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十三陵的三門每個門代表什麼?怎麼過這三門有什麼講究

2021-03-19 01:55:17 字數 5002 閱讀 6325

1樓:匿名使用者

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天壽山南麓,區域面積達40餘平方公里。明朝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在此,故稱十三陵。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巨集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

明十三陵中,從永樂七年(2023年)營建的長陵,到清順治初年營建的思陵,時間跨度長達二百餘年。建造的順序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長陵和定陵。此間共葬有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一名貴妃和數十名殉葬宮人。

陵區內還曾建有妃子墓七座、太監墓一座和行宮、苑囿、石牌坊、大宮門 、碑樓、神道等附屬建築。

長陵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 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整個陵園由三道大院和兩組建築組成,主要建築有陵門、神廚、神庫、稜恩門、稜恩殿、櫺星門、寶城、明樓、地宮等。稜恩殿最為壯觀,佔地 1956 平方米,全殿由 60 根金絲楠木巨柱支承,黃瓦紅牆,垂簷廡殿頂,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

明樓匾額上寫有「長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誌。

獻陵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建於公元2023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個月。獻陵分為前後兩組建築,前部分建陵門,稜恩殿自成一院落,後一院落則由三座門起始,由二柱門、石供案、明樓、寶城等組成。

昭陵,明昭陵建於2023年(嘉靖十七年),是嘉靖帝為其父選的陵址,因朝中大臣維護封建機制,極力反對,即中斷工程棄而不用。嘉靖三子穆宗皇帝因突然崩逝未來得及營造陵墓,遣官選址天壽山陵區,經反覆審視,決定依舊址建陵。

明昭陵建築規制有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平面佈局嚴謹,施工精細,依山勢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清乾隆年間封地面積有過拆大改小的修繕,距今已有200餘年,原有建築業已殘破不整。2023年經國家文物部門批准,依明代遺存基地,按照明代建築風格進行了全面復原性修建。

於2023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陵殿內陳列有祭陵的祭品及一帝三後的生平介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築最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陵寢建築。

石牌坊建於明嘉靖十九年(2023年),為五門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石築成,寬28.86米,高14米,6根石柱是整塊石料製成,坐落在雕有云龍花紋的石基上,石柱頂端各雕一小臥獸,頂部額枋上有11座帶簷的小石樓。整個牌坊勻稱大方,雕工精細,是明代石坊中的佳作,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古石坊。

大宮門是十三陵的正門,左右各有龍、虎二山把門。門右側立有「下馬碑」,從前不論帝后、大臣等,到此必須下馬步行進入陵區,以體現皇祖們的崇高與尊嚴。

碑樓, 進大宮門不遠處,即可見一雙重簷、四面開門的碑亭,內有一塊 「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 」,高3丈,碑名為明仁宗讚美其父成祖朱棣一生功跡的頌文。背面刻有清乾隆帝的巡陵詩。

神道位於長陵前,長達七公里,原是通向長陵的一條大道,後為各陵所共有,也稱陵道。石牌坊是神道的起點,往北依次是大宮門、碑樓、龍鳳門,這組建築的兩側是以巨石雕琢的24座石獸和12座石人(即石像生),為神道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氛。 請採納我的回答我要加分謝謝

有家在北京明十三陵附近的朋友嗎?

2樓:匿名使用者

你所說的地方確定是十三陵嗎?十三陵沒有啥宿舍樓,體育場,你說的應該是昌平北站哪吧,要不就是前鋒學校那裡

三門夾的三門是人門、鬼門和什麼?

3樓:彥楓組織

還有一門是神門

三門峽地處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是2023年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在古陝州城的遺址上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相傳大禹治水,用神斧將高山劈成 「人門」、「神門 」、「鬼門」三道峽谷,使堵塞在此的黃河水得以暢流。三門峽也由此而得名。

禹開三門 的傳說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三門峽一帶是個很大的湖泊,名叫馬溝,沒有出口。如果站在高山由上往下看,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一眼望不到邊。當時弄船的人常說:

張店塬開船,魏德嶺下船。張店塬在山西省平陸縣,魏德嶺在河南陝縣張茅鄉。這是黃河兩岸最高的兩座大塬,也是當時的兩個碼頭,可見當時的水位真夠高了。

北山的深潭有一條老龍,看見馬溝水深湖大,就挪到這裡來住了。這條老龍來了以後,經常噴雲吐水,興風作浪,馬溝的水越漲越高,淹沒了不少村莊和土地。老百姓顛沛流離,過不上安穩日子。

堯王看到百姓受難,也很難受,就派大禹去治水,大禹是個有本事的人,他有兩件寶物:一把划水劍和一柄開山斧。劍劃到那裡,水就流到那裡;斧子劈到那裡,那裡就開出河道。

大禹來到馬溝登上高山察看地勢,看到整個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就跑到湖邊,用劍向東南劃了幾下水就順著劍劃的道向東南流去。當水流到馬溝峽谷的時候,一座大山攔住了去路,水又聚住了。

禹掄起開山斧,啪、啪、啪三斧子,把大山劈為三個豁口,水分為三股向下流去。三個豁口把大山分成了四座石島:和南岸相連的一座半島,臨水的一端,象一隻張著嘴的獅子,大家就叫它獅子頭;中間兩座石島叫鬼門島和神門島;和北岸相連的半島叫入門島。

大禹開完三門,又掄起斧子,開出一座砥柱島,用它來定波鎮瀾。以後人們把這個地方叫做三門峽。

水道疏通後,馬溝的水一天比一天淺,大片的湖泊慢慢變成了河谷,這可急壞了水底的老龍。老龍一生氣將天上的雲霧都吸進肚裡,接著又興風作浪發起大水。沒多大一會兒,水又漲得很高,淹沒了許多村莊和田地。

大禹看到這種情況,也非常的氣惱,拔出利劍,撲通一聲跳進水裡和老龍搏鬥起來。他們鬥了三天三夜,只鬥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最後大禹和老龍都乏了,誰也佔不了上風。

老龍喘著粗氣,張開利爪,拼著最後一股勁兒,惡狠狠地撲向大禹。大禹閃開身子,躲開老龍的利爪,使出全身的力氣,用劍刺進了老龍的胸口,頓時,鮮血象泉水一樣從老龍的心口噴出來。血噴到兩岸的山上,把山石都染成了紅色。

直到現在三門峽兩岸的山壁上,還有紅色的山石和泥土。

水患平息以後,老百姓都回到了三門峽,修房建屋,墾荒種地,日子過得安穩多了。老百姓為了紀念大禹,在黃河兩岸建了禹王廟。

三門峽大壩開工以後,民工在河灘上刨出了一盤龍骨,有頭、有爪、有尾。據說這就是當年被大禹殺死的老龍的屍骨。

誰知道一門,二門,三門,四門,五門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一門0一9,二門10一19,三門20一29,四門30一39

5樓:合肥皖興玻璃

胡氏分支的部落;六兄弟分家後,每個門代表一個支,一門、二門、三門、四門、五門、六門。我屬於五門。

佛教三門殿的三個門都叫什麼門

6樓:匿名使用者

寺院的外門一般都是三門並立,中間一個大門,兩旁各有一個對稱的小門。這樣的寺院結構,象徵著「三門解脫」,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才會有「三門殿」之稱。

在三門殿內一般都有兩尊金剛塑像,手持金剛杵。金剛之意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金剛杵是古代印度中最堅硬的兵器。

金剛是侍衛佛、守護佛法的夜叉神,又名「密跡金剛」。《封神演義》中說金剛是由鄭倫、陳奇死後受封成神,又稱哼哈二將。其實在佛教典籍中並沒有這樣的說法。

據《大寶積經》卷八《密跡金剛力士會》說,金剛力士原來是法意王子,他發誓在信佛以後要經常親近佛,當金剛力士,出入佛之左右,普聞諸佛祕要密跡之事。後來他果然成為五百名隨從侍衛的首領,稱為「密跡金剛」。而且最初的「金剛力士」只有一個,但因為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對稱的審美觀點,所以後來就變成了兩個金剛。

兩個金剛的塑像一般都做憤怒的形象,頭戴寶冠,袒露著上身,手持金剛杵,雙腳分立。因為是守護佛法的神,所以一般置於山門殿左右兩側,共同把守,令人敬畏。

7樓:星南塢

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8樓:青蓮荷花藕

分別是覺門、正門、淨門。

北京十三陵聖德千禧工藝禮品**。裡面的玉器是真的假的?求告知。。

9樓:匿名使用者

那裡的東西,即便是真的也是三流品,建議不要在旅遊地購買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真的的,不過就是玉的材質不是很好

11樓:曾經滄海

一般玉沒有真假,只有好歹。

北京共有幾個城?有幾個門?每個門有什麼說法?

12樓:靈羽之淚

在北京的歷史上,北京城經過數次變遷,範圍變化很大。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薊城,秦漢、隋唐時期的薊城,到遼朝的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變動了幾處地點,直至明清方定了下來。北京的城門素有「裡九外七皇城四」之說,那是指明清的北京城而言,裡九為:

東直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安定門、德勝門。外七為:東便門、廣渠門、西便門、廣安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

皇城四為: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十五年,在宣武門和正陽門間開了一個和平門。

後來,為了使東郊和西郊成為通達的直線道路,東單牌樓東面和西單牌樓的西面的城牆處切開,又開了建國門和復興門。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截去北部城區一部,永樂十七年又將南城牆向南推移二里改造而成的。嘉靖四十三年包築南郊一面外羅城,始形成了今天的內外城牆格局。因而在過去的老北京人口中稱呼有的城門也用元代的舊稱和俗稱。

如管朝陽門叫齊化門,西直門叫和義門,阜成門叫平則門,崇文門叫哈達或海岱門,正陽門叫前門,宣武門叫順承門或順治門,廣渠門叫沙窩門,廣安門叫彰儀門,左安門叫江擦門,右安門叫南西門。這裡內城中的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是明初由元大都的城門改的,而現在的「前三門」則是明永樂年間修城時將南城牆向南推移了二里時,三門仍用元大都順城門、麗正門、文明門舊名,直到明正統年間方用今天還用的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之稱,晚了20多年。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分城門的舊稱用的是元大都城門之名,而唯獨廣安門舊稱用的是金中都彰儀門舊稱,而且彰儀門和廣安門根本就不是一個城門。為什麼呢?原來彰儀門是金中都城西城牆三門中最北邊的一個門,故址大致在廣安門外西邊的馬連道北,它正在自東而西橫貫中都城的(即今廣安門內外大街)幹路上,而在其東方的廣安門也正好在這條幹路上,但兩城門相距至少四里地,所以稱廣安門為彰儀門可實在是太勉強。

還有,廣安門剛建城門時本來叫廣寧門,清朝道光年間為避道光皇帝旻寧的諱而改為廣安門,所以廣安門之稱比其他城門叫的時間短得多。

明十三陵位置在哪裡,北京十三陵在什麼地方

用得著這麼複雜嗎?在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腳下 在北京經過十三陵水庫 北京十三陵在什麼地方 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4a級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59年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 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之一。1992年,被 北京旅遊世界之最 評選委員會評為 世界上儲...

北京明十三陵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十三陵有哪些地方好玩?

1 九龍遊樂園,那裡有地下龍宮 急流勇進 動感電影,漂流,還可以坐船,可 人物拍照。買通票大概60元 人。好玩又划算。很超值的,要是玩水,記得多帶件衣服。2 莽山公園,可以爬山,裡面有石雕的大佛和十二生肖。風景很好,山頂上聽說還有個類似天山的湖泊。就是票價好象貴了點,當然為了快樂也就無所謂了!3 高...

為什麼明十三陵沒有朱元璋的陵,為什麼明十三陵中沒有朱元璋的陵墓

1 因為朱元璋定都南京,而朱棣老家在北京,朱棣擁有權力,不滿朱元璋將王位傳給他孫子,所以騎兵造反。奪位之後,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並在郊外選取風水寶地,建造陵墓。所以,朱元璋不可能把墳墓建到北京。2 因為長幼有序,子孫不能超過祖宗的墳墓規模 但是有種說法,說某些帝王子孫並沒有遵循這條規律,詳細應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