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熙苒
唐代兒女當面呼喚母親的用詞,以「娘」的衍生稱呼「阿孃」「娘娘(不是用來專門稱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兒女叫自己母親)」等為主。在母親面前需要規矩嚴肅,那麼就叫「母親」或者——注意——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大人」。
跟叫母親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對父親的稱呼,最流行的稱呼是「耶(爺)」的各種衍生,如「耶耶(爺爺)」「阿耶(阿爺)」。父母合稱「耶(爺)娘」很常見,如老杜《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在唐代,「大人」是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
先從皇室講起,所有的唐代歷史劇中皇子都稱呼自己的父母為「父皇」、「母后」,聽起來很是高階大氣上檔次。
但是!真正的史實是,「父皇」「母后」這種稱呼只不過是編劇們的杜撰,唐朝的皇子們絕不會當面這樣稱呼父母。
唐朝皇子稱呼皇后,正式一點的可以尊稱為「皇后殿下」,如果是關係非常親密的親生母子,那麼就和普通百姓家的稱呼是一樣的,叫「阿孃」或者「娘娘」。這裡的「娘娘」並不是後宮劇裡那種對后妃的特定稱呼,而是「母親」的意思。
皇子對皇帝的稱呼語,也並不是「父皇」,而是「父親」或者「阿耶」、「耶耶」。唐太宗李世民在給自己的愛子李治的信中就曾自稱為「耶耶」。
那麼,除了身份尊貴的皇室子弟,普通人家的孩子又是怎麼稱呼自己的父母呢?稱呼母親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平民與皇室無異,都叫「阿孃」。
對於父親,則有所不同。
唐朝人稱呼自己的父親,除了「父親」之外,還有一種稱呼叫「大人」。
沒錯,在唐朝「大人」這個詞只能用來稱呼自己的父親,是個特定稱呼。
三族血親:
父親:爸爸,又叫爹、爹爹、爹親、爹地、大大、老爸、爸比、爸、老爺子。
母親:媽媽,又叫娘、娘娘、孃親、娘妮、老媽、媽咪、媽、老孃。
親屬稱謂(qīnshǔ chēngwèi):對血親、姻親的稱呼,或具有血親關係、姻親關係者的互稱。
古代將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姓外族都稱作親屬,通常指五代以內的任何血親或姻親
2樓:帕夫柳琴科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帝國之一,也因此成為了當今很多古裝劇的歷史背景設定。然而,中國目前拍的古裝劇,無論是槽點滿滿的《武媚娘傳奇》,還是廣受好評的《大明宮詞》,裡面人物的互相稱呼,其中有些內容不太符合歷史事實。比如說是對父母的稱呼。
從皇室講起,所有的唐代歷史劇中皇子都稱呼自己的父母為「父皇」、「母后」,但是唐朝的皇子們絕不會當面這樣稱呼父母。唐朝皇子稱呼皇后,正式一點的可以尊稱為「皇后殿下」,如果是關係非常親密的親生母子,那麼就和普通百姓家的稱呼是一樣的,叫「阿孃」或者「娘娘」。這裡的「娘娘」並不是後宮劇裡那種對后妃的特定稱呼,而是「母親」的意思。
皇子對皇帝的稱呼語,也並不是「父皇」,而是「父親」或者「阿耶」、「耶耶」。那麼,除了身份尊貴的皇室子弟,普通人家的孩子又是怎麼稱呼自己的父母呢?稱呼母親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平民與皇室無異,都叫「阿孃」。
唐朝人稱呼自己的父親,除了「父親」之外,還有一種稱呼叫「大人」。沒錯,在唐朝「大人」這個詞只能用來稱呼自己的父親,是個特定稱呼。唐朝**之間互相稱呼的時候,都是把對方的姓氏加上職位來稱呼,比如「李將軍」、「劉尚書」。
在唐朝時期,詩人是如何稱呼爸媽的
3樓:晉級的
在唐代,「大人」是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
唐代兒女當面呼喚母親的用詞,現代人倒是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稱呼「阿孃」「娘娘(不是用來專門稱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兒女叫自己母親)」等為主。如果您覺得自己是個有身份的成年人,在母親面前需要規矩嚴肅,那麼就叫「母親」。
跟叫母親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對父親的稱呼,我們看上去會覺得比較陌生、比較亂,也比較坑爹。最流行的稱呼是「耶(爺)」的各種衍生,如「耶耶(爺爺)」「阿耶(阿爺)」。
父母合稱「耶(爺)娘」很常見。
擴充套件資料
尊稱: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駕,本指皇帝的車駕。
古人認為皇帝當乘車行天下,於是用「駕」代稱皇帝。古代帝王認為他們的政權是受命於天而建立的,所以稱皇帝為天子。
2、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朝以後,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
3、對尊長者和用於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4、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稱節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
我國古代對父母稱呼都是怎麼叫的
4樓:暴走少女
父母同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
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
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
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
對對方母親稱令堂、太君,對對方的妻子稱令正,對對方妻父稱泰山、冰翁,對對方兄弟稱昆仲、昆玉、令兄(弟),對對方的兒子稱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對對方的女兒稱千金、玉女、令愛等等,因多見於口語。
5樓:匿名使用者
只說父母作為第二人稱出現時,古今沒什麼變化,口語標準稱謂就是「爸、媽」,父親也被稱「爹」「公」,南北朝時有變化,開始稱父親為「爺」或「耶」,稱祖父為「爹」,後來唐宋時期,中原地區首先將二者又變了回來,即「爹」是父,「爺」是祖父,並逐漸推廣到全國,但至今有部分地區沒變回來,仍稱父為「爺」,還有些方言變異為「達」「大」等 而母親後來統稱「娘」,變化較少
「父親、母親」作為對自己父母第二人稱的稱呼其實很晚,要到宋元時期了滿清入關後,滿洲人習慣用疊字的叫法對北方官話地區有影響(滿語口語稱父親「哲哲」稱母親「訥訥、訥尼」),因此出現了「爸爸、爹爹、媽媽」這樣的叫法,而南方一些地區則出現了「阿爹、阿爸、阿媽」
總之,漢語裡從古至今流傳最久、使用範圍最廣的三對就是「爸、媽」「爹、娘」「父親、母親」,所以有些古裝劇裡口語第二人稱稱呼父母為「爹、娘」沒錯,稱呼「爸、媽」會被一些無知的人認為太過現代,稱呼「父親、母親」又顯得太正式,所以「爹、娘」是最合適用在古裝劇裡的
王勃先生是唐朝人,唐朝四什麼之一
初唐四傑之一,也是初唐四傑中文采最好的!王勃 650 675 字子安,絳州龍門 今山西河律縣 人,初唐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以文章齊名,稱初唐四傑。其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並累及其父。其省父時,溺水驚悸而死。他的文多於詩,文之最著名者為 滕王閣序 王勃詩文俱佳,不愧為四傑之...
唐朝的衣服怎麼肥是怎麼幹活的,唐朝人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
襻膊 p n b 又稱臂繩。早在漢代,中國人就用襻膊來綁住袖子方便作業,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宋百馬圖中馬伕 中寫到 宋人記廚娘事,就提及當時見過大場面的廚娘,用銀索襻膊進行烹飪。這種用一根繩子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真的是中國人的原創,在日本各種動畫和影視劇裡常常可以見到,讓很多人誤以為這是日本自生...
好鬥的唐朝人,每天都在鬥什麼
唐朝的時候因為美女多,文學繁盛,所以女人鬥美,才子鬥詩,而普通的老百姓則是鬥雞打發時間,唐朝的時候也在擴大疆域,戰士們在鬥爭。唐朝的時候也是我國古代的繁盛時期,在這個時候,文化在發展,和世界的關係也非常友好,而中國的名聲傳到了海外,很多人慕名到中國來學習中華文化。一 女子鬥美 唐朝的民風相對於之前的...