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期的男子頭上的配飾叫什麼

2021-03-08 21:40:09 字數 5146 閱讀 7046

1樓:伊蓮夏荼

漢朝時期男子頭上的配飾叫冠。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誌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

1、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長一尺二寸(合27.96釐米,漢尺一尺合0.233米),寬七寸(合16.31釐米),前圓後方,冕冠外面塗黑色,內用紅綠二色。

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各以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戴冕冠時穿冕服,與蔽膝、佩綬各按等級配套。

用織成料製作,由陳留襄邑的服官監管生產。

2、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的祭服,又稱齋冠,形式與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木俑所戴鵲尾冠相似。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衣服,絳色褲襪。

3、委貌冠,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覆杯,以皁色絹制之,與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諸侯、大夫於辟雍行大射禮時所服。執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發展。

4、爵弁,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上用雀頭色之繒為之。與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雲翹樂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發展。

5、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直下為鐵卷,樑前有山,展筒為述。百官月正朝賀時,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顏題上加飾一塊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飾浮雕蟬紋。

2樓:酸檸檬糖丶

漢代冠和古制不同之處,是古時男子直接把冠罩在髮髻上,秦及西漢在冠下加一帶狀的頍與冠纓相連,結於頜下,至東漢則先以巾幘包頭,而後加冠,這在秦代是地位較高的人才能如此裝束的。巾本是古時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標誌,男人到20歲,有身份的士加冠,沒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勞動者戴帽。

巾是「謹」的意思。戰國時韓國人以青巾裹頭,故稱蒼頭。秦國以黑巾裹頭,稱為黔首。

東漢末如袁紹、孔融等都以幅巾裹頭。幘是戰國時由秦國興起的,用絳帕(赤缽頭)頒賜武將,陝西咸陽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缽頭的。幘類似帕首的樣子,開始只把鬢髮包裹,不使下垂,漢代在額前加立一個帽圈,名為「顏題」,與後腦三角狀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長,武官的冠耳短。

巾覆在頂上,使原來的空頂變成「屋」,後來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頂狀的稱為「介幘」,跨於介幘之上的冠體稱為展筒,展筒前面裝表示等級地位的樑。呈平頂狀的稱「平上幘」,身份高貴的可在幘上加冠。進賢冠與長耳的介幘相配,惠文冠與短耳的平上幘相配。

平上幘也有無耳的。幘的兩旁下垂於兩耳的繒帛名為「收」。蔡邕在《獨斷》中講:

幘是古代卑賤執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館陶公主家見到董偃穿著無袖青襟單衣,戴著綠幘,乃賜之衣冠,漢元帝額上有壯發,以幘遮掩,群臣仿效,然而無巾。王莽無發,把幘加上巾屋,將頭蓋住,有「王莽禿,幘施屋」的說法。漢代未成年的幘是空頂的,即未冠童子,幘無屋者。

文官在進賢冠下襯介幘,武官在武冠下襯平上幘。東漢後期出現前低後高,即顏題低,耳高的式樣,稱為平巾幘。

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誌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這些冠的形式,只能從漢代美術遺作中去探尋。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字巾:又名太極巾,其形為一帶,端頭有木扣或玉扣,釦子一般刻有太極八封圖形,所以叫一字巾或太極巾。也有學者認為叫幅巾的。

據說是山居道士纏發之法,以絲織幅帶裹發,以防山野樹枝纏住。其實這種幅巾,應該叫網巾,是一種先從道士發明,後由明太祖推廣至全國的帽子。明代郎瑛《七修類稿》:

「太祖一日微行,至神樂觀,有道士於燈下結網巾。問曰:『此物何也』對曰:

『網巾,用以裹頭,則萬發俱齊。』明日有旨,召道士命為道官,取巾十三頂頒於天下,使人無貴賤皆裹之也。」道教把道教徒戴的帽子稱為「巾」,巾有九種。

分別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樑巾、浩然巾、逍遙巾、三教巾、一字巾等。解釋:

1.古時頭巾之一種。相傳起於宋韓世忠。

2.京劇中丑角書僮所用的巾幘。

逍遙巾,古代的一種頭巾名。也稱荷葉巾。宋代庶人的一種巾子,開始叫花頂頭巾,後士人甚至女性皆戴,並有兩腳垂於後背,稱為逍遙巾。

宋代米芾《畫史》中有對此巾的記載曰:「士子國初皆頂鹿皮冠弁,其遺制也,更沒頭巾……,乃去皮冠,梳髮角加後,以入襆頭巾子。中篦約發,乃出客去。

覆如是,其後方有絲絹,作掠子,掠起發,頂帽出入……,又其後方見用紫羅為無頂頭巾,謂之額子,猶不敢習庶人頭巾。其後舉人始以紫紗羅為長頂頭巾,垂至背,以別庶人黔首,今則士人皆戴庶人花頂頭巾,稍作幅巾,逍遙巾。」

莊子巾,亦稱沖和巾,南華巾。傳說是南華真人莊子所制。該巾下面為方形,上部為三角形,狀如屋頂。

莊子巾亦稱沖和巾,帽前正面鑲有白玉,便以正帽,象徵品性端正。佩戴此巾,頗象南華真人一樣無拘無束,自有出塵之表。[1]

注:道巾,為明前庶人,文士常常所戴,清後為道士專用,道士的軟帽。老年道士多戴莊子巾,屬道巾的一種。

綸巾在「綸巾」中「綸」讀(guan),古時頭巾名。幅巾的一種,以絲帶編成,一般為青色。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又稱「諸葛巾」。

後被視作儒將的裝束。《晉書.謝安傳》:

「【謝】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宋陳與義《晚晴野望》詩云:「洞庭微雨後,涼氣入綸巾。

」明王圻《三才圖會.衣服.諸葛巾》:

「諸葛巾,此名綸巾,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巾幘巾幘是指我國古代漢族士大夫戴在頭上的帽。冠類,漢以來,盛行以幅巾裹發,稱巾幘。隋大業二年制定輿服,武官平巾幘、袴褶。

唐昭宗時,十六宅諸王以華侈相尚,巾幘各自為制度(參閱《隋書·煬帝紀》上、《新唐書·五行志》一)。

儒巾,儒巾也稱方巾,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頭巾。儒巾,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頭巾。明代通稱方巾,為生員的服飾。儒巾 - 記載

儒巾圖冊宋林景熙《霽山集·元日得家書喜》詩:「爆竹聲殘事事新,獨憐臨鏡尚儒巾。」古代巾帽大多以黑縐紗為表,漆藤絲或麻布為裡。

明王圻《三才圖會》:「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舉人未第者皆服之。儒巾 - 明代儒巾與方巾的異同

儒巾同:在明代方巾與儒巾都多為士人所戴。

異:1、方巾大多為文人**士子閒居所佩戴,而儒巾多為舉人以及在學未第之學子比如秀才等所佩戴,且戴儒巾時多穿著襴衫。

2、儒巾與方巾的形制有所不同。

東坡巾東坡巾,古頭巾名,又名烏角巾,相傳為宋蘇東坡所戴,故名。

東坡巾 - 簡介

東坡巾制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稍窄小。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

東坡巾 - 東坡巾的特點

1、內膽為桶

2、外簷比內桶短

3、桶為高桶

東坡巾 - 記載明楊基《眉庵集·贈許白雲》詩:「**紙扇趿兩展,頭戴一幅東坡巾。」《東坡居士集》有「父老爭看烏角巾」句,因而有東坡巾之名。

蘇州市博物館藏明代李士達所作的《西園雅集圖》中的蘇東坡,即戴東坡巾。參閱《古今圖書整合·禮儀典·三才圖會·東坡巾圖說》。

《古今圖書整合·禮儀典》引 明 王圻 《三才圖會》:「東坡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少殺,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以 老坡 所服,故名。」

遠遊冠遠遊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西漢時為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皁。

遠遊冠 - 史料記載古人頭戴遠遊冠圖冊《後漢書·輿服志下》:「遠遊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

《晉書·輿服志》:「遠遊冠, 傅玄雲秦冠也。似通天而前無山述,有展筩橫於冠前。

皇太子及王者後、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服之。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惟太子及王者後常冠焉。太子則以翠羽為緌,綴以白珠,其餘但青絲而已。

」《新五代史·劉鋹傳》:「 鋹於內殿設帳幄,陳寶貝, 鬍子冠遠遊冠,衣紫霞裾,坐帳中宣禍福,呼鋹為太子皇帝,國事皆決於鬍子 。」亦省稱「 遠遊 」。

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得辭遠遊,戴武弁,解朱組,佩青紱……乃臣丹情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

幅巾,幅巾是指我國古代男子束髮用的巾,是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

古代男子以全幅細絹裹頭的頭巾。後裁出腳即稱襆頭。幅巾在宋明時期亦是流行的頭巾之一,士大夫常喜戴之。

幅巾是指用一塊帛巾束首,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就是古代男子束髮的巾。因多裁取一幅長度和門幅各三尺的絲帛做成,故名。

東漢後期王公名士多以戴幅巾為風雅。此風延續至魏晉,演為曹操所戴的「帢帽」。魏晉玄學盛行,當時名士視戴冠累贅,以戴巾為尚,從「竹林七賢」的裝束上便可看見此風之盛。

對後來唐宋首服的影響很大。

明代幅巾多為學者所帶,總體形制一樣個別細節也是有所差異的。一般來說穿深衣的時候帶幅巾,在明代有幅巾深衣一詞。韓國幅巾主要是受到明代幅巾的影響而形成的,韓國幅巾兒童還有學子們戴的比較多,一般士大夫戴的比較少。

幅巾之名早見於《後漢書·鄭玄傳》:「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亦有記載,裴松之注引《傅子》:

「漢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為雅。」這種厭棄冠冕公服,以幅巾束首的風氣,一直延續到魏晉仍十分流行。《後漢書·鮑永傳》:

「悉罷兵,但幅巾,與諸將及同心客百餘人詣河內。」李賢注:「謂不著冠,介幅巾束首也。

」李賀《詠懷》詩:「頭上無幅巾,苦糵已染衣。」

進賢冠進賢冠,是古代文吏、儒士所帶的一種禮冠。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在《後漢書·輿服制下》與蔡邕的《獨斷》具有記載。

進賢冠,簡稱「進賢」。進賢冠是古時朝見皇帝的一種禮帽。原為儒者所戴,唐時百官皆戴用。

文吏、儒士所帶的一種禮冠。由緇布冠演變而來。因文吏、儒士有向上引薦能人賢士之責,故名。

以鐵絲、細紗為之。冠上綴樑,以別等差。常見者有一樑、二樑及三樑數種。

以三樑為貴。其冠前高後低,前柱傾斜,後柱垂直,戴時加於幘上。兩漢時期較為常見。

進賢冠也叫樑冠。進賢冠也是中華服飾藝術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進賢冠,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變化之中,到明朝演變為樑冠。古代禮制講進賢冠,常說它前高7寸,後高3寸,長8寸。

這裡的長是指帽樑的長,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緣相接,就成為前高後低的斜勢,形成前方突出一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的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在西漢,這種冠帽只罩套在頭頂的髮髻上,用帽頍繫於頜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後並不牢固。

東漢時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幘,等於在冠下加了帽座。幘在古時本是勞動人民用來紮裹頭髮不使散亂所用,兩端有帶子可以從頭上繫於頜下。秦時武士用赤帕裹頭,從前額向後腦包裹時疊出一條裝飾邊,稱為「顏題」。

西漢時戴幘並不把頭頂全包住,因為幘也常是空頂的。

進賢冠 - 記載

漢朝古裝中男的戴頭上的叫什麼,漢朝的男頭髮叫什麼頭呢,

今天來說說男人,說說男人頭上的東西 帽子。實際上,在秦漢時期,帽子也最入 衣 之列,管叫 頭衣 或者 元服 所謂 元者,首也 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古人對冠頗講究,如衣一樣,等級明顯,也是一種地位和身份的標誌。冠的別名 冕 就是大夫以上人所戴的帽子,一度是皇帝的專用帽,所以才有了 加冕 一說。老...

漢朝時期的河西四郡是什麼

漢朝時期的河西四郡是酒泉 武威 敦煌 張掖。漢朝在長城以北建立了屯墾戍邊 移民開墾的大片農業區。公元前121年,遊牧在河西地區的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投降漢朝。漢朝封昆邪為源陰侯,其下矚四人被封為列侯。其部眾4萬餘人被安置在隴西 北地 上郡 朔方 雲中,稱為五屬國。隨後,漢朝在昆邪王和休屠王原來的遊牧地...

漢朝圖騰叫什麼,就漢朝那個像龍一樣的

好像是炎帝部落的圖騰 華夏部落原本圖騰是蛇 以龍作為圖騰不是從漢朝開始的嗎?為什麼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那秦朝以前的怎麼辦?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是近代才興起的,好像是因為那首歌的原因。如果問爺爺奶奶輩的長輩,他們那時還沒有龍的傳人這個說法。但是龍作為圖騰在中國是很久遠的事,濮陽的蚌殼龍至今也有六千多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