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藝吧頂貼組小蛖
1.語見《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臣聞之,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闢魏。
」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昔者魯聽季孫之說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計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 張儀言於魏王曰:「臣聞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
物輕量大,亦可使軸斷。眾口一詞,雖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毀謗,縱骨肉亦遭毀滅。故望大王慎定策略,且允吾歸,助魏與秦善。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原指眾口所責,雖堅如鐵石之物,亦告熔化;毀謗不止,令人難以生存,而遭毀滅。後喻**作用極大,眾口一詞,積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顛倒是非,致人於死地。
2.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精:神。
騖wù:馳。八極:
喻極遠之處。萬仞:喻極高之處。
意謂詩人進行藝術構思,不受時空之限制而馳騁無邊。 ○晉·陸機《文賦》 3.成語典故:
盛:大;副:相稱,符合。
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成語出處: 《後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例句: 可是闖王知兄虛名,推誠相待,獻策等又過為吹噓。古人云: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4.【出處】語見(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
「璽書勞異曰:『 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賞,以答大勳。
』」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觀·第二十回》):「誰知那個旗婆,猶自賊心未死,竟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膽敢又到孝感縣境一個大字號店裡去,仍照這麼一做,這回他卻是惡貫滿盈,自尋敗露了。」 【解說】東漢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后,派大將馮異率軍西征,敉平赤眉軍。
赤眉佯敗,在回溪之地大破馮軍。馮異敗回營寨後,重召散兵,復使人混入赤眉,然後內外夾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後,漢光武帝劉秀下詔獎之,謂馮異初雖在回溪失利,但終能在澠池獲勝。
可謂在此先有所失,後在彼終有所得,當**行賞,以表戰功。 【釋義】① 東隅:指日出處,即早晨,喻初始。
② 桑榆:指日落處,即夜晚,喻最終。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
後喻在某一面有所失敗,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語。 有點亂不過解釋得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