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只能說兩個城市各有千秋。個人認為上海的位置更好,因為腹地是比珠三角富饒的長三角。而且又有對長江流域的輻射。港口離日本、美國更近。
2樓:匿名使用者
香港更佔優勢,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社會制度等
我覺得有幾個主要原因,使長三角發展,按以人為本方式計算,在可預見的時間內難以超越珠三角。
第一是長三角粗放式開發時間太長,強度太大,資源消耗殆盡,生態環境的壓力遠在珠三角之上。唐宋之間的長三角一帶早已是煙雨樓臺地,而珠三角還是瘴氣瀰漫之所。到清初,中國人口超過一億之後的第一次大爆發,首先就在長三角地區發生(增速每年超過25%)。
此後,環境的壓力有增無減,至今無法解決。近日在北京參加兩會的汪同三教授等指出,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總量的貢獻不到4%,原煤、鐵礦石、鋼材、水泥,等材料的消耗卻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左右。不知如何為繼。
應該指出,高代價、大損耗的狀況,長三角比珠三角更甚。因為珠三角是三來一補多,長三角是固定資產投資多(等於珠三角的2.8倍!
);第二是出口面對的市場遠不如珠江口的龐大、方便和適合。這是地理歷史環境決定的。鄭和下西洋去顯示國威時沒有選擇珠江口。
但曾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海上絲路,其始發地選在珠江口而不是長江口,原因就是海外市場在南邊,不是在東邊;最早入華的葡萄牙人選擇了珠江口的澳門而沒有去長江口;鴉片戰爭時,英國人先在長江口登陸,戰後在南京簽約時,正發瘋般尋求海外市場的英國人,經過長期窺測,執意要霸佔的地方竟不在長江口,而在珠江口。這些,都不是偶然的。那時,香港算什麼,不過是一個小漁村、一個小碼頭。
為尋市場的英國人,不要帝國的心臟,而要海上絲路的咽喉。那正是他們當時聰明過人的地方。因為他們當然瞭解,在海上絲路盛期,從珠江口出發的船隊,穿過東南亞到歐洲往返,全是粵人天下,竟無歐洲人插足之地。
只可惜後來一再搞海禁,僅因**一念之差而失勢。梁啟超曾為此大聲嘆息不止。
即便在歷次海禁時期,珠江口也沒被全關死。廣州還保著唯一通商口地位。直到國境封鎖最嚴實的「解放」之後30年,仍然留有一條狹窄的羅湖橋和一個廣州商品交易會,一直壟斷出口。
更有意思的是,羅湖橋和交易會,還一直被當作裡通外國、特嫌出沒、流毒浸染的地方。為什麼不一同關死?是執政者不想、不願、不肯?
非也。是不能。因為既不能自己沒有進出,又找不到另一個地方可以替代。
所以珠江口作為國家大門才會千年不倒。非不想改,實無可改。
歷史是這樣,現實也是這樣。經過十幾年「看浦東」之後,到2023年,長三角地區出口總額924.51億美元(佔全國的比重達到28.
4%),確實有了很大發展。但同年珠三角地區出口總額1126.2億美元(佔全國比重34.
6%)。仍比長三角高近22%。到cepat和cafta出來後,大門想改,更無可能了。
投資、消費、外貿被稱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長三角也主要是在投資方面遠超珠三角。但靠大量政策性資金投入搞大工程,易生豆腐渣。
不止是工程有豆腐渣,gdp也有豆腐渣。gdp很高,但民眾收入跟不上,很大程度就是gdp中的豆腐渣做成。加入wto後,長三角市場上那隻「看得見」的手,就會受限制。
市場便更受難了。
長江被腰斬,三千年的歷史轉向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流域經濟時代過去了,長江被腰斬,武漢以西的原長三角腹地,通過陸地高速交通轉頭直奔珠江口。中國三千年的農業發展史,正式轉向。我在南沙觀察,虎門渡輪前總排著長長的車隊等著過江。
十幾年沒有間斷過。每有穿過這個車隊時,我必定去看車後的牌子。當初最使我迷惑不解的是,總是發現大量來自新疆、內蒙、山西、陝西、安徽、湖北的車牌。
來自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廣西的車就不用說了。在92-93年的盛期,全國貨運車隊,據說有四分之一在開往珠三角。
後來知道,武漢到廣州的火車比到上海快兩個小時。我才明白,原來長江被腰斬了。所以「泛珠三角」一起,一向被劃入長江水系的四川,立即加盟。
未加盟的重慶,其實車隊往這邊走的時間,比大多數西部省份都早。
泛珠三角的經濟實力比長三角大兩倍。雖然這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比較。但如果上海人有興趣,很容易「組織」一個比泛珠三角「大兩倍」的泛長三角來。
為何好勝的上海人悶著不出聲呢?原因就是「長江流域」被腰斬。
北京大學楊開忠教授比我說得清楚。最近他指出,認為長江流域是上海及長三角腹地的觀點,只在水上運輸占主導地位的年代裡可能正確,在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運輸時就有問題了。楊開忠還建議,廣東應「北伐」戰略。
一方面,向北拓展腹地,將湖南甚至湖北的一部分納入珠三角地區,擴充套件服務的壟斷範圍;另一方面,要聯合首都圈,增強珠三角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
是的,中國現在是高速公路、鐵路和海港時代。尤其是海港至為重要。作為國際通道的港深穗港口群是長三角地區無法比擬的。
僅香港就有2000多家航運與碼頭公司,有19條國際航線聯絡著世界上460多個港口,每年有48000萬噸位遠洋船運送1810萬個標箱進出港口。加上廣州黃浦是世界「十大」之一的老牌,深圳鹽田港已過一千萬箱大關,廣州南沙港又在以大航母姿態蓄勢待發。還有珠海、中山、東莞等地的港口,全不可等閒視之。
珠三角,同時是全國資訊裝備最好,資訊產品製造業產值佔本地總產值比例最大,資訊工具普及率最高,資訊消費能力最強的地方。珠三角各類科技型企業超過 10,000家,他們既生產高技術產品,也消費高技術產品,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晶片使用者市場。內地80%的積體電路從深圳進口,其中75%就在深圳消耗。
目前國際市場上的電腦主機板、磁頭、鍵盤、驅動器、顯示器、掃描器等75%以上來自珠三角。
所以,全球最大投送公司聯邦快遞亞洲總部計劃從菲律賓轉到中國時,選擇廣州;世界最大超市集團沃爾瑪全球採購中心從香港搬入深圳,全球最大體育文化娛樂公司gt的中國總部,選擇廣州;ibm、hp、ge、ikea等國際巨頭的中國採購中心也在珠三角,都不是偶然的。他們每家每年的採購,均在三五十億美元。像歐美網上購物巨無霸ikea(宜家),每年營業額約113億歐元。
其中在亞洲只佔3%。但三分之一的採購是在珠三角完成。2023年,跨國公司在中國採購額達300億美元,沃爾瑪佔了103億美元,其中80%的產品產自廣東。
一年後沃爾瑪在中國的採購量增加30%以上,超過130億美元。
上海與香港誰的地理位置更有優勢整天看到有人說上海
3樓:知識之路的春天
地理位置:
上海處於中國長三角前沿,腹地範圍包括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北部、淮河流域甚至到達四川地區,腹地廣闊。長三角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援。
香港處於我國珠三角前沿,腹地主要包括我國的珠三角和東南地區,發達的珠三角和香港很好的達到互補的作用。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上海和香港應該不分伯仲~
4樓:匿名使用者
香港在內灣,也是一個島嶼。上海與大陸內地直接相連,出海比香港更方便。
上海與香港誰的地理位置更有優勢
5樓:日月星精靈
地理位置:
上海處於中國長三角前沿,腹地範圍包括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北部、淮河流域甚至到達四川地區,腹地廣闊。長三角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援。
香港處於我國珠三角前沿,腹地主要包括我國的珠三角和東南地區,發達的珠三角和香港很好的達到互補的作用。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上海和香港應該不分伯仲~
6樓:雯萱
這個可能不能單從地理位置上講,要看你要比較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限定條件。
個人認為但從地理條件上講,都差不多;但是香港是免籤的[對外國護照持有人來說],而上海則需要簽證才可以進入。對中國人來說,上海也是相對可以自由進出的,但是到香港,就需要證件了。[從這個角度上講,二者也是差不多的]
但是從其他的環境來講就不同了,比如說,上海的勞動力**比香港要便宜很多;上海的消費水平低於香港;上海使用的貨幣-人民幣是限制性流通,而港幣是可以自由兌換的。....
7樓:聯盟部落是一家
地理位置誰好其實很難說的,沿海城市的地理位置沒一個差的,都很好香港比上海發達,這個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香港是特別行政區,比上海直轄市更高階一點,發展條件也更好至於樓上講的消費水平比較,完全是瞎說
香港普通職員 15000港幣/月,上海普通職員 3000-4000人民幣/月
香港吃個快餐150-200港幣,上海吃個快餐10-30元人民幣按比例來說,香港和上海是差不多的
8樓:地理_專家
地理位置各有優點。香港是個好港口。 未來上海更有優勢。未來可能只是數年,上海畢竟是全國金融中心
9樓:逸逝風
各有優勢吧,其實香港和上海的區位因素都差不多,不過因為歷史原因香港更發達。
如果非要說兩者那個更發達......那你先說說你是**人我再估量著說哪個。
10樓:朗晨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正當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沿長江向西可與我國十省相連。作為我國南北海運中心,可與沿海各港口相連。且距韓國日本和美國較近。所以我認為是上海。
從經濟地理區位上講上海和香港哪個更加有優勢
11樓:半山樹
上海更具有優勢。表現在
1.位置:沿海城市,長江入海口,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地理位置優越.
2.地形&氣候: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帶季風氣候,比較溫暖溼潤,適宜發展工農業和吸引人口居住從而獲得勞動力.
3.交通:陸海空交通樞紐,交通極其發達,鐵路方面京滬線、滬杭浙贛線等在上海交匯,水運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4.勞動力: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眾多,且上海及周邊的江蘇浙江等省教育發達,故來到上海的勞動力數量很多而且素質過硬.
5.農業基礎:長三角向來是農業歷史悠久,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為日後上海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6.歷史文化基礎:上海在19世紀便被西方列強所開發,西方的先進技術首先由此進入中國.工商業氣息濃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響,熱衷於發展經濟、科技與文化.
7.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學府和科研地區雲集,大量人才湧入上海,使其科學技術處於領先.
8.市場:上海面向的市場非常廣闊,消費群體龐大,由於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將產品銷往內陸地區,也可以通過海運空運銷往國外.
9.資源:上海雖然資源不太豐富,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以及從各地進口的煤、石油、金屬等使得其資源和能源都很富裕.
10.政策:****給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稅區、免稅區等等),這些政策有利於上海吸引外資和經濟的發展.
上海的地理位置優勢是中國地理位置及優勢
1 位於北緯30度左右,氣候條件好。2 附近礦產資源豐富。3 位於長江入海口,水資源豐富。中國長三角前沿,腹地廣闊。長三角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援。4 位於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多,勞動力豐富。5 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上,工農業基礎好。6 沿海位置,海運方便。7 鐵路交通是南...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的地理位置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不盡相同,不
農業是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 農業屬於第一產業,農業的勞動物件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 我們把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髮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 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所以種莊稼 在牧場飼養牲畜 在海上撒網捕魚 在山野裡植樹...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況日本地理知識概括有哪些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的太平洋上,處於北緯30 45 東經123 150 之間,西隔東海 黃海 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 朝鮮 韓國 俄羅斯相望。日本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 可能是靠海,交通方便吧 1.範圍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端,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 本州 四國 九州4個大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