北詩話》卷四)表面看來,二者似背道而馳,但實質卻都是創新,取途雖殊而歸趨則同。
5樓:百度使用者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6樓:百度使用者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7樓:杜國揚
憶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②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作者】
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德宗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後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陝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註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
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品評】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讚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
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豔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讚歎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餘情搖漾的境界中。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分別是?
8樓:
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時候,江邊盛開花朵顏色鮮紅勝過火焰,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圓之時山寺之中,尋找桂子,登上郡亭躺臥其中,欣賞那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吳宮,喝一杯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那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遲早會再次相逢。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白居易早在青年時期就曾漫遊江南,行旅蘇、杭。其後又在蘇杭做官,唐穆宗長慶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十月到任,長慶四年五月任滿離杭,唐敬宗寶曆元年(825)三月徐蘇州刺史,五月到任,次年秋天因目疾免郡事,回到洛陽,這時候,他五十五歲。
蘇杭是江南名郡,風景秀麗,人物風流,給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回到洛陽之後,寫了不少懷念舊遊的詩作,這三首憶江南是他晚年所作。
詩詞賞析
第一首泛憶江南,兼包蘇杭,寫春天的景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開頭是說,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
「風景舊曾諳」一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到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裡留下難忘的記憶。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瞭「憶」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間兩句是說,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豔,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
在這裡,因為相同顏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
春江水綠,紅豔豔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在這裡因為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聯絡起來,為的是同色相烘染;又把「花」和「江」聯絡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
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於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末句是說,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全詞以追憶的情懷,寫「舊曾諳」的江南春景。
而此時,作者卻在洛陽。比起江南來,洛陽的春天來得晚。當作者信馬尋春,看見的水都是黃的,花呢,還因春寒料峭尚未開,他觸景生情,怎能不追憶江南春景?
怎能不從內心深處讚歎「江南好」?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第二首開頭是說,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第二首緊承前首結句「能不憶江南」,將記憶的鏡頭移向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中間兩句是說,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這兩句詞,都有人有景,以人觀景,人是主體。
所不同的是:上句以動觀靜,下句以靜觀動。
「何日更重遊?」末句是說,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這首詩僅就作者的內心活動而言,已蘊含著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哲理,值得人們深思。
第三首詩,追憶蘇州往事。「江南憶,其次憶吳宮。」開頭是說,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照應第一首的結尾和第二首的開頭,把鏡頭移向蘇州。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中間兩句是說,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美麗的芙蓉。一面品嚐美酒,一面欣賞美女雙雙起舞。
「春竹葉」,是對「吳酒一杯」的補充說明。
「春」在這裡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可解釋成春天釀熟的酒,也可解釋為能給飲者帶來春意的酒,從「春」與「醉」的對偶來看,後一句解釋也許更符合原意。「醉芙蓉」是對「吳娃雙舞」的形象描繪。
以「醉」字形容「芙蓉」,極言那花兒像美人喝醉酒似的紅豔。「娃」,美女。西施被稱為「娃」。
開頭不說憶蘇州而說「憶吳宮」,既為了與下文協韻,更為了喚起讀者對於西施這位絕代美人的聯想,讀到「吳娃雙舞醉芙蓉」,這種聯想就更加活躍了。這兩句,前賓後主,喝酒是為了觀舞助興,著眼點落在「醉芙蓉」似的「吳娃」身上。
「早晚復相逢?」末句是說,不知何時會再次相逢?「早晚」,當時口語,它的意思與「何時」相同。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分別是,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是詩還是詞,或是曲?
唐代詩人白居易 憶江南三首 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其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時候,江邊盛...
《憶江南白居易
意思是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 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原文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出處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 憶江南 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裡特指長...
憶江南的三首白居易,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叫什麼名字
憶江南三首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白話譯文 其一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