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sunny桉藍
遂:①《名》田間小水溝。《考工記·匠人》:「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
②《動》通達。《淮南子·精神》:「何往而不遂。」
③《動》順利成長。《韓非子·難二》:「六畜遂,五穀殖。」
④《動》成功;實現。《復庵記》:「又範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⑤《動》因循;仍舊。《與陳伯之書》:「若遂不改,方思僕言。」
⑥《副》終於;竟然。《隆中對》:「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⑦《副》於是;就。《愚公移山》:「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
2樓:匿名使用者
遂 (動) (形聲。從
辵同本義 遂,亡也。――《說文》 行,往 遂,往也。――《廣雅·釋詁一》 不能遂。
――《易·大壯》 子嬰立月餘,諸侯誅之,遂滅秦。――《史記·秦本紀》 遂賢良。――《禮記·月令》 又如:
遂行(通行;順適地進行) 稱心如意;使得到滿足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廬山》 王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又如:遂懷(遂願);遂隱(滿足隱遁的願望);遂初(舊時辭去官職,實現隱退的本願) 順利地完成;成功 上無乏用,百事乃遂。――《禮記·月令》 四者無一遂。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令 遂suí順,聽從使喚:半身不~(身體一側癱瘓)。 遂suì ⒈順,如意:
~心。~願。 ⒉成功:
已~。 ⒊就,於是:乃拙地,~得水。
按摩後,腰痛~止 4.終於 一千五百二十年為一遂。出自我國最早的天文曆法書《周髀算經》,該經的下卷說:
「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
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
3樓:匿名使用者
......的樣子 於是,就
遂字古意是什麼?急呀!
4樓:南宮雨萌
1.順,如意:~心。~願。
2.成功,實現:未~。功成名~。
3.於是,就:服藥後頭痛~止。
4.通達:「何往而不~」。
5.進,薦:「不能退,不能~」。
用的最多的是3
遂的古義 有沒有最終的意思
5樓:一乘之國
韓非子:乃掘地,遂得水。解釋為終於,可以看作最終。
古代文學體裁有哪幾種?
6樓:天下相思
古代文學載體15種,具體如下:
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如《與朱元思書》。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辯:「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如《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論:一種**文體,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如《文章辨體序說》。
序: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
如:《〈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雜記: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如《世說新語》、《夢溪筆談》。
遊記:遊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遊記的取材範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如《岳陽樓記》。
傳奇:**體裁之一。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如《柳毅傳》、《浮生縈雲》《南柯太守傳》等。
民間故事:群眾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經過很多人不斷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學形式民間故事常有神話式的幻想情節,充滿神奇色彩。例如:《漁夫的故事》、《牛郎織女》等。
擴充套件資料
形成:文學體裁的形成,除了歸根到底為社會生活所決定之外,還與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和歷代創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文學體裁是表達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具體樣式。它是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同時又受制於作家對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藝術經驗的積累和創造能力的發揮。
各種文學體裁只有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廣大群眾的要求,並和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結合起來,才能健康地發展,並逐步地趨於完美。
參考資料
7樓:匿名使用者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
8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戲曲,散文,**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詩歌,古典**,古代戲劇,古代散文,史書體例。5種
10樓:匿名使用者
1.1.1.1.1.11.
古代的文字有哪幾種
11樓:喵喵喵
一、契丹文
契丹文是契丹族建立遼國的時候創立的文字,也是官方文字,當然契丹文是參照漢字創立的文字。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國建立於公元907年,後來他們創立了兩種字型,分別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只可惜金滅了遼之後,契丹文也被廢棄使用,從此沒有人再繼續延用,契丹文大概使用了兩三百年左右。
二、女真文
女真文是金代女真族創造的文字,創造於十二世紀。金朝建立不久之後女真文就出現了,女真文跟漢字都被當作官方文字使用。之後蒙古人把金人打敗,一些存活下來的女真人繼續使用女真文,但是後來被滿文替代。
三、突厥文
突厥文是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使用的拼音文字,最早出現在7世紀到10世紀。六世紀中的時候,突厥人到蒙古高原生活,並且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也就是突厥文。突厥文跟粟特文非常的相似,在中國的史籍中也有記載。
四、八思巴蒙文
八思巴蒙文是元朝時期,由忽必烈的國師創造的蒙古文字,因為創造者叫八思巴,所以也稱為八思巴蒙古文字。
創造八思巴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將蒙古人推向了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也使蒙古人的文明不斷的進步跟發展,只可惜蒙元帝國消亡之後,八思巴蒙文也成了廢棄文字,再也沒有人再繼續用它們。
五、佉盧文
佉盧文又叫佉樓書,佉盧文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後來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並且在公元四世紀的時候,隨著朝代的滅亡,佉盧文也消失了。後來也沒有人認識這種文字,也沒有人繼續使用它,讓我們覺得非常的可惜。
六、粟特文
粟特文是中國西北部的商業用文字,後來粟特人被突厥人統治,到了八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又控制了粟特人。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慄特古國消失之後,粟特文也消失了。
七、吐火羅文
吐火羅文是在中國新疆發現的,後來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吐火羅文有東西兩種方言,分別稱為焉耆語和龜茲語。從中也能夠看出古人的智慧是非常厲害的,連文字也會分成兩種方言。
八、西夏文
西夏文又叫做河西字,唐古特文,是西夏党項族的一種文字,盛行了大約有兩個世紀。只可惜現在西夏人的語言已經失傳,但是跟現在的姜語有一定關係。
九、于闐文
根據文獻記載,于闐文是闐地區的塞人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一種拼音文字。近代的考古發掘中,在新疆和田地區發現了這種文字的記載,而新疆和田在古時候就叫于闐。
12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古代的文字有楔形文字、甲骨文、金文、隸書、楷書等。
1、楔形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創造的,大約形成於公元前2023年左右。這種文字最初刻在石頭或木板上,筆畫呈楔狀,因而被稱為楔形文字。
這種文字是在圖畫文字基礎上形成的,從藉助圖形表達某種觀念到形成真正的文字經過了大約2023年的演變。蘇美爾人用黏土製作半乾的泥版作為書寫材料,用木棍、獸骨作筆,寫好後烘乾,成為記錄文字的媒介。近代發掘出來的楔形文字文獻都是抄寫在泥版上的。
2、甲骨文
甲骨是古代占卜遺物。在商代,先民們遇到疑難之事往往求神問卜,燒灼龜甲或獸骨,觀察其裂痕,藉此以定吉凶。貞人把占卜過程的記錄契刻於龜甲或獸骨之上,其內容角稱為卜辭,其文字稱為甲骨文。
雖然甲骨文並不是最早的漢字,不過毫無疑問,應該是現存最早的系統文字,具備了傳統所謂的「六書」要素,形成了完備的系統,在筆法、結體和章法方面都已經較為完善。
3、金文
在我國考古學上,青銅器主要指的是夏、商、週三代用銅錫合金鑄成的器物。當時,許多青銅器上都有銘文,最初人們把它叫做鐘鼎文,後來覺得這個名稱不能概括鐘鼎文以外的其他器物上的銘文,於是又改稱金文,表示刻鑄在所有金屬上的文字。
因此,金文可謂是甲骨文的繼承和發展。其產生於殷商時期,興盛於西周,主要內容包括祭祀典禮、賞賜錫命、訓誥臣下和頌揚先祖等方面,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等各個領域,為後人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引起了史學家的高度重視。
同時,金文所表現出來的特定的點畫和結構形態,往往同它的物質載體一起,產生一種震懾人心的歷史韻味和氣量,不僅填補了商周時代書法歷史的空白,成為書法理論研究者的關注物件,而且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臨摹和取法的物件。
4、隸書
隸書發端於週末,2023年在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戰國秦墓中出土有木牘兩件,上有墨書,字型與大篆有很大不同。具有簡省盤曲、筆道改圓為方的顯著特點。且字形不像篆書那樣長方形,而呈扁方形。
用筆也不似篆書的粗細均勻,而是輕重頓挫,已經略有「蠶頭燕尾」之勢。
隸書之名的由來,有種種說法。《漢書·藝文志》:「是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
」這是說,因為施用於徒隸,所以稱為「隸書」。另一說程邈為衙獄吏,得罪,幽系雲陽,增減大篆體,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所以稱其書體為隸書。
至於程邈造隸之說,自古頗為流行。但隸書的形成是個漸變的過程,上文已經說到,戰國時一些文字就有了隸書的筆態,隸者篆之捷,趨捷趨簡是文字書寫的大趨勢,應該說,是廣大漢字使用者造就了隸書這一書休,程邈可能是曾經對它加以整理規範,而不是獨自創造了隸書。
存世的秦時隸書,以《雲夢睡虎地泰簡》為代表。其字化篆書的縱勢為橫勢,字形不是長方形而趨於正方或扁方形;它已經擺脫了篆書用筆均勻圓轉的特點,變成了橫直的筆勢。這種由篆向隸過渡的字型.書法家稱之為「古隸」。
到了漢代,隸書代替篆書而成為標準書體。字形扁平、波筆捺腳成為隸書的顯著特點。從隸書始,形體從線條轉為筆畫,標誌著漢字由「古文字」階段跨入了「今文字」階段。
5、隸書對篆書來講,是極大的進步,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大飛躍,是今文字階段的開山書體。其書寫比盤曲詰詘的篆書簡便得多,但其形要求「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寫起來仍然不很快捷。
許慎《說文·敘》中所說「漢興有草書」,就是將隸書又加以簡化而成的一種字型,因其草率而就,故稱為「草書」。草書雖書寫快捷,但書寫草率,辨識不易,且無統一標準,漫漶無紀。為糾其偏,楷書應運而生。
所謂「楷書」,意思就是可以作為典範楷模的書體。
楷書萌芽於東漢末期,《晉書·衛恆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可惜其字今已不可得見,其「楷法」也就無從察考了。
明顯痕跡。至隋唐,楷書完全脫離隸法,發展成熟為一種新的書體。楷書形體方正,行筆平直,減省了隸書筆畫的波磔,書寫更加快捷方便。
這種橫平豎直的方塊形結構,一直保持至今,成為正體漢字的典型特徵。
「遂」的拼音是什麼,「遂」的讀音是什麼?
遂 的讀音是 su 釋義 1.順,如意 心。願。2.成功,實現 未 功成名 3.於是,就 服藥後頭痛 止。4.通達 何往而不 5.進,薦 不能退,不能 部首 辶 筆畫 12 組詞 1.遂願 su yu n 滿足或實現人的願望。2.順遂 sh n su 事情合乎人願,進展順利。3.遂心 su x n ...
遂成大學中的大學的古今義是什麼
你好!古意指成為有學問的人。今意 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這裡的大學指bai大學問家。大學釋義du 1,古獻文zhi集 大學 原為dao 禮記 第四十二篇。回宋朝程顥 程頤答兄弟把它從 禮記 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合編註釋,稱為 四書 從此 大學...
兒女在古意裡是什麼意思,「兒女」這個詞的今義和古義各是什麼?
兒子和女兒 兒女 這個詞的今義和古義各是什麼?周禮.地官.大司徒 上寫道 同師曰朋,同志曰友。同,猶齊也。人們以志趣相投,彼此交好者稱為 友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莊子把朋友之交區分為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古人認為君子之間的交情得像水一樣清淡,透明,毫不做作,可謂之德交。君子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