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楊家山農民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這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後枝葉乾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徵蓬」。
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
去國離鄉,感情總是複雜萬端的,不管是出於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象本詩中聽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並不同於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鬥爭有關。
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徵蓬」於詩人,是正比,而「歸雁」於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象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2樓:悠然漫步
我認為是原詩的第3、4句: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從詩的特點看,「詩,就是詩人自己。詩人所反映的生活現實和情感體驗,應該而且必須是自己深切感受到的,體會到的,有真情實感的,有自我個性的詩。」。
「抒情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表現。沒有抒情主體富有個性化的情感傾訴,沒有抒情主體自由自在的內心獨白,就不可能有創造性的文學抒情」。從前面的背景可知,張九齡罷相,詩人失去政治上的依靠。
此次出塞,明是奉使問邊,風光光耀,實則降職左遷(後來他在河西節度幕府兼任判官)。他一路跋涉,從唐都來,過居延屬國,出漢塞。此時,他心緒萬端。
見到去南方過冬的歸雁鳴叫進入了胡人的穹天。就引起了他的思鄉之情。而面對隨風飄飛的大漠蓬草,他更加感到那就是他的縮影——沒有定根,被大風一吹就不知飄向**;就像他的政治命運一樣,失去根基,就沒有了方向,前途就渺茫起來。
「徵蓬」釋為「指唐朝出征的軍隊」的話,那就失去了」抒情主體富有個性化的情感傾訴」,只僅僅表達了一種普通存在的思鄉之情(當然它也存在於詩人中),但是,顯然詩人在這時的心情是複雜的、多樣的!從全詩情感變化來看。一二句記敘,都暗含一種失意之情。
三四句在寫景中寓情,表達了對仕途的擔憂,對離開漢土的依依不捨,和思鄉的微妙心情。當他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景象時,則轉而發出讚歎之情,昂揚與傷感,豪放與孤寂交織在一起。最後表達出對大唐廣袤疆土的讚美和熱愛。
這樣,整首詩的情感變化脈絡才是清楚、完整的。
--------
3樓:天風海雨樓主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 詩人心境是什麼
4樓:曉寒秋楓
被排擠而孤獨、寂寞,悲傷、飄零的孤寂心情。
5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以蓬草,歸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離開了京都,像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詩中流露出了詩人激憤,抑鬱的心態
6樓:田正蔚
勁拔而蒼茫,溫暖而感傷。荒涼與悲憤
1.《使至塞上》一詩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感情的兩句詩是: 2.《使至塞上》一詩描繪塞外
7樓:藗褪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選擇獨一無二的景物,突出了詩人的孤獨。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這一句是直抒胸臆,想我王維少年時就名動天下,事到如今,朝廷將我像一根草一樣丟出去,在故地,我就像一隻孤雀,心酸無奈沮喪盡在其中。
8樓:蘇堤舊事
是頷聯.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9樓:布拉格的愛殤
1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0樓:喵嗚小逗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頷聯用了幾種修辭手法,表達作者什麼心境
11樓:雲白0220風清
運用了比喻:
其中「徵蓬出漢塞」,那蓬草本深戀著故土不願遠行,可在北風的凜冽下草莖崩斷,只好身不由己地隨風而去.這個意象當然是作者的自喻.一句「徵蓬」,藉助這無力、無助、無奈的物事來抒發自己的命運飄零之感,到這裡那愁苦、感傷的格調已經很明顯了,可詩人的筆法還沒完.
接著一句「歸雁入胡天」又與斷蓬枯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中土之國向以漢唐之強盛傲視周邊諸國,可那胡天之雁雖屬番邦,卻能自主歸家,比起我這身不由己、難以自主的徵蓬好得多了!在這一度對比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自憐、自傷、自嘲,將全詩的感情又添濃了一層色彩.
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使至塞上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2樓:匿名使用者
敘事寫景相結合,描寫了大漠的雄奇壯麗的風光,畫面具有層次感、線條美,同時還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失意淡泊的豪邁情懷,意味雋永。
13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1], 屬國過居延[2]。
使至塞上寫作手法的賞析
14樓:淺淺笑意
1.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徵蓬」比喻詩人,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
2.在路上,看到大雁向北飛的景象。詩人即景設喻,把自己比作大雁,敘事加寫景。
一個「孤」字寫了單調的場景,後面跟著一個「直」字,但也顯示了它的力量,剛毅的美。沙漠中沒有高山,流過沙漠的河流,沒有一個「長」字無法表達詩人的情感。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
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
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
兼通**,工書畫。
15樓:金果
運用比喻,託物言志的手法,融情於景地給雄渾的景色中增添一份悲壯。
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此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並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
「欲問邊」,是出使的目的。「
單車」,是說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詩於紀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出來。而後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後枝葉乾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徵蓬」。
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
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感情總是複雜萬端的。
不管是出於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並不同於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鬥爭有關。
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於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徵蓬」於詩人,是正比,而「歸雁」於詩人則是反襯。
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打磨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
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雲影。
不見草木,斷絕行旅。
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
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
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坤雅》:「古之煙火,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
」清人趙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這又是從用字上說。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
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
由於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於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巨集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
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裡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
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此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此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 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後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 暫,從而提 高學習的積極性.表達詩人希望人們讀書學習,勤奮治學,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必須要珍惜時間,不斷學習。使至塞上 此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描寫讚美了塞外的奇特壯絕的風光,蘊含了作者被...
與使至塞上中描繪一樣的壯闊景象的詩句
使至塞上 中描繪的壯闊景象詩句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原文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
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這首詩中千古傳誦的名句
夕陽西下,落日將黃河沿途中的沙漠映照的金黃,一縷青煙從煙囪鑽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詩句出自詩人唐代王維五言律詩 使至塞上 原詩如下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王維是以監察御史的官職奉唐玄宗之命出塞慰問 訪察軍情的。詩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