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有錢難買不知道
別董大二首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或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瀕臨分別我們用什麼詩句來互相勉勵???
2樓:糖糖旳甜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餘幾日,兩鬢各成絲。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3樓:匿名使用者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4樓:miss歐陽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面臨分離,我們用什麼詩句來互相勉勵?
5樓:小白家裡小白
1、《送柴侍御》唐代: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釋義:沅江的波浪連線著武岡,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
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2、《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代:高適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釋義:此次離別不知你們心緒何如,停住馬飲酒詢問被貶的去處。
巫峽猿猴悲啼令人傷心流淚,衡陽的歸雁會為我捎來回書。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黃葉飄零古木稀疏。
聖明朝代如今定會多施雨露,暫時分手希望你們不要躊躇。
3、《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釋義:水像美**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4、《送沈子歸江東 / 送沈子福之江東》唐代: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釋義:楊柳飄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搖盪著船槳一直駛向臨圻。
只有相思的別恨像無邊的春色,不論江南江北時刻送你把家歸。
5、《三江小渡》宋代:楊萬里
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釋義:溪水經過小橋後不再流回,
小船還得依靠著短篙撐開。
交情應像山溪渡恆久不變,
不管風吹浪打卻依然存在。
6樓:匿名使用者
面臨分離,我們用「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來互相勉勵
7樓:凱凱k**座
別董大二首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8樓:匿名使用者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解釋】: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出處】: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近義詞】:莫逆之交
【反義詞】:割席分座
【語法】:複句式;作賓語;含褒義
【示例】:中國有一句老話講,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我覺得這樣的一種,在古代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但是在今天,在二十一世紀,通過寬頻網路,真的我們可以說是天涯若比鄰了,隨時你們都可以在網上看到我們的節目,我們也經常收到觀眾給我的email,有的是給我們支援的,也有的是跟我們討論問題的,也有的是批評的,所有這些就我個人來說都非常歡迎,因為這是非常好的一種互動。
全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賞析: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一種主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離,再會難期,就連通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這些送別或留別的詩裡,難免染上淒涼、傷感的色彩。
江淹《別賦》所謂「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在古代確乎是這樣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古人寫的別詩,也有明朗樂觀之作。初唐詩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14歲時應舉及第,當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貶黜了。於是王勃便漫遊蜀中,一度任虢州參軍,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職還是丟掉了。
他的父親受他牽累,貶為交趾令。他渡海省親,不幸溺水而死。年僅25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城闕」,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
「三秦」,泛指長安附近。項羽破秦後,把秦國原來的地盤分為雍、塞、翟三國,封秦朝的三個降將為王,稱為「三秦」。「城闕輔三秦」,是說京城長安周圍有三秦夾輔著。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從灌縣到犍為這一段有白華津、萬里津等五個渡口,稱「五津」。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
杜少府離開這裡,自然是戀戀不捨。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
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
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一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個很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遊宦在外,也不怎麼得意。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一起。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共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遠遊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
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一種體貼關注的語氣,從字裡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
五六句忽然將筆鋒一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
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一層說: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
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又說:
「憂思成疾 ,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
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從齊樑到初唐,浮華豔麗的詩風一直佔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樑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
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裡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就拿王勃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樸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但在質樸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一覽無餘、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
但並不是一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
這樣寫來多麼委婉!杜少府一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開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用「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來互相勉勵。
馬上就要中學畢業,面臨分別
春天很快過去了,那份季節的萌動也逐漸的消退 時間就像一把刷子 一層層的掃去厚重的記憶 讓那份濃的化也化不開的眷戀 漸漸的如淡淡的雲絮 不著痕跡的消散 可掃不去的是隱隱的痛 在想你時的撕裂。愈久彌深。時間只能掩蓋 而它是埋的越深。痛的愈裂 1 寫信 雖然比較老土,但是你的朋友寂寞時對著熟悉的文字,會是...
畢業了,面臨異地,該分手嗎,大學畢業了,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異地戀,最好的選擇是分手嗎?
很慶幸你沒有把她的諾言太當回事兒 不然可能會更傷人 不過是個安慰而已 相互理解吧 畢竟都是大人了 再也不是孩子了 每個人生下來都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的 女孩子比較戀家 父母都心疼小妞兒 希望能在身邊看著 如果你足夠愛她 就找她吧 如果還是認為事業比較重要 我想你自己很清楚該怎麼做了 畢業了,既然約定一...
我們快面臨分手的地步了
他也許是真的放不下你,但是他肯定是個花心的男人,他既然敢當你面搞曖昧,而且你提出了他也無動於衷那麼這樣的男人的確不值得你對他那麼好。你先給他個機會讓他回心轉意,你也跟他多溝通溝通要讓你們的愛情保鮮,使他把精力放在你的身上,這點你也許是沒做好,總是給他做飯當他的家庭主婦缺乏新鮮感這樣的感情也不會長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