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i漫海
如圖所示:baii1位電流
互感器du一次電流,i2為電流互zhi感器2次電流。dao
電流互感器原理是專依據電磁感應屬原理的。電流互感器是由閉合的鐵心和繞組組成。它的一次側繞組匝數很少,串在需要測量的電流的線路中,因此它經常有線路的全部電流流過,二次側繞組匝數比較多,串接在測量儀表和保護迴路中,電流互感器在工作時,它的二次側迴路始終是閉合的,因此測量儀表和保護迴路串聯線圈的阻抗很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狀態接近短路。
電流互感器是把一次側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小電流來測量 ,二次側不可開路。
2樓:樑德亮
一次就是被測量的主迴路電流,如母線電流;二次電流為提供給測量和監測儀表的電流。一般都為5a或者1a,還有毫安級別的
3樓:天鵝
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是指流過互感器二次側的電流。
當電流互感器一次側電流為額定電流時,此時二次側電流為5a。
4樓:東邪西毒
一次電流是知供電迴路的電流,二次電流是測量計量保護用電流。一次電流較大,二次電流大多為5a和1a.電流互感器就相當於一臺小型變壓器。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次是主迴路電流,也就是用電裝置工作電流,二次是互感器內線圈電流,供輸出給測量儀表用。
為什麼電流互感器的二次測電流由一次側電流決定?
6樓:anyway中國
電流互感
抄器是一種測量用途的特殊bai變壓器。
其工作原理
du與變壓器完全相同zhi。
表面上,dao電流互感器變換的是電流。
實際上,變壓器同時有變換電壓和電流的作用。
即:u1/u2=n1/n2;i1/i2=n2/n1 (1)只是,變壓器一般關注電壓的變換,電壓互感器也是如此,而電流互感器關注的是電流的變換。
另外,電流互感器的一次電流由一次電路決定了,所以,只能是二次電流跟隨一次電流變化;
同理,當一次電流恆定時,二次電流恆定,此時,改變二次阻抗,二次電壓就變化了,一次電壓會跟隨二次電壓的變化而變化,只是一般而言,電流互感器的一次電壓非常低而被忽視了。
互感器的一次電流和一次匝數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問題沒有表述清楚,你的電流表量程是多少,讀數800a沒有實際意義。
電流互感器的額定引數除了電流變比,還有額定穿心匝數。從你的描述來看,應該是一個額定75/5,穿2匝的互感器。電流與匝數成反比,設互感器二次線圈匝數為a,則一次電流:
二次電流=二次線圈匝數:一次線圈匝數,75:5=a:
2,得二次線圈匝數為a=30,也就是互感器內部二次側實際就有30匝。這樣,一次繞一匝,變比就是30:1=150:
5,一次繞兩匝數變比就是30:2=75:5,三匝變比30:
3=50:5,五匝變比30:5=30:
5,十匝變比30:10=15:5。
為什麼互感器都要說/5呢,因為二次的電流表,繼電器等額定電流最大就是5a,也有1a的,也就是不管多大的電流,都要把它變成一個小於5a的電流,如果一次電流是100a,就必須選取大於100/5的互感器,不能選剛好的,這樣二次就得到一個小於5a電流。
選好了互感器,確定了一次穿心匝數,就得到一個變比,比如穿3匝,50:5,有了變比,就要選對應的電流表,電流表也要選50:5的,實際上流入電流表的電流是小於5a的電流,電流表上的刻度是按照變比標的,因為電流表和互感器的變比是一致的,所以讀數上就反應實際一次電流。
你說的讀數是800a,是因為你選的電流表不對,穿10匝,應該選30:10=15:5的電流表。
如果你選的電流表最大量程時1000a,也就是你接入的是1000:5的電流表,讀數800a,1000:800=5:
4,也就是電流表實際的電流是4a,再通過15:5換算,一次實際電流是12a。
電流互感器二次側並接電阻,電流互感器二次側並接電阻
根據互感器原copy理和歐姆定律肯定要影響精度了,互感器二次側導線要選擇合適,連線點一定要緊固,想辦法固定住,嚴防互感器ct開路,如果不是裝置工作條件惡劣,就不會開路,要定期檢修。如果是儀表過流能力不足造成的開路,那儀表儘量換個容量大一些的,一些的。防開路是可以的,影響精度那也是一定的,解決辦法是多...
電流互感器,為什麼二次比一次繞組多
電流互感器其實就是一個變壓器概念,根據變壓器的理 式 i1 n1 i2 n2 i1 n1 一次側電內 流和匝數,容i2 n2 二次側電流和匝數,電流互感器是將一次大電流變為二次小電流以方便測量,所以i2要遠小於i1,所以二次側匝數多於一次側。為什麼電流互感器一次側匝數小於二次側匝數,卻能把電流變小?...
電流互感器的一次電流,和一次匝數是什麼意思
電流互感器的作用是可以把數值較大的一次電流通過一定的變比轉換為數值較小的二次電流,用來進行保護 測量等用途。如變比為150 5的電流互感器,可以把實際為150a的電流轉變為5a的電流。例如 有一個電流互感器的實際變比為150 50,為了擴大其工作的範圍,可以改變電源線在電流互感器芯內穿過的次數來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