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皮代壬騫騫
南嶽神在古代名聲並不大,許多地方都有被稱為南嶽廟的,如洞庭湖畔、華山腳下蹬均有,唐玄宗時封為司天王,宋真宗加封為司天昭聖地。南嶽神人格化以後,傳說的名字很多,如丹靈峙、朱丹、崇覃
(金禪氏長子)、伯益、崇黑虎、茹瑺等,但以金禪氏之長子崇覃的說法最為流行。
南嶽神廟的主要職責
南嶽神的主要職責是主星象分野,管水族魚龍,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閱校眾仙,制命水神。南嶽神的名聲雖不大,但還是很靈應。傳說唐朝時有個叫劉山甫的人路過洞庭湖上岸旅遊時見南嶽神廟破爛不堪,香燈不續,便題了一首諷喻詩。
當夜劉山甫睡覺時夢見被南嶽神責備。劉山甫頓時驚醒過來,風浪驟起,倒桅斷纜,有船翻人亡的危險。劉山甫便向南嶽神表示悔過,並命人把詩版撤掉,這樣才免於淹死在洞庭之中。
現在除了在衡山上的南嶽廟以外,各地已無南嶽神廟,祀者也少。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五嶽皆有岳廟,每個岳廟都有嶽神。南嶽衡山之神老百姓都尊稱為南嶽聖帝菩薩。他是誰的化身?
在五千餘年的漫長歲月中,這尊威靈顯赫的菩薩也有自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普通走向輝煌的歷史。
嶽神是伴隨五嶽的產生而產生、輝煌而輝煌的。
歷史學者認為,給五嶽的封禪、祭祀,對五嶽的崇拜,起源於原始時代人們對天地、對太陽、對山嶽的崇拜。《山海經》把所有的大山都說成是神人和怪獸居住的地方,《禮記》也認為山峰能興雲做雨,把山峰當作求雨、治洪的神靈來崇拜。古代傳說中,從炎帝神農氏遊息南嶽水簾洞,黃帝有熊氏分九州奠五嶽得祝融辨孚南方,以及後來的赤帝、祝融、堯舜、禹等首領都巡祭衡山,行「望于山川,遍於群神」的祭典,基本形成了「夫山者,萬民之所仰也」的理念。
這種尊天親地的原始宗教精神[用現代語言就是尊重大自然的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祭祀 文化的本質與精髓。在對土地、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等44神的祭拜中,五嶽山神被列為首位。歷代帝王對五嶽的祭祀都不敢怠慢輕薄,且把此作為顯示和行使國家權力的象徵。
南嶽衡山在五嶽的祭祀秩序中排位第二,僅次於東嶽泰山。唐代文學家韓愈認為,南嶽衡山離京城最遠而獨為崇,其神必靈。事實也的確如此,南嶽祭祀之盛經久不減,甚於平臨四嶽。
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的發展,由於南嶽衡山在洞庭湖畔的湘江流域,為人類社會實踐特別是農業、醫藥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基礎,各種各樣的傳說便不斷產生,自然崇拜物件的南嶽衡山被逐漸賦予了靈氣並予以神聖化。因此,南嶽神在人們對南嶽衡山的嚮往和崇拜中誕生了。
在原始崇拜階段,南嶽神是依附在南嶽山中的。祭典活動都是在山頂設祭臺或祭壇,祭禮儀式為柴、望。所謂柴,是幡柴,以祭天;所謂望,是望祀,以祭山川。
經過這一漫長時期的準備,作為南嶽神的象徵—南嶽菩薩雖未出現,但完全具備了產生神的一切客觀條件。人們對南嶽崇拜的確立,其客觀因素:一是優越的地理位置,風光秀麗的山巒,鬼斧神工的景觀;二是四季變化明顯,垂直分異突出的氣候物象;三是豐富的物產、無窮的資源、理想的生態之周邊大環境;四是堅實的人文基礎、深廣的歷史根基。
離開這些物質基礎和客觀條件,南嶽神是不可能產生的,南嶽的文明也是不可能稱「奧」的。
偶象的菩薩只不過是崇拜物件神化後的文化工藝品。南嶽菩薩也不例外。現在看見的南嶽聖帝不知是第幾代工藝品了。
起初,南嶽山神被神聖化以後,伴隨著宗教的發展,南嶽神才以人物形象被人們捧上神壇,祭拜活動的地方也由野外走向了室內,祭典儀式也由柴望改為廟享。南嶽菩薩所居的南嶽廟,傳說秦漢即有之,從有關資料來看應是在祝融峰頂,現時人們仍稱之為老廟。漢武帝借交通不便把南嶽移至潛山,但在人們的習慣生活和文人士大夫的眼中始終是衡山作為南嶽嚮往和禮拜的。
隋文帝重新明確江南衡山為南嶽,南嶽開始在山下建新廟,初在現廟址的東北側也就是萬壽大鼎的下面,興建萬壽廣場時還挖到了當時嶽神廟的遺址。唐玄宗李隆基遵司馬承禎的建議封五嶽之神為真君,按道教的規範在山下建南嶽真君祠,也就是現存的南嶽大廟了。從唐代大文豪韓愈謁南嶽廟的詩中,有「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宮。
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的生動描述,足見當時的南嶽廟的巨集偉和壯觀。
被神化了的菩薩是無所不及、無所不能的。因此關於南嶽菩薩的來歷就太豐富多彩了。相傳,隋文帝重新明確江南衡山為南嶽之前,祝融峰頂立有山神祠。
當時的南嶽菩薩還應只是個代表南方的地方長官神,傳說叫司天霍王廟。古時衡又可讀霍,霍王就是衡山王。一直到唐代,唐明皇還不清楚五嶽之神是誰。
他問司馬承禎,五嶽何神主之?對曰:「嶽者,山之巨鎮。
出雲降雨,為國之望。然靈山之隱,別有仙官居之。」於是他下詔建真君祠,並隨之封南嶽之神為司天王。
從此,嶽神在五嶽山大王的同時沾有了道教的仙氣,尊為真君。
經過261年,到了宋真宗景德四年,由於其它四嶽落入真人之手,朝廷對南嶽更為重視。他把五嶽之神由王晉升為聖帝,南嶽神被加封為司天昭聖帝[東嶽為齊天仁聖帝、西嶽為金天順聖帝、北嶽為安天元聖帝、中嶽為中天崇聖帝]。同時按帝王之居擴建岳廟,並初步奠定了岳廟的規制。
正殿獨一神座,監廟和禮值官日上香火。又過280多年,元世祖忽必列為了表示對神明的敬意和對漢文化的尊重,於至元28年元月又加封南嶽之神為司天大化昭聖帝。他認為惟名山大川,國之秩祀。
自己既然是一國之主,就應對封宇之內的嶽神加封,以期保佑民富國安。與此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元代雖是蒙族統治,但對漢文化習俗可是相當重視。元代最末一個皇帝順帝還下令對南嶽廟進行了一次大的擴建整修。
人們為了紀念當時修廟有功的蒙古人潭洲府同知阿爾思蘭,給他立了個轄神總管的神位,安放在廟後門的轄神殿內,供奉至今。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則認為五嶽之神,神靈莫測,「豈國家封號可加」?凡是嶽、鎮、海、瀆,都以本名稱之。因此於洪武三年[2023年]南嶽聖帝被改稱為「南嶽衡山之神」。
這並不表明他對五嶽之神不重視,而是他認為自己只是個人君,不具有給神加封號的資格。事實上明代也對南嶽廟進行過幾次大的擴建修護,使其更加雄偉、壯觀、崇嚴,且逐漸興建依傍中軸線主體建築的東八宮、西八寺,並徹底整治了大廟的周邊環境,使南嶽廟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古建築群,致有江南小故宮之稱。事實上在朱姓王朝中南嶽菩薩享受了超過帝王的待遇。
清代,雖說是滿族兄弟統一大業,但政治、經濟、文化並不曾排斥早已開化的漢族民眾。從康熙開始,對五嶽特別是南嶽尤其重視。從2023年到2023年間先後6次對南嶽廟進行大的維修,其中光緒年間一次耗銀一億二千萬兩,創造了修廟史上花錢之最。
清代的皇帝雖然沒有對嶽神加封,但前後欽賜給南嶽廟的御扁有7塊,康熙御書的「光輔紫宸」、「永峙南維」,雍正書的「功巨集育物」,乾隆書的「靈曜南雲」,嘉慶書的「宅南標極」,同治書的「銓德鈞物」,光緒書的「黃離永吉」等。這些,足以證明清代王朝對南嶽的重視和對南嶽聖帝的崇拜。
據《南嶽志》中不完全的統計,歷代朝廷祭祀南嶽聖帝是比較頻繁的,其中宋朝29次,元朝8次,明朝33次,清朝42次,足以表明南嶽聖帝菩薩的地位是何等顯赫!但最能說明南嶽聖帝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數唐中宗李哲在給南嶽的《玉牒》中寫的那句話:「凝薰萬姓,陶化八肱」。
這就是五嶽在統治者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南嶽文化的巨大力量。而清人江有沅也有一句是寫南嶽聖帝的,即:「百神俱廡下,萬古在山中」,倒是有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味道。
畢竟是先有山,後才有廟。名山是體,聖帝是魂,山是神的根本。
南嶽聖帝的來歷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南嶽聖帝是山神衍生出來的,沒有具體的原身。另一種認為南嶽聖帝有具體的原身。但原身是誰,意見也不一致。
地理學家認為,江南以衡山為鎮,故封禪南嶽神位,聖帝菩薩是總管南方的地方之神。星象學家認為,「南嶽之鎮曰衡」,「宿當翼軫,度應璣衡」,且軫星之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注生、主壽,因此南嶽聖帝是天上派下來主宰人間生死壽命的天神。相傳壽比南山不是陝西的終南山而是南嶽衡山。
以上的這些說法是主張聖帝菩薩沒有原身的。
民間傳說南嶽聖帝是姜子牙封的,其原身是崇黑虎。這根據就是**《封神演義》,不過,未免有點牽強臆造。
研究歷史的文人和社會學家則以為,神都是由人演釋出來的,南嶽聖帝應是歷史上為人類做過傑出貢獻的偉人或偉大的氏族。而這位偉人或氏族是誰?現有資料也很難認定。
一種意見認為,南嶽聖帝的原身是炎帝神農氏[是一個氏族首領還是一個氏族部落意見不一,我以為是一氏族部落]。按易經的五行學說南方屬火,炎帝以火德王,是南方最大最強的一個氏族部落,也就是上古時期厲山國[今湖南屬其地]的首領,按現在的說法他是南方的第一任長官,故稱厲山氏。他對人類的貢獻不容置疑,神農嘗百草、教耒耕,應算是中國[可以說是人類]農業的創始人和水稻種植以及中草藥的發明者。
雖然他帝都長沙,葬在炎陵,但遊息之所和主要活動在南嶽衡山。且大南嶽當時的概念也包括了長沙、炎陵乃至整個荊楚之地。從古至今,南嶽的民間祭祀之盛,信眾之廣,淵源之長是其它四嶽望塵莫及的。
這一歷史文化現象,僅用任何某種宗教信仰難以解釋。追溯其源,我以為這不能排除有史以來人們對自己祖先炎帝的懷念和祭奠。
另一種意見認為南嶽聖帝的原身是祝融。不過祝融也還有多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祝融氏,另一個是祝融君,其實也都應是一個炎帝管轄的地方官職位。
祝融氏有說是火正[實際上也是南方的長官之意]重黎,能光融天下,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帝嚳命曰祝融。且說他是古之王者,擅長**,辨乎南方,被黃帝使為司徒。《路史》載:
祝融氏一曰和,未有嗜慾,無所造作。師於廣壽,以毓其德,刑罰未施而民勸化。三綱正,九疇序,是以天下洽和,萬物鹹遂。
於是聽龕州之鳴鳥以為樂歌,作樂屬續以通倫類,諧神明而和人聲,是以耳目聰明,血氣和平而壽命長[這就是南嶽之為壽嶽的文化和科學的根源所在—作者注],移風易俗,天下大治,則歌樂為之節文也。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號,都如鄶,故鄭為祝融之墟,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陽,是以謂祝融峰也。《準南子》載:
南方之極,自北方之界,至炎荒之野,都是赤帝祝融之所司。《竹書紀年》: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位。
誠如斯,他做南嶽聖帝固也是當之無愧的。
再說祝融君。《帝王世紀》載:祝融君,即祝融氏之後也。
《名勝志》載:祝融峰最高,位值離宮,以應火德,乃祝融君棲息之所。《楚寶》載:
祝融者,炎帝神農氏之後,而帝裡之玄孫也。
還有人認為,祝融只是一個方位,或一個行政區劃,或一個官的職位,而不是指具體人。因此,祝融氏或祝融君是擔任祝融這一職務的官。但根據歷史記載,不論是哪個祝融都是為人類文明作出過傑出貢獻的偉人或偉大的氏族部落。
其實,神也罷,菩薩也罷,都是人的傑作,是人們根據社會和自身的精神需求所創造的文化產物。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信仰寄託和積澱起來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的產生,當然離不開一定的社會存在和客觀物質基礎。
因為在人類較長的遠古時期,五嶽文化集中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五嶽文明代表了民族文明,若要天下太平,安撫百姓,必須打五嶽的旗幟。對統治階級而言,祭祀五嶽、宣傳五嶽、建設五嶽,也是一種政治需求,以圖民安國富、鴻基永固。而普通百姓對嶽神、對菩薩的信仰和崇拜,則是一種各自的精神需要,人們在複雜的社會生活和生產中,難免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或困惑,也不可能對未來沒有任何的企盼或寄望,因而就會想到只有威靈顯赫的南嶽聖帝才可以保佑自己。
儘管這只不過是一種精神慰藉,但這種精神慰藉恰恰是人們心裡慾望的滿足。仍可以預言,不會因為科學的發展而致來南嶽朝聖的人會越來越少。因為人類本身是一個怪物,越是古老的文化,越讓人感興趣。
只不過朝聖祭祖的目的和方式會有所不同,可能會從科學與保護環境出發,趨向文明、簡捷、研究、欣賞。
南嶽聖帝的地位越高,社會各個政治、文化團體和民間組織都會向其靠攏,打出他的旗號。其中佛、道兩教表現與其更為親密融合,有關他們的祖師同聖帝的傳說就是例證。
在道教的典籍中,聖帝爺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在《九轉經》中老子以廣壽子的身份下界收聖帝原身祝融君為徒,授以《道德經》等祕籍。唐初,朝廷因道師司馬承禎之諫而為南嶽設真君祠,並被賜封為司天王,遣官奉祀。
還有歷代道教中的文人如李白、徐靈期、李泌、李衝昭、軒轅彌明、陳田夫、李長庚等,為宣傳推崇南嶽聖帝,弘揚五嶽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西來佛教到南嶽比道教晚近兩個世紀,但在對待聖帝菩薩這個問題上也是極為重視並相當明智的。歷史上編釋了其開山祖師慧思大和尚同聖帝菩薩賭棋借地建般若道場的故事。並在慧思所建的南嶽第一古剎設立了南嶽聖帝殿堂,以示真有其事。
既體現他們對地方宗神的尊重,又示其不卑不亢的園融精神。
不論道教還是佛教,他們都非常明白,在中國要生存和發展,不能不屈居於統治地位的儒家;在南嶽這座名山要站住腳,要發展,不能不打聖帝菩薩的旗幟。因而在五嶽中,唯獨南嶽山和南嶽廟逐漸形成了三教共存的文化奇觀。南嶽數千年的歷史證明:
南嶽聖帝菩薩事實上早已成為南嶽文化的始祖,有關祭祀他的一切活動也早已成為南嶽文化的主要內容。南嶽如此,其它四嶽也合當如此。中國五嶽歷來是江山社稷的象徵,是一種政治地位。
五嶽文化也應是一種政治文化。南嶽聖帝也順理成章由山神、民間神、地方神逐步走向了「官神」、「帝王神」、「萬能神」。
南嶽聖帝靈籤第三十四籤,求解南嶽大廟聖帝靈籤第三十六上上籤。求姻緣,哪位大師幫忙解釋一下。
今年30歲,屬馬女,家住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北恩村三組,未婚,還沒有男朋友,在華山求的籤 華山靈籤第三十四籤 求解答 求解南嶽大廟聖帝靈籤第三十六上上籤。求姻緣,哪位大師幫忙解釋一下。大吉的籤 開春以後什麼都好 遇貴人 運勢佳 無官司 神靈幫 婚姻美 事事成 去疾病 保平安 倒黴的都過去了 好事全來到...
聖索菲亞教堂的歷史聖索菲亞教堂的來歷?
聖 索菲亞教堂位於哈爾濱道里區透籠街95號,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 三月,最初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時修建的一座隨軍教堂。同年,茶商伊 費 赤斯嘉科夫出資,以隨軍教堂為基礎,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1911年,木牆外部砌了一層磚牆,形成了磚木結...
南嶽大廟的開放時間是什麼,2023年南嶽廟什麼時候開放?
現在是淡季,星期一至星期五8 00開放,週末,假節日7 30開放 2020年南嶽廟什麼時候開放?4月10日中午12時起,南嶽大廟 祝融殿等室內宗教場所暫停對外開放。你去的話只能看山光風景了。2020年南南嶽廟,現在已經開放了,但是要取得健康馬太能夠進入控制客流量 應該開放了,可能要限流 五月三日南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