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他_是白羊座
寶bǎo
①《名》寶物;珍貴的東西。《廉頗藺相如列傳》:「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又】《名意動》以……為寶;珍視;珍愛。《孟子·盡心》:「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②《名》泛指珍貴的事物。《過秦論》:「不愛珍器重寶肥沃之地。」
③《形》珍貴的。《涉江》:「被明月兮佩寶璐。」
【寶剎】1.佛塔。2.泛指佛寺.
【寶眷】對他人眷屬的敬稱。
【寶祚】帝座。
珍zhēn
①《名》珠寶之類的東西。《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②《名》珍味;精美的食品。《芋老人傳》:「今日堂有煉珍,朝分尚食,張筵列鼎。」
③《形》寶貴的;珍奇的。《過秦論》:「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④《動》愛護。《左傳·文公八年》:「公子遂,珍之也。」
【珍怪】稀有、奇異而貴重的物品。奇異的事蹟;徵兆。
【珍祕】珍貴而祕藏。
【珍饈】珍奇貴重的食品。
古文中用一個字表示"想要""將要「這個意思的有哪些
2樓:黃巖島主中國
欲想要,希望:
例:欲蓋彌彰。欲罷不能。欲速不達。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將要:例:李白乘舟將欲行,……。我欲乘風歸去……
3樓:匿名使用者
欲,思,念,慮,忖,圖,惦
現在漢語裡的「淋雨」在古文裡用一個字表示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沰 (p.s.:沰雨 現代漢語 譯:淋雨)
在古漢語中哪一個字能代表了平安兩個字的含義
5樓:苦味精味苦
在古漢語中」寧「字能代表了平安兩個字的含義。
寧,本作「寍」。從宀(mián),從心,從皿。表示住在屋裡有飯吃就安心了。
後世假「寧」為「寍」,「寧」行而「寍」廢。今用「寧」字作「寧」簡化字。「寧」本讀zhù,是「貯」的本字。
本義:安寧,平安。
6樓:匿名使用者
泰 全 旺 壯 朗 盛 剛 捷 敏 沛 寧 樂,和 合 定 靖 治 舒 順 清 吉 靜 逸 淳
7樓:匿名使用者
平安可以用"寧"來代替
古文中用一個字表示"想要""將要「這個意思的有哪些?
8樓:原來是知恩
1、將(1)想要;打算。
先秦左丘明《曹劌論戰》:「齊師伐我,公將戰。」
釋義:齊**隊攻打我魯國,魯莊公等要應戰。
(2)將要;就要。
先秦左丘明《鄭伯克段於鄢》:「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釋義: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您將怎麼辦?
2、欲(1)想要得到;需要。
先秦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釋義:魚,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2)將要;將。
宋代蘇軾《石鐘山記》:「森然欲搏人。」
釋義:陰森森地像將要向人撲過來。
3、且將要;將近。
宋代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
釋義:不出去,火星將要燃燒完了。
4、臨將要;快要。
三國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釋義: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復興漢朝的大事託付給我。
5、方將要;就要。
戰國屈原《九章·涉江》:「吾方高馳而不顧 。」
釋義:我將要高視闊步不回頭。
9樓:
古文中表示想要、將要的有「將」、「欲」、「且」三個字將【jiāng】
釋義及例句
1、想要;打算。
例句《曹劌論戰》:「齊師伐我,公將戰。」
2、將要;就要。
例句:《鄭伯克段於鄢》:「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欲【yù】
釋義及例句
1、想要得到;需要。
例句:《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將要;將。
例句:《石鐘山記》:「森然欲搏人。
且【qiě】
釋義及例句
將要;將近。
例句:《遊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
「足」在古文裡有哪些解釋?
10樓:匿名使用者
1、支撐器物的腳 [leg]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白話釋義:鼎足折斷,蓋公美味佳餚。
2、充實;完備;足夠 [enough;***plete;ample]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穀梁傳·莊公二十有八年》
白話釋義:國家沒有九年的儲備積累是不足夠。
3、富裕的 [prosperous]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
白話釋義:百姓衣食不足而不能治是自古至今還不曾聽說過。
4、使滿足 [satisfy]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白話釋義:色彩不夠。
組詞如下:
足下、手足、知足、足跡、充足、涉足、鼎足、插足、足月、補足、足以、高足、遠足、足見、豐足、長足、足夠、廁足、跌足、足赤、躡足、赤足、立足、饜足、十足、腕足、纏足、自足、不足、平足、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凡足之屬皆從足。
白話版《說文解字》:足,人的下肢,在人體的下部。字形採用「止、口」會義。所有與足相關的字,都採用「足」作邊旁。
組詞解釋:
1、足下: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餘與足下俱系北大同學,而令戚又系餘之同鄉,彼此素無仇隙。」
2、手足:手和足。
郭小川 《青松歌》:「咱們 小興安嶺 的人啊,與青松親如手足!」
3、知足:謂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
茅盾 《尚未成功》:「你從前教書的時候不是時時刻刻想望著眼前這樣的生活麼?現在弄到了,你倒又不知足!」
4、足跡:亦作「 足跡 」。腳印;行蹤。
夏之栩 《片斷的回憶》:「他們的足跡踏遍了 沙灘 周圍的大街小巷。」
5、鼎足:鼎有三條腿,比喻三方面對峙的局勢。
11樓:
1、腳,腿,足下(對對方的敬稱)。
2、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足,碗足。
3、充足,足夠,富足。
4、足以(多用於否定式),不足為憑。
5、夠得上某種數量或程度。
讀音:zú
釋義:腳:足下(對對方的敬稱)。
組詞:足以、足球、足月、滿足、微不足道
造句:1.這些足以感動我了。
2.我想踢足球。
3.孩子足月了。
4.我很滿足。
5.這些對於我微不足道
向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2樓:幾米要環遊世界
1、方向;方位
明· 魏禧《
魏叔子文鈔·大鐵椎傳》:東向馳去。意思是向著東邊跑去。
2、過去,往昔
先秦:孟子及其**《魚我所欲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意思是過去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
3、奔向;趨向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意思是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4、面朝、面對。跟「背」相對
南北朝: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意思是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5、剛才
西漢司馬遷《史記·華佗傳》:向來道邊有賣餅家。意思是剛才來的路上有賣餅的店家。
向組詞有:方向、一向、嚮往、向前、向來
13樓:疑難雜症資訊
1.對著,朝著,與「背」相對:~背(bèi)。~北。
2.目標,意志所趨:志~。方~。
3.偏袒,袒護:偏~。
4.近,臨:~晚。秋天漠漠~昏黑。
5.從前:~日。~者。
6.從開始到現在:~例。一~。
7.姓。
14樓:匿名使用者
向 xiàng【名】
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15樓:匿名使用者
「也」在古文中用作助詞,根據用在句子中位置的不同,字義如下:
一、用於句末,意思是:
1、表判斷。
2、表疑問或反問,前面常有「安」、「何」等與它相配合。
3、表感嘆。
4、表祈使,常與「無」、「不」等呼應。
5、表示陳述或解釋。
二、用於句中,意思是:
1、表判斷。
2、表陳述或解釋。
3、表語氣停頓。
三、用在複句的前分句末或並列的句子成分之後,表示停頓和上下文的互相關連,兼有舒緩語氣和抒情的作用。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也,女陰也。象形。?,秦刻石也字。
白話版《說文解字》:也,女陰。象形。?,是秦代刻石的「也」字。
詞語解釋:
1、再也 [ zài yě ]
釋義:表示永遠的意思;亦表示到了極限。
2、也則 [ yě zé ]
釋義:亦是。
3、也波 [ yě bō ]
釋義:襯詞。無義。
4、挨也 [ āi yě ]
釋義:嘆詞。猶哎呀。
5、也曾 [ yě zēng ]
釋義:曾經。
16樓:文以立仁
也:文言文中只是助詞。
用在句末,表示某種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呀、哪、呢等等;
用在句子中間起舒緩作用。例如現代漢語說「這人還行」,中間可以加一個語助詞作緩解停頓,變成「這人嘛,還行」。
什麼字可以表示出「力量」的意思 只能用字哦 知道請告訴我謝謝
夯 拼音 b n h ng 會意字,從大 從力。本義 勞動 中使勁時發出的呼聲。表示勞動時需要出大氣力。現臺灣 用 夯 是取了hot的音譯,表示正流行,很熱門,超人氣的意思.壵 拼音 zhu ng 三個士,意同 壯 玥 拼音 yu 玥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祭祀用的神珠。它都是一種神珠,主宰操縱著不可思議的...
內能的變化量在物理學中用什麼表示
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是物體內能改變的一種量度.熱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熱量與內能的單位都是焦耳,符號j.在物理學中,內能指的是什麼 內能內能一般指內能 內能 internal energy 是物體或若干物體構成的系統內部一切微觀粒子的運動形式所具有的能量總和。內能常用符號u表示...
在物理學中,力用字母表示力的單位是
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它可以表示常用的拉力 壓力 阻力等,只有重力我們一般用專用的符號 g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為 n 故答案為 f,牛頓,n.在物理中,力的符號f和力的單位符號n的區別是什麼?f表示力這個東西 而n代表這個東西的量度 比如 f 10n f表示力這個物理量 n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