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鈴全文及註解

2021-03-08 23:58:16 字數 5317 閱讀 2500

1樓:雪影櫻舞

宋 柳永

【原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②都門帳飲無緒,③留戀處,④蘭舟催發。⑤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⑥念去去千里煙波,⑦暮靄沉沉楚天闊。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⑨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⑩【註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採作此曲,後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一百零三字,仄韻。

②驟雨:陣雨。

③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④留戀處:一作「方留亦處」。

⑤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後用作船的美稱。

⑥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即是「凝咽」。

⑦去去:分手後越來越遠。

⑧暮靄:傍晚的雲氣。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故稱。

⑨經年:經過一年或多年。

⑩風情:男女戀情。

【譯文】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停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篷裡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淒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鑑賞】

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

這與同樣表現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於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係。

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後情景。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有點有染。

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於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處」,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造出一個悽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經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迴環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

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詞一向被判為「俗曲」。此詞上片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等語,確實淺近俚俗,近於秦樓楚館之曲。但下片虛實相間,情景相生,足以與其他著名的「雅詞」相比,因此堪稱俗不傷雅,雅不避俗。

作者介紹:

白衣卿相柳永(約987年—約2023年),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

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

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女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複都是進士,連兒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卻仕途坎坷,景佑元年(2023年),才賜進士出身,是時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員外郎,又稱柳屯田。

詞作極佳,流傳甚廣。其作品僅《樂章集》一卷流傳至今。描寫羈旅窮愁的,如《雨霖鈴》、《八聲甘州》,以嚴肅的態度,唱出不忍的離別,難收的歸思,極富感染力。

柳永一生都在煙花柳巷裡親熱唱和,大部分的詞誕生在笙歌豔舞、錦榻繡被之中,當時歌妓們的心聲是:「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

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柳 永·《雨霖鈴》評解及賞析

★評解寒蟬悽切①,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②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

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③。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

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④。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⑤,

更與何人說。

【作者簡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變,福建崇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進士。在北

宋著名詞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詞史上卻佔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

的作者,也是第一個大量寫作慢詞的詞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諧婉。他的詞,鋪敘展

衍,不事雕飾。

在宋詞的發展中,有開疆拓土之功。他的詞通俗淺近,旖旎近情。深受人們的喜愛。

【註釋】

①悽切:淒涼急促。

②都門:指汴京。 帳飲:設帳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嚨哽塞,欲語不出的樣子。

④經年:年復一年。

⑤風情:風流情意。

【評解】

《雨霖鈴》被稱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本篇《雨霖鈴》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柳永生卒年不詳,字耆卿,初名三變,排行第七,故稱柳七,福建崇安人。

因他的一首《鶴沖天》中有「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等詞句。仁宗知道後認為柳永過於狂妄,不準錄取,而招致他屢試不第。一生窮困潦倒,仕途坎坷,以致頹廢放縱。

晚年才考取進士,做過屯田員外郎一類的小官,世稱柳屯田。柳永是北宋時代大量製作慢詞的第一人。他通曉音律,熟悉舊調,並善於吸收民間語言,明白曉暢,流傳甚廣。

「凡有井水飲處,既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三)。作品概括為三類:一是寫都市生活的繁華,二是男女情愛的苦痛,三是羈旅行役的悲傷。

其作品往往把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使慢詞發展成為與小令雙峰並峙的成熟的文學樣式。作品集《樂章集》。

《雨霖鈴》這首詞以冷落秋景為襯托,淋漓渲染了惜別的場景,進而推測別後的銘心刻骨的思念。層層鋪敘,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現了柳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

」(劉熙載〈〈藝概〉〉)但全詞情調過於纏綿,低沉傷感,有消極影響。

詞以「傷離別」為主線,目錄清晰。開首三句道出時間、地點、景物。以悽清景色揭開了離別的序曲:

清秋節令的「寒蟬」,襯托著「悽切」悲涼秋景。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淒涼的深秋。

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這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都門」三句,寫離別時的心情。設宴帳中,本欲多「留戀」片刻,怎奈「蘭舟催發」,這樣的餞別酒,飲起來怎能不「無緒」?

欲留不得,欲飲無緒,矛盾之極。「蘭舟」,相傳魯班刻木蘭樹為舟(見〈〈述異記〉〉),後用蘭舟作船的美稱。「執手」兩句,將惜別推向高潮。

手拉著手面對依依惜別的戀人,淚眼對著淚眼,縱有千言萬語,因悲痛氣塞而一句也說不出來。這是分別時的情景。對照蘇東坡的悼亡妻的《江城子》中「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我們能更好地理解。

以上三小節極盡了迴環、頓挫、吞吐之能事。「念去去」兩句,則承上啟下,筆隨意轉,有如浩瀚長江,一瀉千里。千里煙波,楚天空闊,設想到別後的道路遙遠而漫長。

就此一別,人各東西,對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煙波,伴隨情人左右。

下片以「多情自古傷離別」起承上下文。人間最苦是情種,「離別」是導致「最苦」的直接原因。「更那堪」在「冷落清秋節」之時。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入愁腸愁更愁,詞人因「無緒」而飲的悶酒極易使人沉醉。

設想一下,詞人追隨載著情人的蘭舟,沿著栽滿楊柳的汴河岸,一直追下去,直到殘月西沉,曉風漸起,才吹醒痴情的詞人。楊柳是古代最能代表惜別之物,故汴水兩岸廣栽楊柳。「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詞通俗,以白描見長的風格。

宋代俞文豹《吹劍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

」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指蘇東坡的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這段話說明柳詞婉約纏綿,蘇詞豪放曠達兩種詞風。「此去經年----"由今夕推及經年,由眼前的「無語凝咽」設想到「暮藹沉沉楚天闊」,更推及「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一波三嘆,想象別後相思的苦況,更深一層。

「悽、苦、慘、悲、痛、恨、愁」貫穿始終,令人不忍再讀。這首詞寫來極有層次、曲折迴環,以千種風情襯盡了羈旅愁苦,人間別恨。真可謂想見難,別更難。

2樓:我有混沌我自豪

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柳永(約984年—約202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2023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2023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

景祐元年(2023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雨霖鈴柳永的一首詞,柳永的雨霖鈴全詞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 d 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 n 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的雨霖鈴全詞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 驟雨...

誰知道唐明皇的那首《雨霖鈴》,柳永的《雨霖鈴》全詩是什麼?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

根據柳永《雨霖鈴》改編左右的文章

某年某月莫壹天,我們帶走了彼此的思念,打碎了我們擁有的共同的夢。永遠無法將那個秋天忘懷,那天的寒蟬奏著壹曲愛的悲歌,令聽著的人無限的傷感,冷清的長亭裡只剩下你和我,亭外那綿綿之雨想要把我留住,但終究沒有成功。借酒消愁,愁更愁,想就這樣留在這裡,船上的人卻催我上路。拉著你的手,就想這樣,永遠牽著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