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孔子中庸思想的內涵

2021-03-07 10:06:07 字數 6444 閱讀 3640

1樓:匿名使用者

一.中庸思想,既是儒家道德修養最高境界;也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普遍方**原則.

二."中",指適中,中和,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標準,解釋"庸",指一是平常,而是不易,三是用.

三,貫徹在《論語》中的中庸之道,如"文質彬彬"-文質關係上的中庸,如"哀而不傷"-哀樂情感表達的中道,如"鄉愿,德之賊也"-中庸之道不是無原則地迎合所有人.

四,中庸的特點,靈活性-"時中","絕四","權"等等;這種靈活性要完全服從於他所要達到的道義原則-"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種靈活性實質上是為了維護"禮"-"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

五,後世儒家的發揮.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庸是孔子思想範疇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終貫穿於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禮等思想、學說,都將陷入僵死和片面。儘管它如此重要,孔子還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1]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1]因而很少提及中庸。本文試對孔子的中庸思想進行初步**。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於他的天道宇宙觀,是將其宇宙觀應用於人類社會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時中」、「合宜」的方法和準則。換句話說,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觀在人道中的應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3]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厥中。』」 [4]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1]

「堯曰」的一段話明確地將「天」與「中」聯絡起來,也可以說是將天道觀與中庸觀聯絡起來。堯所法則、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質。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並注意到它有其內在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時中」。孔子認為自然界中萬事萬物包括日月執行、四時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時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1]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規律,深諳「應乎天而時行」[5]的道理,孔子才特別強調「畏天命,」[6]把天命推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另一方面,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認識到「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 [7],敏銳地提出要把天道應用於人類社會生活中,將「天道尚中」作為為社會定典的標準和正規化。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堯舜,就在於堯舜能比較成功地將天道應用於人道中,「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達到天人合一。

尤為可貴的是,孔子在把天道應用於人道的過程中,自覺地揚棄了天道中的神祕和超驗的一面,把「執兩用中」,「多聞多見」作為達到「時中」、「中正」的手段。孔子非常認同子產的「天道遠,人道邇」 [8]思想,表現為重人道、輕天道,天道的實質是指導人道的。「子不語怪、力、亂、神。

」 [9]「子罕言利與命與仁。」[1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1]都表現出孔子人本主義思想傾向,奠定了儒家入世的基調。

面對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殘酷社會現實,孔子雖不相信鬼神,但為了重建禮樂制度,不得不很現實的採取權宜之計,極力提倡祭祀。孔子的重祭祀絕不是出於迷信心理,其目的在於神道設教,以化民人,意在通過祭祀,使人們從內心認同孝、敬,做到「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孔子中庸思想的實質就是以「天道尚中」為圭臬,規範人類社會活動,試圖在禮壞樂崩的春秋亂世中重建理想中的周初文明,恢復長幼有序、上下有差的社會秩序,

中庸的「中」,在甲骨文中是一根中間有一個小圓圈(或方塊)的旗杆,在這個圓圈(或方塊)的上下還分別飄著兩條帶子。「中」這個字就表示旗幟中間的意思。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釋為:

「中,內也。從口、| ,下上通也。」「庸,用也。

從用庚。庚,更事也。」我理解,「更事」指的就是變易。

《說文解字》還進一步釋「用」為「可施行也。從卜中。」我們知道,「卜」是古人佔求天命的迷信方式,而「中」又指的是天命、天道的規律法則。

因而,「用」指的就是古人以占卜來窺測天意,以見吉凶。其目的在於「施行」應用,即以天道指導人的行動。單從「中」、「庸」(用)文字的生成及含義看,我們就可較清楚的理解中庸的深刻內涵,把天道與人道有機地關聯起來。

孔子對上古生民樸素的「尚中」思想進行了延展,將「中」與「庸」(即「用」)連在一起使用,使「尚中」的認識論進一步上升為指導人們實踐的方**。孔子通過對「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2]的闡釋說明了射中鵠的,即達到中正,把握了本質;至於是否射穿,那不過是形式上力道的大小問題,關鍵是射中「中」這個鵠的。質言之,中庸思想主張在實際應用中時常變通,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無論客觀條件如何轉換,都要以「中」、「正」和「宜」為準,在重「時變」的同時,更要遵循、認同於一個最高標準——「中」。

毋庸置疑,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子為「救世」而苦心孤詣覓得的方法和準則。他所生活的春秋末世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 [12],「子弒其父,臣弒其君,孽殺其宗,」 [13]一切禮樂制度、等級秩序都被顛倒了。陪臣執國命的現象屢見不鮮為「道中庸」的先決條件,認為只有認知正確,才能在實踐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做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18]的「中正」極至。

孔子對知與行的辨證認識體現了中庸認識論的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結果,只有在認識上多聞多見,不偏執一端,才能在行動上做到執兩用中。正是基於知的先決作用,孔子把知列入「三達德」之中。

在「三達德」中,知與仁的關係也深刻揭示了中庸的變通精神。知與仁是辨證統一,互相依存,互為表裡,互為補充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孔子認為大知的人樂水,好動,講變通,不僵化,不偏執,時刻以中庸為尺度校正、變通,達到和樂的境界;仁者樂山,主靜,仁是被作為最**值水準來看待的,是「中」,是「正」。

簡言之,仁的根本精神是不變的,變動的是達到仁的方法和路徑,即知,也就是「用」(庸)。仁是知所要達到的鵠的,知是達到仁的手段,只有知者才能擺脫形式的羈絆,在中庸變通原則指導下以人弘道,依於仁,故「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5] 「擇不處仁,焉得知?

」 [25]仁是衡量人是否掌握知的標準,知是人是否能夠達到仁的條件,中庸是貫通仁與知之間的紅線,而人則成為實踐中庸和仁、知的主體。《論語•顏淵》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問知,子曰:『知人』」再一次表明了孔子的人本思想。他充分肯定人的核心價值,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設身處地,以誠相待,相互理解,彼此寬容。

依據「舉直錯諸枉」的中庸原則,孔子把「愛人」、「知人」作為價值標尺,試圖以此來匡正人們的價值取向,改變人性淪喪、道德缺失的狀況,使在現實鐵砧的錘鍛下業已扭曲的人性迴歸到「愛人好與」的理想狀態。但孔子並非一味強調「仁者愛人」的單向度屬性,仁經過孔子中庸的變通,既有愛的一面,也有恨的一面,「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25]「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 [25]恰當地因情況、物件不同而採取相應的好惡、愛憎,才能達到揚善隱惡,使人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 [25],從內心世界的深處檢討自己的言行,自覺皈依到仁。

其次,孔子中庸思想的變通精神還突出表現在對禮的制衡上。「禮之用,和為貴」 [16](有子語,代表孔子思想)說的就是在「禮」的應用中應達到「中」、「和」境界。從形式上講,禮樂表現為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王、公、卿、大夫、士、庶人各個不同等級所施用的禮儀都有嚴格的規定;但從實質上講,禮樂制度的精髓就在於表現一種內在的情感,即忠、恕、孝、仁、友等,這是禮的實際意義所在。

只有人們從深層意識上自覺遵循禮,才能恢復禮樂制度和等級秩序。在如何協調禮與儀,即形式與實質的關係問題上,孔子主張既不失去必要的形式,更要抓住禮的本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

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2]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

『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2]禮的功用就在於它維護等級宗法制,因此孔子非常注重「禮之本。」「禮,與其奢也,寧儉。

喪,與其易也,甯戚。」 [12]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12]「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 [12]孔子把禮作為維繫宗法制的重要手段,強調只有從內到外都昇華到禮的高度,才能根本上屏除僭禮越制、無父無君的社會無序,重建宗法社會秩序。質言之,孔子強調忠、誠、孝、仁、敬,溫、良、恭、儉、讓,也是為了使人們從內到外「克己復禮」,從而自覺地在「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21]的感召下,實現「天下歸仁」的理想狀態。

對社會歷史的演進,孔子也能按照中庸的變通精神,用發展眼光看待。他把夏、商、週三代看成一個文明遞嬗的程序,看成下一代對上一代的損益、揚棄。商對夏的「質」進行了損益,周又對商的「文」進行了損益,這樣周就克服了兩個極端,「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 [24]在「文」與「質」之間實現了執兩用中,達到「文質彬彬」 [24]。三代的損益形成了一個逐級上升趨勢,避免了「同則不繼」,實現了「和實生物」,真正體現了孔子「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義。孔子反對過分拘泥於成規,反對泥古不化,認為抱殘守缺就好象「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1]他主張批判地繼承,變通中發展,並把這種社會歷史發展觀廣泛應用於對人的體察和對物的認知。「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 [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2]「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0]孔子的認識論進一步昇華到實踐論的高度,把實踐理性作為認識事物的準則。

宰予晝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於予與改是。」 [26]他主張從客觀現實中尋找答案,以中庸原則來變通、校正,「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在為政治國時,孔子反對走極端,主張「攻乎異端」。對於專用刑法或專用禮治,孔子皆不以為然,孔子認為為政要避免片面、極端,要執兩用中。具體而言即德刑相輔、寬猛相濟,只要能夠達到「使民服」的目的,「德治」和「法治」都可以用。

所謂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1]說的是兩種不同的統治方式,二者的運用都是有條件的,後者不過更理想化罷了,僅此而已。孔子並不否認刑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理手段,正如他並不否認仁有「惡人」的一面一樣,孔子強調為政要德主刑輔,德刑相參,片面固執於一端都是違反中庸的。「政寬**慢,慢則糾之以猛。

猛**殘,殘則施之以寬。寬則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30]寬猛相濟、德刑兼施是孔子為政的基本構想,只不過面對當時的社會狀況,從人文主義的悲天憫人出發,孔子更重視愛人好與、仁政德治而已。

追求和諧穩定決定了孔子為政思想在於因勢利導。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5]孔子認為只有「君子」才能曉之以理,喻之以義,用中正、和宜來引導,而對於那些「下愚」的「小人」,他們生性見利忘義,近之不遜,遠之則怨,只能以利相誘。

「君子」與「小人」雖然習性不盡相同,但都是社會安定的基礎,因此要分別對待。在孔子看來,義與利高度統一且不可分割。孔子反對的是因小利而忘大義。

「無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5]「上好禮,**莫敢不敬;上好義,**莫敢不服。

」 [15]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31]這裡的「義」,其實質指的就是天下之大本達道,是社會穩定的砝碼,也即「中」、「正」。達到義的高度,則利莫大焉,又何必言利?

實際上,大義之下必有利,利已在不言之中了,利只有和義融合才是君子所追求的。孔子並不認為君子可以拋棄利,但「不義而富且貴者,於我如浮雲。」[9]可見在孔子思想中,看似對立的兩個極至實乃高度的統一,孔子正是以執兩用中的中庸思想將義與利天衣無縫地合成一個整體。

由一分為二到合二為一是孔子中庸思想的必然軌跡。一分為二是認知的方法,合二為一是終極目的,中庸則通常表現為發現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在孔子的思想中存在許多二律背反的命題,它們常常在形式上是對立的,如禮與儀、寬與猛、德與刑、天與人、言與行、進與退、遲與速、用與舍、行與藏、義與利、文與質、仁與知、和與同、周與比、怨與恕、溫與厲等等,但孔子都能以中庸「時中」原則將這些或截然對立、或意義相忤的概念在本質上統一起來,達到一種高度和諧、相對統一的狀態,形成了一組組既矛盾又統一的耦,如知行合

一、言行合

一、天人合

一、動靜合

一、名實合一等等,從而使小到個人修身、齊家,大到治理國家和天下,都能實現超穩定的合二為一。這正是中庸的主導功能和終極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孔子中庸思想滲透於他的整個思想體系中,制約著其思想學說的發展定勢。孔子的一切變通都是為了「中」,「中」一旦經過孔子之手,便由自然天道衍化為指導社會政治制度的圭臬,並按照「中」的原則完善了一整套制度模式。由於歷史時代的侷限,孔子把周代禮樂制度認定為社會穩定發展的中正極至。

他認為「文質彬彬」的周禮是經過三代的損益沿革,大體符合中庸精神的完備制度。因此孔子一生都為使人們自覺迴歸周禮而奔波遊說,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實現完全寄託在對周禮的恢復和重建上,宣揚「克己復禮」,慨嘆「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矣。」 [9]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9]的復古情調中,但他的中庸變通精神仍是其思想中活的靈魂。

因此,他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周禮不是也不可能是社會發展的極至。「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1]他也認為周禮尚有待於變通、發展。

不過他的這種思想在現實任務和歷史使命面前不得不被拋在一邊。面對「上下交徵利」的社會現實,孔子急功近利地尋找一種能使社會穩定的機制,因此,他必然地把周代禮樂制度作為恢復社會天平穩定的法寶。遺憾的是,正是出於救世的中庸實用觀,使得孔子將周禮理想化和絕對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貶抑了中庸的變通精神,使他的辯證法思想打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折扣。

誰知道孔子姓什麼嗎,孔子姓什麼字什麼

當然姓孔了,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 仁 的學說。雖然老子姓李,但是孔子確實姓孔。姓孔名丘 即孔丘 字仲尼 當然姓孔了,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 現在的山東 han 當然姓孔了,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 當然姓孔啦 名丘,字仲尼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 孔...

誰人懂得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的內涵誰知道?誰理解?誰懂得?

我記得 很早 朋友對我講過 不愛了 也就能背叛了 可是 沵這句話 恰恰相反 那是一種愛 是深愛。呵 為了她 他 自己情願離開 沒別的 只是想她會笑 幻想著她開心的樣子 呵呵 人經歷多了 也就明白那種刻骨銘心。把 疼 愛 留 給他 她 把 疼 痛 留 給 自 己 也許 這就是那句話的詮釋吧 希望是沵要...

誰知道椰樹的,誰知道椰樹的資料

到過海南的人都誇文昌姑娘 漂亮 白嫩,身材姣好。光彩照人的 宋氏三姐妹 祖籍在文昌。奧妙何在?原來文昌人生在 椰鄉 愛吃椰子,椰子中含有一種名為 凝潤因子 的活性滋潤成分,以及多種對 有益的營養物質,能夠幫助肌膚留住水分,補充營養,長期飲用有助於抗皺和美白肌膚。很多國際名牌化妝品都是從椰汁中提取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